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96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則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護理前SAS、SDS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總滿意度97.92%,高于對照組的87.50%(P<0.05)。結論:腦出血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腦出血: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
腦出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好發于中年人群。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合并細小動脈硬化。腦出血時可擠壓腦組織,逐漸發展為腦組織水腫壞死,腦出血的癥狀與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有一定關聯[1~2],具有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殘率,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因此,臨床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采取一種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96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54~72歲,平均(63.47±8.62)歲。觀察組男24例,女24例;年齡59~74歲,平均(64.92±7.8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模式,護理人員予以患者心理干預、飲食干預、日常生活干預等,遵循醫囑予以患者抗栓藥物、抗凝藥物等,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組則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操作:成立由護士長為組長的臨床護理小組,組成成員均進行臨床部護理路徑、腦出血等相關內容培訓及考核。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發病時間等,為其制定一份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腦出血患者易產生嚴重的不良情緒,影響護理效果[3~4],這時需要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采取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預,消除患者顧慮,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飲食愛好、病情嚴重程度,幫助其制定一份營養均衡的膳食表,主要以清淡為主,多食用富含高蛋白、維生素類食物。
1.3 觀察指標
(1)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比較,評分越低說明臨床護理效果顯著。SAS、SDS采用4級評分,共20個評分,主要評定項目所定義的癥狀出現的頻度,其標準為:“1”沒有或很少時間;“2”小部分時間:“3”相當多的時間;“4”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采用調查問卷形式,問卷為百分制,分為:高滿意度(患者護理過程中依從性高,護理后無任何不良病癥)、滿意(患者護理過程中依從性較好,護理后不良病癥顯著改善)、基本滿意(患者護理過程中依從性一般,護理后不良病癥所有改善)和不滿意(患者護理過程中依從性差,護理后不良病癥依舊存在),滿意度=(基本滿意+滿意+高滿意度)/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SAS、SDS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92%,高于對照組的87.50%(P<0.05)。見表2。
3討論
腦出血是指非創傷性腦內血管破裂,是自發性腦出血的一種,大部分患者為高血壓性腦出血。一般急性大量出血患者病情較重,會出現頭痛、惡心嘔吐、肢體偏癱、嘴角偏斜、意識逐漸喪失[5]。因此,臨床針對腦出血需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在此基礎上給予有效的護理模式可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護患關系,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后,觀察組SAS、SDS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后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具有顯著優勢,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腦部血液循環正常、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自我行動能力,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技巧以及工作水平,增強患者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針對腦出血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劉英,王嬌,馮方.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出血患者疾病知識掌握度及護理滿意度的作用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4):501-503.
[2]常春明,徐佳.應用臨床路徑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研究及其有效性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9,35(6):561-563.
[3]孟艷婕.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干預中的應用價值[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9,14(5):672-675,679.
[4]鄭茜,詹慧.早期心理支持護理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及對其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藥,2019,43(4):650-651.
[5]李琳,徐萍.優質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治療圍術期的應用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6):84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