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琴
摘要:為了探索生本教育理念在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提高專業人才培養有效性,學校要以成果導向,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和創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因此,本文對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內涵進行分析、對該理念下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問題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革對策,以期能夠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成果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了強調,要求教師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關注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發揮,旨在提升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實效。在具體實施中,教師要通過教學目標的擬定、教學方式方法創新、實踐教學平臺的優化、考核評價體系完善提升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能力。
一、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內涵分析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即人們常說的OBE教育,它由美國學者斯派蒂(Spady)提出,形成于1981年,為教育改革的推進提供很多的助力與指導,并逐漸發展成為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主流高等教育理念。這種教育理念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進行了強調,重視學生參與學科教學與技能所獲得的學習成果,倡導教學實施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均以學生為中心,要求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獨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彰顯學校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的重視,是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核心理念教育之一。
在成果導向市場營銷專業教學過程中,應圍繞“學生如何取得學習成果”“學生取得何種學習成果”“為何取得學習成果”等問題開展人才培養活動。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導向下,對學生的產品策劃、店鋪運營、網絡營銷、產品推廣、產品營銷等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進行了重點培養,有助于學生崗位綜合實踐能力以及專業素養的提升。
二、成果導向下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問題
(一)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單一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市場營銷專業課程仍然以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教學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觀能動性,以及教師的主導、引導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多數情況下學生只能是被動跟隨教師思路學習并接受課堂知識,較少開展動手實踐活動,影響了課堂教學參與度的提升。PPT電子課件在課堂教學的應用較為廣泛,甚至有時候因其在課堂教學的過度應用,導致了教師對課堂教學駕馭能力以及課堂靈活性的降低。
(二)實踐教學平臺難以滿足教學需要
在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市場營銷專業仍然是比較弱勢的,多數情況下教師會借助綜合實訓室、商務談判室、ERP沙盤模擬仿真系統彌補實踐教學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對于學生適應崗位需求是幫助的,達到提升人才培養成果的目的,但是由于實習訓練的缺乏,學生所積累的這些實踐經驗難以真正轉化為職業就業能力。近年來,市場營銷專業逐漸擴展校外實踐平臺,但是學生參與校外實踐的方式、時間仍然難以達到預期。及其原因在于,校外實踐平臺類型以及可以為學生提供的實踐場所與項目不夠豐富。很多時候,學生在校外實踐項目中的參與層次并不能滿足技能訓練要求,學校需要在成果導向理論指導下,加大這方面的探索與投入。
(三)忽視學生職業能力考核
當前的很多的學校仍然采取平時、期中和期末三段式學生考核模式,而且卷面分數是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標準。“以卷面分數論英雄”學生考核理念,使得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側重理論知識教學評價,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專業問題解決能力的考核與了解。
三、基于成果導向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
(一)優化人才培養目標設置與方案規劃
1.人才培養目標設置思路
在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中,培養目標衡量與確定要充分考慮人才培養目標的類型與決定因素,這兩個方面的工作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因素。人才培養目標類型又包括了總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從邏輯建構層面來看,學校人才培養總目標是綱,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對其的進一步厘定。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總目標的設置要基于宏觀調控戰略、產業發展趨勢、社會需要、辦學優勢與特色、學生本人的發展規劃。在學校與專業人才層面的人才培養目標都理清之后,要以此為綱繼續明確學校與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畢業核心要求,并針對性地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各級人才培養目標存在一定的線性遞進關系,又是相互獨立的體系,可以相互促進,而不能相互取代。
2.人才培養目標設置步驟
第一步,要明確目標、能力及其考核指標。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要確定學生按照一定標準完成規定學業之后,掌握一定的專業能力,獲得目標學習成就。在學生畢業時,要達到目標專業成就與職業生涯發展成就,這學生所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是明確且特定的。學生能力指標要反映學生的在校學習表現,準確對其在校期間的知識遷移、能力轉化成果進行評量。
第二步,要對通識課程進行科學設計與合理調整。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目標設計要以學生的能力指標達成為出發點,也就說要基于學生通識能力發展預期進行通識課程設計,而不是基于“教學生什么”這一問題的解決。同時,課程向下設計時要顧及學生已有的基礎成果,并將其中已經取得零碎成果的重要內容部分進行剔除。首先是要做好查漏補缺,補齊學生為到達預期指標的課程。其次,要刪除重疊課程,實現對整體課程框架的梳理,促進對課程內涵的挖掘,提升教學內容的條理性和針對性。再次,要平衡好課程教學與預期成果之間的關系,保證后續教學計劃的合理性。
第三步,制定并完善通識課程的配套措施,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條件。在當前階段的教育實踐語境下,課程科學性安排與教育地圖戰略愿景的實現需要一定的支持體系。為了切實優化人才培養的相關成果,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中要采取強化服務、組織社群、多元溝通、建立機制等有力措施,完善支援體系建設。此外,學校還要強化相關教學制度,促進專屬網絡平臺以及課程研發團隊的形成,組織各個教育實施主體達成人才培養共識,促進教育合力的形成。
(二)促進教學方式多元化
以成果為導向的人才培養,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學習成果的達成,所以該理念指導下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將學生取得了何種成果、形成了何種能力為教學活動的評價和衡量標準,而不是再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是否掌握單純理論知識上。故而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已經不能再滿足人才培養需求,教師要加大在這方面的教研力度。
教研活動中,教師要關注立德樹人任務的全面落實,將思政元素融合到教育教學全過程。現場教學、模擬仿真、網絡共享精品資源、多媒體技術等教學手段應整合利用到人才培養中,從而促使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教學充分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服務。比如,專業教師可以利用行動導向的項目化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處理,通過讓學生完成一系列的任務模塊掌握綜合性專業知識應用能力。此外,還要積極尋求多方共贏的校企合作模式,吸引企業積極參與人才培養,通過企業教學資源彌補現階段實踐教學的不足。高度實踐的項目化教學與實習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任務的總體完成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學習水平,進而對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方式進行調整,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與參與效果。
(三)建立校內外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平臺
所有的成果都需要來源于實踐,學生只有充分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預期的學習成果。在成果導向下,學科教師應關注校內外實踐教學環境的構建,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互動的物質基礎。校內實踐教學環境要為互聯網實用技術訓練、網絡營銷、網頁設計與制作等實踐教學活動開展服務,提升課程實訓與實驗教學實效。比如,綜合實訓室、商務談判室、ERP沙盤模擬仿真系統等平臺都是學校實訓室所必備的教學設施,為學生初步學習專業技能的應用提供必要的場域。同時,學校還可以為學生創建雙創項目的實訓基地,為其進一步參與實踐活動創造條件。校外實踐教學環境要為頂崗實習或者綜合實訓教學活動的開展服務,讓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有“零”距離接觸真實對口崗位的機會,促使學生將在校實踐活動中積累經驗轉化為崗位能力。學校要基于產教融合,推動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保證市場營銷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接軌。
(四)改革考核評價體系
學校要結合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對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改革市場營銷人才培養過程評價與結果性評價實施的具體方式。比如,學校可以通過五段式考核(平時考核+項目考核+期中考核+實驗考核+期末考核),提升考核評價體系對人才培養活動的覆蓋范圍。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各個考核結果在總成績的占比進行合理調整,使考核結果既全面覆蓋學生學習狀態、過程、結果,又要有所側重,體現對學生學習成果的關注。結果性考核結果與過程性考核結果要被綜合應用到教學數據分析中,用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這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提升,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工具優化學生綜合設計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模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所強調的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形成,要求教師采用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式創新培養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促進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需求的對接。成果導向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要重視實踐教學,并通過不同途徑完善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模式,促使二者在教學效果上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馬琦,陳志軒.認證視角下基于成果導向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規劃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8):35-37.
[2]曾海容,韓春磊.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校園賽事”校企合作模式創新——以應用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教育觀察,2020,9(45):86-88.
[3]高飛,何丹.OBE視角下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視界,2020(10):92-94.
[4]余麗瓊,曾海亮.大數據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基于OBE視角[J].經濟師,2019(10):165-166.
[5]辛云鵬.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計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2019(17):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