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霞
摘 ? ?要:隨著各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玉米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為適應各行業的發展趨勢,應重視玉米的產量,而玉米種子發芽率是影響玉米作物產量的因素之一。農業農村部加大科研力度,采用先進技術,研究了種植環境和自然氣候等因素,可以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相應的處理,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為玉米作物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最終合理選擇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和管理方法,有效提高玉米產量,為我國農業穩定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信息化;發展趨勢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9-013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S426 ? ? ? 文獻標志碼:A
我國是農業生產強國,玉米是我國最常種植的糧食作物之一,無論是玉米深加工還是玉米銷售,都有助于提高我國的經濟水平,引起我國各行業的關注和重視。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應加大玉米種子發芽率的科研范圍,詳細掌握玉米種子發芽率的影響因素。
1 ? 玉米發芽率的定義
發芽率是指在要求的標準和時間內生長為正常幼苗數占供出芽種子數的百分比。玉米種子發芽率的評價規范是指玉米正常幼苗的結構要有詳細的根莖(包含初長根,兩個以上充滿著很多根毛健碩的次生根)、中胚軸、芽鞘、初生葉,且這4個部分的構造沒有缺點或有輕度缺點但不超過新技術規范的規定,全部屬于正常幼苗。發芽率試驗中的根莖不詳細,缺少初長根,沒有充足的次長根,中胚軸損害,葉子嚴重裂開、撕破,葉子低于胚芽鞘的1/2等,這樣的幼苗都屬于異常幼苗。在新技術規范中,對存在嚴重缺陷各部分苗木的含量和異常苗木的范圍作出了詳細要求,一粒種子有根有芽,但不一定生長為幼苗,幼苗也不一定生長為一切正常的主莖。只有精確區別全部正常苗和異常苗,才能正確衡量玉米種子的發芽率,確保使用種子的安全。發芽率在實際中的應用是指根據發芽率大小,為種植者在田間正確預測和分析出芽狀態提供依據。自然田發芽率不一定全由發芽率決定,也與耕種、栽種方法、氣候條件等息息相關[1]。
2 ? 影響玉米種子發芽率的因素
2.1 ? 品種
由于各地區種植標準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在種植玉米種子前,需要對種植區的各種條件深入分析。此外,玉米種子不同,在同樣的自然環境和種植標準下,不能保證玉米種子的發芽能力一樣。同時,在玉米種子發芽期,最大的區別在于抗超低溫能力,如果選擇的玉米種子是早熟硬粒型的,那么它在超低溫的自然環境中將無法生存,會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芽率。
此外,由于玉米種子的種類不同,對地質環境、自然條件等要求不同,玉米種子的質量指標也存在差異。最關鍵的是種子發芽的能力,如果玉米種子屬于乳熟末期,還需要對玉米種子進行干燥,時間控制在14 d左右。如果是蠟熟期的玉米種子,需要經過7 d左右的干燥時間。如果種植人員忽視玉米種子的種類和萌發能力,就會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芽率。
2.2 ? 溫度
溫度對玉米種子的發芽率具有一定的影響。綜合來看,玉米種子最適宜發芽的溫度在25~35 ℃,有的玉米種子在 35~40 ℃下也能發芽。但是考慮到各地區自然條件的不同,如果遇到持續的超低溫天氣,就會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芽率,最終影響玉米的質量和產量。
在青海地區,多數農民會選擇4月10日后種植玉米,但這一環節的玉米種子受溫度因素影響,酶活性會減少,呼吸會減弱,從而減慢了玉米種子的發芽速度。如果長期留在土壤中,玉米種子會腐爛,后期會出現死苗的現象,影響玉米種子發芽率。
2.3 ? 水分
無論是在種植玉米前,還是在整個生長發育期中,玉米種子都必須有充足的水分。其中,早播前土壤水分的多少直接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芽率。由于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滿足玉米種子對水分的消化吸收規律,從而減緩了玉米種子的發芽率,錯過最佳萌芽時間,導致后期生長發育不良。
此外,不能在土壤中儲存大量的水分,這時澆水或有自然降水,都會使土壤里積累大量水分,使玉米種子在水中浸泡,長期浸泡會導致玉米種子腐爛,甚至導致玉米種子立即死亡。
2.4 ? 環境
玉米種子在種植后將繼續受到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地理環境因素包括降水、氣候和濕度等。如果地理環境長期處于昏暗狀態,玉米種子不能在土壤中順利 “呼吸”,會使玉米種子出現“缺氧”現象,導致玉米幼苗死亡,影響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3 ? 提高玉米種子發芽率的措施
3.1 ? 加強栽培技術,及時防治病蟲害
防治地下蟲害可用氯氰菊酯100 mL/667 m2+氧化樂果75 mL/667 m2,兌水30 kg進行噴霧,防治苗期薊馬、黏蟲、棉鈴蟲、地老虎等蟲害。防治玉米螟可選用1.5%辛硫磷顆粒劑加細沙或細土1∶5配比丟玉米心葉,每株1~2 g,或選用3%辛硫磷顆粒劑加細沙或細土1∶5配比丟玉米心葉,每株1 g左右;玉米生長后期第3代玉米螟主要為害果穗及花絲,可用敵敵畏600倍液滴花絲;玉米生長后期防治銹病在發病初期用20%粉銹寧1 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大、小斑病可用75%退菌特600倍液進行噴霧。
3.2 ? 把握最佳收獲時機
把握好玉米的采收期,是保證玉米產量和種子質量的關鍵。如果乳熟期過早收獲,主莖中的營養物質被運輸并累積在籽粒中,籽粒仍帶有45%~70%的水分。此刻晾干的玉米耗時費力,干燥后千粒重大幅度降低。據試驗,乳熟期會降低20%~30%的生產量,品質顯著降低。成熟后若不收獲,玉米莖的承受力減少,主莖易倒苗,倒苗后觸碰路面導致發霉,造成萌芽或胚出芽,也易受禽鳥損害。數量和質量會造成損失。因此,正確把握玉米的采摘期非常重要。是否已完全成熟,從外觀特征可以看出:主莖中下部葉變黃,尖葉枯萎,花穗和葉片呈紅褐色、松散、籽粒硬、有固定色澤。
3.3 ? 選擇有效的干燥方式
玉米蛻皮干燥進入到蠟熟期的水分含量應在40%以上,是減少種子水分的最佳時機。在秸稈上把葉片扒到底,使果穗充分通風、透光,便于快速降低含水量。這種方法簡單易行,降水速度較快。在獲得玉米種子后,將玉米穗鋪在院子的人行道上(最好是在水泥地上)。將玉米穗和葉子攤成薄薄的一層,每日翻2~3次,以避免反潮、黃曲霉菌危害種子的出芽品質。如果農家庭院不是混凝土壤面,可用棍子搭建架子,底端鋪木工板,將收獲的玉米果穗擺在木材鐵架子上,遇到降水天氣在架子頂端用塑料薄膜遮蓋,晴天將塑料薄膜摘掉。正常狀況下30 d左右能降至安全性水分。網兜晾干將取回的果穗去皮除掉花絲,齊整地裝入網兜中,隨后堆放在自然通風、透光性優良的混凝土臺、木架子或屋頂上,2~3 d翻動1次。每個網兜中玉米果穗不能放得過多,一般放半袋,每個網兜的間隔不要太過緊密,不然會影響晾干效果。當獲得的果穗籽粒水分減少至0.18%左右時就可以脫粒。將脫掉的籽粒放到路面上薄薄地鋪一層,隨時翻動,要維持路面干爽,鋪層不必太厚。機械設備烘干處理是將玉米果穗或籽粒通過傳送機運輸到烘干設備中烘干處理,達到減少水分的目的,此方式適用有工業設備的種子生產制造企業,但成本較高。
3.4 ? 安全脫粒機
玉米籽粒和果穗的含水量下降到10%左右。選擇玉米脫粒機可以合理減少機械設備對種胚造成的損害,不能用刀、剪等工具切片也不能用棍子敲打,應用脫粒機后,要立即剔除臭粒、病粒、蟲粒、破粒、基因突變粒等影響種子發芽率的雜種,提高玉米發芽率。
3.5 ? 科學規范貯藏
玉米種子安全貯藏的關鍵是提高倉庫質量,降低含水量,消除殘留物質。由于各地的溫度和濕度差異較大,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儲存策略。在存放時,一定要按不同的含水量、不同的等級分別存放。含水量高的玉米在貯藏前應進行干燥處理,其方法分為干式密閉式和低溫冷藏密閉式。沿海地區在獲得玉米后按照標準使其達到貯藏的干燥度,當玉米含水量降低到安全水平后,將粉末過篩并儲存在密閉的倉庫中。華北地區在獲得玉米后會受到溫度的限制,含水量高的玉米很難降到安全水平,可以使用低溫冷凍密閉貯藏。利用冬季的干燥氣候,將糧食溫度降至-10 ℃以下,然后篩除霜和雜質,趁著低溫進倉密閉儲存。
玉米果穗貯藏玉米不脫粒,果穗貯藏是一種較為成熟的方式,很早就被我國農民普遍選用。因為果穗堆內孔隙率大,自然通風好,在超低溫時節,雖然高水分玉米果穗吸氣強度大,但也可以維持熱能,使玉米堆的溫度轉變較小。在春冬時節,長期自然通風,玉米逐漸干燥。當水分降至14.5%~15%時,就可以脫粒隨后入倉貯藏。玉米果穗貯藏,籽粒胚部掩埋在果穗穗軸內,對蟲害及其黃曲霉菌的損害有一定的維護功效。除此之外,穗軸內的營養物質在前期仍可再次傳至籽粒內,以促進籽粒良好地吸收營養物質。
4 ? 結束語
玉米種子發芽率的技術措施,要充分把握玉米種子發芽率的影響因素,緩解土壤資源耕地的問題,滿足玉米的種植條件,達到作物種植標準,科學解決玉米種子發芽率的問題,提高玉米種子發芽率,解決玉米種子配藥問題,做好病害防控工作。有效選擇播種時間,可以提高玉米種子的發芽率,從而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 1 ] 楊鵬.抗赤霉病RNA干擾片段的鑒定及轉玉米VP1基因小麥的抗穗發芽機理[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