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萍
(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蒙古 阿拉善 750300)
森林因其具備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為社會提供大量木質以及非木質資源等功能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森林資源的需求量不斷上漲,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森林資源的流失速率,為解決上述問題,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發展生態林業成為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
近年來,為進一步強化我國森林資源的管理部分地區依據當地林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合理的森林經濟發展計劃,在提升我國森林資源覆蓋率的同時,達到了美化環境、涵養水源、防風固沙、改善空氣質量、維護當地森林生物物種多樣性等目的。
在當前社會生產過程中,為滿足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鄉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使得城市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但城市中的綠化面積不斷縮小,這種情況的在某種程度上增大了城市人口的壓力,阻礙了城市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強化森林資源管理,促進生態林業發展成為了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具體來說,在森林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森林中的樹木、花朵、果實等部分都能夠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同時大規模森林資源保護區以及森林公園的建立,還可以令精神過于緊繃的人們欣賞大自然的美好,進而達到舒緩情緒,提升自身精神境界的目的。
森林資源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極高,在生態環境維護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踐中,強化森林資源管理,不僅能夠美化生態環境、保持物種多樣性,更能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對完善當地自然生態系統十分有益。內蒙古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內共有288875.2 公頃林地,皆為特種用途的水源涵養林,在緩解當地水土流失、豐富當地水資源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賀蘭山地區森林中的闊葉林、針葉林、灌木、喬木等植被群體都發揮了強大的蓄水作用,為推進當地生態平衡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對于森林而言,無論是何種森林資源類型,都能夠發揮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而防風固沙就是森林資源的主要生態價值。森林可以對大自然中的水和空氣循環進行調節、影響氣候變化并保護土壤不受風雨侵犯;而且森林中樹木的枝干、葉片能發揮阻擋和摩擦作用,減緩林區風速和沙塵擴散速率,樹木根系可緊抓土壤減少浮土流失,進而達到防風固沙效果。在氣候干旱地區,以植樹造林方法防風固沙具有極高的可行性和實用價值。內蒙古地區常常出現沙塵暴或揚沙等問題,對生態環境和居民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也十分不利。
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提出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此過程中生態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森林資源的管理符合“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的發展要求。但對我國整體森林資源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盡管我國大部分地區制定了合理的生態林業發展計劃,使得當地的森林面積得到了擴大,并且當地森林中的木材與非木材資源生長良好,但部分地區仍存在非法占用林地、過度開采森林資源等問題,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安全造成了影響,還阻礙了我國生態林業的發展步伐,對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了破壞。
在當前森林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受我國森林資源管理力度偏低、工作人員森林資源管理專業水平不夠高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的森林管護工作以及森林資源利用效率都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而導致我國生態林業建設水平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為解決上述問題,加快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速度,相關工作單位及個人可以從深化自身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制度、加大環境建設宣傳力度、大力培養專業化人才等方面入手,不斷提升自身對于森林資源的管理水平,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幫助。
傳統的森林資源管理理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因此,在考慮到當前社會發展需要以及當地森林資源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傳統的森林資源管理理念進行優化升級,提高森林資源管理理念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已經成為當代森林資源管理單位及個人優化自身管理理念,推動當地生態林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具體來說,現階段,相關管理單位及個人在進行森林資源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當地森林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對自身管理意識進行優化升級的方式,及時對當地森林資源管理情況進行調整,以便切實降低諸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等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現概率。同時,由于森林的成長年限較長,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到更多的經濟效益,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群眾建設森林生態系統的熱情,對此,為進一步提升森林資源管理的經濟效益,相關單位及個人在進行森林資源管理理念優化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當地的農業發展模式,并且通過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多樣化農林合作經營模式的方式,對森林資源進行深入的開發利用,在推動當地生態林業有效發展的同時,達到推動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由于森林資源管理是一項需要耗費較長時間進行的工作,因此,在進行森林資源管理的過程中,相關單位及個人需要制定出適合當地森林資源管理的發展規劃,并通過加強監督規劃落實情況的方式,保證規劃的順利落實,最終達到切實提升當地生態林業發展效率的目的。具體來說,現階段,在進行森林資源管理的過程中,相關單位及個人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在明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合理選擇工作方式,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森林資源管理、森林生態保護以及生態修護的全過程中,從而更好地保護當地森林資源、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其次,為保證當地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規范性與合理性,進一步推動生態林業的發展,相關單位及個人還需要在考慮到當地森林資源具體情況的基礎上,依據相關的法律政策制定科學合理的森林資源管理與監管制度,確保相關單位及個人在后續進行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有規可依。同時,在進行森林資源管理的過程中,為進一步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相關單位及個人在制定管理機制的過程中,還可以參照企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廣泛應用的“績效管理”制度,通過加大對林業種植戶扶持力度以及提升林場職工薪資待遇的方式,調動林業種植戶以及林場職工對于森林資源管理的熱情,為當地生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后,隨著生態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為確保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質量能夠滿足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與林地征用、林地經營、森林植被恢復收費等內容相關的政策法規,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為相關單位及個人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引,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亂砍濫伐、非法占用林地等違法現象仍屢見不鮮,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建設的可靠性。為解決上述問題,相關單位及個人在對森林資源管理制度進行優化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到當地生態民生建設工作的需要,還需要貫徹落實《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的要求,進一步提升自身對于當地森林資源保護監管的力度,一旦發現當地出現違法犯罪情況就必須依法追究其相關責任,以便為當地生態環境的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僅僅依靠相關單位及個人開展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無法有效地促進當地生態林業工作的發展,加大對生態環境工作保護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力度,獲得當地群眾的支持,減少亂砍濫伐、非法占用林地等違法事件的發生,成為當前推動生態林業發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總而言之,森林作為我國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森林資源管理的質量與我國生態環境的穩定性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現階段,隨著人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為進一步推動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力度,避免因森林資源過度消耗而引發各種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人們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