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遠輝
(四川省南充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林業的健康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著非常重要的林業資源,林業也是生態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調節生態環境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由于林木病蟲災害的存在給我國林業的健康發展形成了阻礙,林木病蟲災害的防治與控制一直以來也是林業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然而當前我國林業病蟲災害防治與控制的技術和手段比較有限,防治與控制效果也不夠理想,因此,積極探索林木病蟲災害防治與控制的相關技術和措施對于促進我國林業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林業病蟲災害防治與控制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下文從林業技術方面入手對林業技術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中的有關問題和有效措施進行深入挖掘。
1.1 危害性強。我國每年常發性林業病蟲災害發生頻率較高,危害面積一直保持著不斷增長的態勢,林木病蟲災害發生后病蟲災害會以很快的速度進行繁殖,使得病蟲災害波及的范圍快速擴大,由于林木病蟲災害發生后的控制難度較大,會給森林植被造成嚴重破壞,會給林業部門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
1.2 傳染性強。林木病蟲災害的致病原種類十分豐富,隨著時代發展新型的林木致病原也在不斷出現,一些致病原的傳染途徑尚不明確,一旦出現明顯的林業病蟲災害時,由于傳染性很強,病蟲災害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傳播蔓延,輕則會造成林業樹木落葉、落果和發黃,重則會導致大面積樹木枯萎死亡。
林木病蟲災害每年給我國森林資源造成嚴重破壞,給我國林業發展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林木病蟲災害的控制不力,沒有對林業資源起到全面有效的病蟲災害管理,導致我國林業健康發展受阻。造成這一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林業技術沒有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中得到科學合理的實質應用,具體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2.1 林業技術應用不夠深化,應用水平較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林業技術逐漸被應用于林木病蟲災害控制當中,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林木病蟲災害控制技術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太深,長期以來林業技術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中的實際應用停留在初級階段甚至僅僅停留于表面形式,由于林業技術長期以來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中得不到深入有效的應用,導致了林業技術應用水平較低和應用效果不夠理想,最終造成林木病蟲災害控制水平得不到顯著提升,林業技術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中的實際應用有待進一步深化。
2.2 林業技術應用于林木病蟲災害控制的投入力度不夠。林木病蟲災害的控制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要想獲得顯著的控制效果需要消耗的時間較長,同時需要花費的人力和資金成本也很大,而且林木病蟲災害控制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見到顯著效果,因此林木病蟲災害的控制需要大量的投入給予支持。目前不斷有林業技術被應用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工作中,然而由于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工作自身的特殊性,林業管理部門實際在將林業技術應用于林木病蟲災害控制中時,由于資金、人力、時間等要素的相關投入力度不夠,導致林業技術的應用很多時候迫于客觀因素的制約只是流于形式,林業技術的應用價值無法得到發揮。
2.3 林業管理部門意識不強,專業素質偏低。目前一些林業管理部門的領導意識不強,思想松懈,對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基于病蟲災害控制方面的支持也不足,導致林業技術沒有實質性地應用在林業病蟲災害控制中。其次,一些林業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整體專業素質偏低,沒有接受過專業化和系統化的教育和培訓,相關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工作經驗整體比較薄弱,對林業技術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差,將林業技術實際轉化和應用于林木病蟲災害控制中的能力也較差,導致在實際開展病蟲災害控制工作時困難重重,工作效率不高,控制效果不理想。
3.1 增強林業管理部門人員整體思想意識。針對當前林業管理部門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對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問題,一方面,國家和地方政府應當制定和出臺健全完善的政策和法規,對林業管理部門管理者和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從制度和機制層面提升林業管理部門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對林業技術以及林業病蟲災害控制的重視程度,也為林業技術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的有效應用奠定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加大對林木病蟲災害控制所需的政策、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為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制定專項資金,保證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工作的切實落實。最后,加強對林業管理部門管理者的教育培訓,讓林業管理部門管理者深刻認識到林業技術的手段措施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從思想深處提升林業管理部門管理者的思想意識水平,確保將林業技術真正落實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實際工作中。
3.2 提升林業管理部門人員專業素質水平。針對當前林業管理部門人員專業素質水平整體較低問題,國家和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林業管理部門全員的教育、培訓和考核,制定出完善的林業管理部門教育培訓制度,定期對林業管理部門全員開展林業技術和林木病蟲災害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教育培訓,提升林業管理部門全員的專業素質水平,為高效開展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工作奠定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基礎。同時,林業管理部門管理者應當自覺強化學習,不斷擴展自身知識面,及時學習和獲取林業技術和林木病蟲災害控制方面的新知識、新技能、新理念和新政策,為管理和指導林業管理日常工作提供保障。
3.3 積極革新林木病蟲災害防控技術方法。林木病蟲災害防控技術方法在林木病蟲災害防控工作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高效開展林木病蟲災害防控工作的基礎,只有不斷積極革新林木病蟲災害防控技術方法,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工作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內在驅動力。現階段我國林木病蟲災害防控技術方法整體水平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還依賴于傳統的林業病蟲災害防控技術方法,相關的制度和經驗比較缺乏,很多技術方法和理念尚處于嘗試探索中,導致林業病蟲災害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不高。在科技水平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林業管理部門應當積極吸收和借鑒當今科學技術力量,積極探索將新型知識、理念和技術手段應用于林木病蟲災害防控工作中,擺脫傳統林業病蟲災害防控技術的束縛,不斷提升我國革新林木病蟲災害防控技術水平,為林木病蟲災害防控工作夯實技術基礎。
3.4 著重發展無公害林木病蟲災害防治技術。近年來我國提出踐行綠色節約型理念并將該理念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當中,對于林木病蟲災害防治工作而言也應當深入貫徹綠色節約型理念,作為林業管理部門而言,應當重視和發展無公害林木病蟲災害防治技術。林木病蟲災害防治無公害技術是指利用綠色環保的技術措施對林木病蟲災害進行提前預防和治理,在實現對林木病蟲災害預防和治理的同時不會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污染。隨著近年來生物工程應用技術的發展,生物技術就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無公害技術,林業管理部門可以積極將生物技術這一無公害技術應用于林木病蟲災害防治工作中。目前生物技術在林木病蟲災害防治中發展較為成熟的技術主要有:益鳥防治技術、昆蟲防治技術、微生物防治技術、燈光誘殺技術、性誘劑誘殺技術等,將這些無公害生物技術應用于林木病蟲災害防治中不僅能夠實現對林業病蟲災害的有效防治,還能顯著節約林木病蟲災害防治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成本,對于維持生態系統平衡和改善生態環境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林業健康發展與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林業作為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調節自然生態環境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確保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針對林業發展中林業技術實際應用不夠深入以及林木病蟲災害控制中存在控制技術水平落后、控制效率低、控制效果差、控制成本高等現實問題,國家、地方政府和林業管理部門應當深刻認識到現階段林業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林木病蟲災害防控工作中存在弊端,通過制定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加大相關投入力度支持,提升林業管理部門全員整體思想意識和專業技術技能水平,重視發展無公害林木病蟲災害防治技術等措施,切實促進林業技術在林木病蟲災害控制工作中的深入應用進而提升我國林木病蟲災害防治工作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