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強
(壽寧縣茶產業發展中心,福建 壽寧 355500)
茶水作為一種天然健康的無酒精飲品,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一種最好的選擇。茶葉當中紅茶的受眾群更為廣泛,紅茶具有獨特的魅力,并且紅茶的銷路已經達到了全世界,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17 年,紅茶的銷量是整個茶葉產業當中最高的,而在整個國際貿易當中,紅茶在整個茶葉產業鏈當中占據高位,而關于紅茶的制作與銷售,其中含有多個復雜的程序,包括萎調、揉捻、發酵,干燥等多個工序,論文通過對于整個茶葉產業的調查和分析,包括對于紅茶的深入了解,將會呈現制作紅茶的加工工藝過程以及保證紅茶品質的相應措施等。
紅茶作為我國茶葉產業當中銷量前三的產品之一,具備許多的優點。首先,紅茶屬于完全發酵茶類,茶葉在最原始的時候屬于寒性種類,直接使用對于人體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導致人身體寒氣入體,進而轉變成為濕氣,而經過發酵的紅茶會將寒性轉為溫性,溫性的紅茶會促進人的食欲,幫助人的消化,同時紅茶當中含有抗菌,消炎的成分,會幫助人體新陳代謝。其次,紅茶當中還含有咖啡因,可以幫助提神醒腦,抗疲勞。而且紅茶當中的咖啡因具備興奮作用,可以幫助人體在進行一些重要活動的時候讓整個身體興奮起來。紅茶也適合一些生病的人來飲用,因為紅茶可以幫助解毒,紅茶當中富含能夠吸附重金屬物的物質,飲用紅茶能夠幫助人們吸附身體內含有的重金屬以及其他病毒,使其沉淀,進而分解,所以,生活在現代重度污染環境下的人們飲用紅茶好處比較多。
紅茶作為我國重要的茶類之一,具備許多的特點,同時也擁有珍貴的品質。影響紅茶品質的常見因素有萎凋,發酵等等,有很多工序如果在制作紅茶的過程當中沒有達到標準的話,會影響紅茶的質量。為了能夠研究出更加適合制作紅茶的工藝和方法,大量的科學人員和研究學者不斷進行試驗,最終,大量的研究者發現,冷凍萎凋法能夠使紅茶當中的細胞膜增加透性,同時降低細胞的損傷率,使得紅茶當中大量的營養素與其他元素能夠迅速融合,并且減少流出的現象,所以冷凍萎凋法迅速地得到了各大茶葉生產商的青睞。發酵這一工序,也直接對紅茶的生產產生了影響,發酵的濕度和溫度以及對于時間的把控都影響著紅茶的質量,所以要不斷的把控,對于發酵這一程序的嚴謹性,才能夠保證紅茶的質量。
在進行紅茶制作工藝的時候,做形是紅茶加工工藝當中不可缺少的步驟之一。以針形紅茶制作工藝為例:萎凋→揉捻→發酵→做形A →攤晾→做形B(至足干)→攤晾→提香。萎調:放于室內自然萎調,時間為8h,鮮葉水分含量60%~65%;揉捻:用人工揉捻20min;發酵:發酵溫度為26℃~28℃;濕度為85%;時間為3.5h;做形A:采用人工搓的手法將茶葉初步成形,并散失一部分水分,含水量約52%~57%;攤晾:將經過第--次做形的茶葉抖散,攤晾散失部分水分,含水量約為45%~50%;做形B:在烘干爐上:邊加熱邊采用搓的手法進一步做形,溫度70℃~110℃,先低后高,時間大約為50min;提香:烘干后攤鯨一段時間,進行提香,溫度70℃~80℃,時間40min,至含水量為5%~-6%。茶葉的形狀有很多,根據相關調查,許多研究者將不同形狀的茶葉進行了對比,得出了相應的結論:針形紅茶是這些紅茶形狀當中品質最好的一類,其次就是螺旋形紅茶。在此,推薦消費者去市面購買紅茶時選取針形紅茶。
選取鮮葉原料是制作高品質紅茶的第1 步。鮮葉原料當中富含大量的兒茶素,而其中含有的原電位和氧化酶活性對于茶黃素的含量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制作紅茶時首先要選取新鮮的多酚類化合物含量高的原料。眾所周知,茶葉的種類比較多,茶樹的分布也比較廣,種出來的茶葉的質量也各不相同,但是根據研究者的調查能夠發現,不論是哪種品種的茶樹,他們的鮮葉都含有非常豐富的生化物質,含有較高的兒茶素和茶多酚,而這兩種物質能夠幫助制作出高質量的紅茶。
揉捻也是紅茶生產工藝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它是指采用外力對萎凋葉進行的擠壓和撕裂,以及卷曲成形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夠有效地促進下個工序茶葉發酵酶促反應,增加茶葉當中的茶紅素茶黃素的含量,幫助紅茶提升內部所缺少的物質,同時增加茶葉的鮮爽程度,在揉捻過程當中,茶葉會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同時,隨著茶葉揉捻程度的不斷加重,茶葉當中的物質也會越來越多,能夠提升茶葉的品質。揉捻這道工序不僅僅不會對茶葉造成損害,而且還會幫助茶葉滋生出更多的茶黃素等化合物〈多酚類化合物不會增加)。
干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進行產茶工藝的最后一道程序,而干燥的方法也分為好幾類,包括鍋炒(過紅鍋),微波和烘干,而使用每道工序都會產生不同質量的紅茶,所以在進行紅茶加工過程當中一定要對干燥的方式進行深思熟慮,盡可能地保證紅茶的質量。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鍋炒干燥的方法是三種方式當中提升紅茶品質的方式之一,其次就是烘干,微波干燥法是三種干燥方法當中最差的一種,在進行紅茶加工的時候要慎重考慮。
發酵屬于紅茶研制工藝當中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在進行發酵工作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就是溫度,時間和濕度,一定要控制好這三項因素,才能夠確保紅茶制作成功。紅茶在溫度和發酵程度不同的情況下,品質也不相同,最適宜紅茶發酵的溫度是在22 ~28 攝氏度之間,在這個溫度之間,紅茶的品質較好,并且沖泡的口感比較好,紅茶當中的茶紅素和茶黃素的含量也較高。在紅茶進行發酵時,如果溫度低于20 攝氏度,茶黃素的含量過高,影響紅茶的口感,同時破壞紅茶當中含有的營養物質,不利于紅茶的售賣。發酵的溫度達到30 攝氏度以上的時候,發酵過快,紅茶當中含有的茶紅素較多,沖泡出來的茶水顏色暗紅,氣味兒與正常溫度下沖泡出來的紅茶不一樣,滋味兒也不夠好。同時要控制發酵的時間,發酵時間過短會引起紅茶當中茶紅素和茶黃素的含量較少,沖泡出來的紅茶顏色比較清亮,紅色比較淺,而且香氣比較大。很多研究學者研究了紅茶當中物質的減少和增多會出現的情況,其中,紅茶當中醇類和酮類增多時,沖泡出來的紅茶會減少芳香的產生,隨之而來的是濃郁花香氣味的增加,隨著發酵時間越來越長,紅茶當中的醇類含量會持續上升。
紅茶加工需要用到的新技術包括外源酶技術,超高壓技術,電子鼻技術。其中,外源酶技術能夠有效地控制茶葉內部物質的含量,確保茶葉當中沒有不利的成分,提高茶葉的品質,所以很多茶葉加工企業選擇利用外源酶技術進行茶葉加工制作。據調查,如果添加蛋白酶到紅碎茶當中加工,會使得紅茶中的茶黃素和氨基酸含量上升,從而使得茶褐素降低,這種方法有利于增強茶葉當中的香氣。超高壓技術能夠幫助紅茶內部活性酶的喪失,從而達到消除食物微生物的效果,提高紅茶的品質,在進行這一步驟的時候,首先要對紅茶進行高壓處理,從而破壞其內部的組織結構,才能夠使紅茶內部的酶活性喪失。電子鼻技術應用在紅茶制作當中,其原理是模仿人對嗅覺的作用,通過電子鼻技術能夠精準的探測到紅茶散發出來的香氣,從而判斷紅茶的品質。
綜上所述,當前市場上對于紅茶的要求比較高,所以,茶葉加工企業對于紅茶的加工工藝不斷改進,引入新的創新技術,并且保證紅茶的質量,除此之外,茶葉加工企業也在不斷地嘗試紅茶外形工藝,結合紅茶本身的特征,研制符合紅茶品質的方式,全面提高紅茶的質量,保證紅茶在市場上的質量以及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