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孫雪斐
(1.乳山威高血液凈化中心血透室,山東威海 264500;2.乳山市人民醫院腎內科, 山東威海 264500)
尿毒癥屬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皮膚瘙癢在患者透析后較為多見,大約有一半患者都出現該癥狀[1]。相關研究發現通過血液灌流可有效減輕血液透析不徹底等相關問題,效果更為理想[2]。因此本文探究使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的整體效果,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乳山威高血液凈化中心治療的50例尿毒癥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每組25例。其中觀察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41~64歲,平均年齡(56.74±6.57)歲;透析時間4.5~70.5個月,平均(41.76±7.78)個月。對照組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齡43~66歲,平均年齡(55.49±6.67)歲;透析時間3.5~69個月,平均(42.08±8.1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此次研究均知情并簽署知情書,研究經乳山威高血液凈化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尿毒癥診斷標準[3];②患者每天尿液總量不超過400 mL;③四項目瘙癢量表評分均超過3分;④有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指征。排除標準:①患者出現嚴重心、肝、腎臟疾病;②經常使用各種激素類藥物;③皮膚瘙癢并非為尿毒癥所致。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儀器除使用空心纖維血液透析器[廠家:貝恩醫療設備(廣州)有限公司;型號:B-12P]之外,還用到體外血液透析治療機(廠家: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SWS-4000A型),透析液全部都使用碳酸鹽(深圳華潤九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4910;規格:500 mg/盒),透析液以及血液流速分別為500 mL/min、220 mL/min,每次透析均為3 h,每周透析3次,一共透析12次。觀察組通過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進行治療,在透析器前面串聯血液灌流器,首先對灌流器進行認真沖洗,該環節需用到500 mL 0.9% 氯化鈉注射液(山東威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3631,500 mL∶4.5g/瓶);透析液以及血液流速分別為500 mL/min、180~200 mL/min,治療2 h后繼續進行血液透析,每次總治療時間為4 h,每周治療3次,一共治療12次。
1.3 觀察指標 ①對治療效果進行對比:治愈,四項目瘙癢量表(FIIQ)評分[4]出現明顯降低,下降幅度超過89%,患者睡眠不受影響;有效,FIIQ評分下降幅度在65%~89%之間,睡眠沒有受到較大影響;無效,FIIQ量表評分下降幅度不超過65%,患者睡眠質量十分不理想。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②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皮膚瘙癢程度進行對比:評價時主要用到FIIQ量表,評分總數值在3~19分之間,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皮膚瘙癢越嚴重。③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5 mL空腹靜脈血,3 000 r/min常規離心留取血清,以上海澤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人甲狀旁腺激素(PTH)檢測試劑盒(規格:48T/96T)通過免疫測定法測定PTH水平、通過貝克曼蛋白分析儀IMAGE 800(寰熙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免疫散射比濁法測定β2- 微球蛋白水平。④對兩組患者并發癥,包括中間綜合征、尿潴留、呼吸肌麻痹、遲發性神經損害等的發生率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進行統計;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IQ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IIQ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IIQ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顯著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IQ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IQ評分比較(±s)
FIIQ:瘙癢癥狀評分。
?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TH、β2-微球蛋白及血磷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TH、β2-微球蛋白及血磷均有所降低,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顯著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PTH:甲狀旁腺激素。
?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s)
?
皮膚瘙癢是尿毒癥并發癥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整體發生率保持在60%~80%之間[5];通過相關研究可以發現,末期腎臟疾病患者也有可能發生瘙癢的現象,其中有將近38%的患者存在嚴重情緒不良或者睡眠障礙等情況[6]。尿毒癥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的原因主要在于患者出現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或者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7]。
血液灌流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新型血液凈化法,可以對透析不能清除的大分子毒素進行有效吸附,整體吸附效果比較好,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可以充分發揮兩者優勢,將患者血液里面的毒素進行徹底清除,因此使用率越來越高[8]。本文發現,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的對照組(P<0.05);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瘙癢癥狀評分、甲狀旁腺激素(PT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血磷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使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整體效果比較理想,患者血磷、PTH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明顯降低,瘙癢癥狀評分也有顯著降低,且安全性較高,因此臨床上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