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雁冬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機械電子工程結合了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而演變為機械電子工程。而人工智能則是新時代網絡信息發展下的產物,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為機械電子工程的技術提升,開辟出了創新的發展路徑,促進機械電子工程的平穩發展。在當代發展中,機械電子工程的飛速進步,也正是人工智能應用水準提升的具體表現,二者之間的關系緊密,互相影響,互相促進。
關鍵詞:機械電子工程;人工智能;關系
1人工智能技術的優點
1.1具有自主學習能力
人工智能技術尤為突出的一大優點就是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傳統的機器學習大有不同,傳統機器學習注重的是大規模的數據統計,強調數據的準確無誤,而人工智能技術注重的是方式方法,利用多種算法對普通數據進行計算得出的卻是高層次的數據。在這個過程中,算法可以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構建結構模型,通過不斷地進行自主學習減小可能存在的誤差,并對數據進行準確無誤的判斷推理,提高學習能力,這樣單純靠理論可能會覺得與人們的生活相距甚遠,其實不然,谷歌瀏覽器就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
1.2具有數據挖掘功能
數據挖掘功能也是人工智能技術具備的優點之一,數據挖掘功能主要是對大規模的數據進行分析,找出數據之間的關系以及數據出現的規律,從而對數據進行一系列的深度挖掘,以此在信息快速變化的時代獲得更多有意義的信息,從而使得人們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隨著數據挖掘功能的引入,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現階段網絡購物使用的購物軟件就充分利用了數據挖掘能力,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樣化。
1.3對海量模糊信息進行高速、準確處理
現階段信息更新迅速,使人們無法在海量信息中及時捕捉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消除了這一弊端,人工智能技術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對低層次數據進行計算得到高層次數據,之后進行各種預測、判斷,在大量的信息中捕捉人們最想知道和最想了解的實時動態。在這一過程中,主要采用“大數據統計分析+超強運算能力”這一工作模式,并且為了順應時代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和完善,使人們解決了用傳統算法不能解決的問題,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2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的相關性分析
2.1模擬推理系統
經過不斷的研究和整理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在機械電子工程運用中,其模擬推理系統已經得到了較為完善的發展,成為完善而獨立的運行系統。模擬推理系統自身具備較為完善的信息處理功能,而且其結構非常簡單,在機械電子工程應用中,實用性相對更高。在我們日常應用過程中,模擬推理系統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數據處理以及自動化控制兩個方面。在整個機械電子工程工作的過程中,模擬推理系統可以對人腦進行模仿,對輸入語言進行有效處理,然后還能夠下達處理的指令。與此同時,在網絡結構當中,所產生和處理的結構指令會有效對應函數。對于整個模擬推理的系統來講,其最主要的應用方式是由域到域的,然后對信息的主要規則進行有效存儲。通過對模擬推理系統的研究后發現,在沒有運用模擬推理系統之前,系統信息的輸入和輸出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系統能夠得以有效完善。
2.2神經網絡系統
人工智能技術在機械電子工程中的有效應用,能夠更好地實現人機互動,有效彌補人工神經系統結構一些功能的不足之處,使整個系統的功能性更加完善。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神經元構成的模式可以協助神經系統,使其將最大的優勢有效發揮出來,經過不斷的模擬分析,合理的設置相關參數,然后經過不斷的網絡計算,獲得相關的關聯性函數。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機械電子的模糊推理過程中,能夠不斷簡化信息輸入和輸出的相關結構,而且還能夠在整體神經元之間,建立相對固定的關系,使系統運行的效率不斷的得以加快,進而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
3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智能技術的應用
3.1擴充控制系統的種類
隨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工程自動化的操作系統開發的越來越多,原本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的操作系統,在智能技術的幫助下得到了極大的擴充。電子工程自動化智能操作的系統多元化可以使智能技術解決更多關于電子工程的問題,在系統出現故障時,工作人員可以及時更換備用系
統,從而避免系統故障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智能技術在擴充了控制系統的種類的同時也優化了控制系統的操作要求,使工作人員只需要熟悉系統的工作流程便可以使系統穩定的運行,使得電子產品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達到預期效果。
3.2優化電子產品的設計
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電子產品的設計進行優化,從而達到消費者和社會的需求。眾所周知,電子產品的設計十分復雜,對于電子產品的優化不僅需要極高的專業水平,而且很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問題,從而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然而通過智能技術進行優化電子產品可以避免優化后的產品出現問題,人工智能在優化完成后可以模擬電子產品的運行,從而對電子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提供保障。根據智能技術的數據庫,人工智能可以更快地對電子產品進行優化,從而節省了研發成本和時間。
3.3提升機械電子工程領域操作的精準性
對于人工技術來說,一般無法充分滿足機械電子工程領域所需求的精密性。人類的眼睛的精確度有限,且有時候眼睛也會欺騙自己,這導致了電子工程的精密性無法得到保障。而人工智能的應用便可以極大限度地避免這一點,人工智能技術搭配高科技、高精密度的科技手段,可以通過激光、紅外線掃描等技術達到電子工程所需要的精密程度,通過系統的運行和計算機的運算,從而在機械電子工程領域中真正做到滿足電子產品的精密操作。為了減少人的主觀判斷對電子工程系統的影響,人工智能會盡可能地簡化數據和操作系統,讓操作者可以更加直觀對系統進行操作,從而達到預期的精確性。
3.4對于設備的故障診斷
對于現階段的電子工程自動化技術來說,對于信息的輸入和處理仍無法保證絕對的穩定,導致信息傳入系統后無法做出正確的判定和操作,導致自動化系統在運行中出現故障。而智能技術在電子工程自動化技術的引入,可以準確、及時的判定設備的故障原因并進行修理和提供維修方案。常規而言,系統故障通常是信息分析,信息規則確立或者信息處理幾個方面產生,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系統的邏輯循環進行試運行和全面的檢測,從而檢測出故障所在,并通過數據庫的分析,優化系統程序和代碼,從而在短時間內診斷設備的故障原因,并提供解決方案和,而人工智能的診斷報告也可以幫助專家對電子工程自動化運行的系統進行更新和優化。
3.5在工程運作中的對象識別
對于機械電子工程的需求來說,自動化技術需要對作業對象進行識別和分析,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用便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激光掃描或者高精度顯微鏡的設備輔助可以十分精確地識別出工作臺上的材料。但現階段的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對于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在變化幅度過大的環境中無法穩定的識別對象,所以對于人工智能識別的穩定性需要專家進行優化和改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發展的全新時代,人工智能技術有著相當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需要不斷深入研究,使其在機械電子工程中得以普及。因此,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對機械電子工程作出更深層次的剖析,使人工智能技術的理論和實踐有實現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霞,彭賀.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8(21):140-141.
[2]余海超.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的相關性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9(16):259-260.
[3]王墨林.機械電子工程和人工智能的關聯分析[J].信息周刊,2020(4):1.
[4]田甜.淺析機械電子工程與人工智能的關系[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4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