沈丹


摘要:目的:分析正強化理論護理在頸椎病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從2019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72例頸椎病術后患者,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6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試驗組實施正強化理論護理,比較頸椎功能、疼痛情況。結果:試驗組護理后頸椎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正強化理論護理在頸椎病術后患者中應用價值較高,利于緩解痛感,促進頸椎功能恢復。
關鍵詞:頸椎病;術后;正強化理論;護理
頸椎病是一種臨床綜合征,患者頸椎會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多與頸椎長期勞損、韌帶增厚、骨質增生等因素有關,伴有明顯痛感,嚴重時疼痛難忍,甚至出現癱瘓不能自理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目前頸椎病多采取手術治療,可緩解癥狀,術后配合科學護理效果較好。本研究分析正強化理論護理在頸椎病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頸椎病術后患者72例,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6例。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29~58歲,平均(43.23±2.98)歲;病程2~16個月,平均(9.03±1.82)個月。試驗組男21例,女15例;年齡28~58歲,平均(43.78±2.76)歲;病程2~15個月,平均(8.82±1.7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1)健康教育,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告知配合事項,解答患者疑問。(2)康復干預,指導患者每天進行適度活動,遵照循序漸進原則,并注意觀察患者肢體顏色和溫度變化情況。(3)飲食干預,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可選擇魚肉、瘦肉、雞蛋等,同時禁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試驗組給予正強化理論護理:(1)成立正強化理論護理干預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組織組員接受正強化理論及技能培訓,考核通過后入組工作;同時設置監督小組,每周考核一次,制定個人及科室目標,對表現優秀的人員給予物質獎勵,并給予培訓和發展機會。(2)實施正強化護理:正強化心理干預,進行正向引導和激勵,護理人員說明術后注意事項,介紹成功案例,激勵患者信心,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患者表現好的行為予以當場獎勵,并設定獎勵機制,定期向表現好的患者發放小禮物;功能訓練,護理人員邀請恢復理想的患者分享康復訓練經驗,并公開其訓練計劃,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方案,患者要注重上肢訓練,可采取握拳、開背等方式,下肢訓練注重足背屈伸、交替抬腿,頸項部訓練要借助頸圍保護;健康宣教,組織開展知識競賽,以病房為單位,進行團體比賽,獲勝團隊給予獎勵。
1.3 觀察指標
(1)頸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量表(JOA),評估頸椎活動情況,0~17分賦分,分值越高,頸椎功能越強;(2)疼痛評分,采用疼痛數字評分法(NRS),0~10分賦分,0分為無痛,10分疼痛難忍。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JOA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JOA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NRS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NR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頸椎病可采取手術治療,但是頸椎功能恢復時間長,患者活動受阻,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并且術后恢復過程中,若控制或干預不當,患者容易發生風險,不利于病情恢復,因此需給予針對性干預。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試驗組JOA評分高于對照組,NRS評分低于對照組,原因可能為正強化理論在護理工作中具有較高的價值,通過正強化手段,能夠促進正確行為重復出現,從而獲取更好的療效。正強化理論護理一方面成立專業護理小組,制定激勵方案,提高護理人員積極性,同時配合培訓,強化其業務素養;另一方對患者從心理、康復訓練、健康教育角度著手,鼓勵、激勵患者,給予患者獎勵,提高其信心,并在潛移默化中強化患者健康知識素養,糾正其錯誤認知。
綜上所述,正強化理論護理在頸椎病術后患者中應用價值較高,有利于緩解患者疼痛,促進頸椎功能恢復。
參考文獻
[1]霍明娜,尚靜波,李仁波,等.正強化理論護理干預對頸椎病術后康復治療患者頸椎功能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