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富 羅燦雪 杜興益 袁 林
(平塘縣農業農村局,貴州 平塘 558300)
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之所以是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就在于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具備一定的公益性質,他們能夠為我國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提供一系列的技術和物質等方面的幫助。所以說,要想促進我國農業質量水平的發展,增強我國農業發展的穩定性,就必須要保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持續健康發展。接下來本文將立足于我國農業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現實性問題,以及如何通過優化農業社會化組織的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的穩定性這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探究。
首先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每一年所需要進行的農業生產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越是工作量巨大的農業生產活動就越需要統籌的組織和協調。因此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在農業生產活動的組織和協調當中,就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二,由于農民的文化素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而我國大部分的農業生產活動有依靠與農民,因此必須要想辦法提高農民生產科學性為農民的生產生活進行合理的指導和幫助。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就能夠很好的幫助農民生產活動提供一定的科學指導,讓農民進一步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我國農業生產產量的穩定性。第三,受現當代環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我國倡導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當中,還應當引入一系列科學的農作物種植方法,以降低對于環境的危害,真正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號召。在這樣的現實需求之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就能夠幫助農民在生產生活當中,運用更加科學的方法投入生產,最大限度的降低農業生產活動對于自然環境產生的破壞,最大限度的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說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服從和服務于我國農業社會的發展水平提高,并且在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的同時,進一步強調科學性的生產和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理念。
現當代我國更加倡導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就是說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盡可能的降低對于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以此來保護環境,真正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化。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并且適合進行農業生產的區域大部分都是在一些山區,越是處在一些偏遠的位置,那么就越是難以進行統籌把握。比如說有的地區由于比較偏遠,所以政府在進行農業生產管理活動的時候,很難面面俱到的對不同的偏遠地區進行合理的統籌和把握。于是就會有一部分地處偏遠的地區,在進行農業生產活動的時候,仍然延續傳統的工作方法,或者是在生產過程當中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等等,對自然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反而不利于當地農業生產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越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行,就越是需要農民具備較高的生產素質,也就是說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當中,必須要保持高度的科學化思想,能夠采用科學的方式來開展農業生產活動,并且保證農產品的產量進一步提高。可是從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農民的生產素質都是有待進一步提升的,有些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時候,往往是依靠先輩所延續下來的傳統經驗,他們很難根據自然環境的變化來對自身的生產方式進行相應的調整。除此之外有些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當中,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科學理念,對于農作物的不同表現難以準確把握,所以在農作物發生了病蟲害的時候,往往出現救治不及時,從而導致大量損失的不良現象。所以要想進一步提高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還應當進一步彌補農民生產素質較低的這一重大缺陷。
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當中,信息交換渠道的暢通對于各個地區農業生產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就比如說,在信息暢通的情況之下,有的農民遇到了某些生產問題,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提問,并且能夠迅速得到專業人士的解答,以避免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的時候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或者說當農民生產出了一定產量的農作物之后,由于受到環境限制,導致了農民的農作物無法售出,最終造成了農作物的浪費。但是,如果進一步暢通農業生產活動的信息交換渠道,就更加能夠促進農業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所以要想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健康發展,最應該注重的就是建立健全農業生產信息的交換渠道。在這一點上可以由政府部門主導,構建統一的農業生產活動信息交換平臺。然后,邀請相關的農業生產專家入駐這一平臺,主要擔任農作物種植問題的解答工作。并且在這一平臺構建之后,并不能保證每一個農民都能夠找到這一平臺,并且完成身份注冊。所以還應當由地方政府進行二次努力,比如地方政府可以根據不同農民的家庭種植情況來引導農民在這一平臺之上進行身份注冊,這樣農民就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這一個平臺來了解相應的農業生產信息,同時也能夠通過這一平臺來發布農作物出售信息等等。
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是否能夠發揮真正的積極性作用?對于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內部成員的素質要求也是極高的。所以在進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構建的時候,一定不能對人員進行隨意的聘用,相反的應當設計多種多樣的考核方式,綜合考核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人員的農業知識,統籌協調能力,工作素養等方面的內容。首先對于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工作人員,要加強思想層面的考核,必須要了解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人員是否真正了解農民的實際生產狀況,是否真正能夠理解人民群眾進行農業生產的艱辛,是否能夠在自身崗位之上,真真正正的落實對于人民群眾生產的指導等。第二,還應當進一步注重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人員的農業專業知識素養考核,在這一方面可以由政府的相關部門進行統一的措施,針對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內部人員進行相應的農業知識考核,其中包括不同地域的農業發展特點,針對在環境變化的特點來實施調整農業生產活動等方面的知識考核,只有通過專業化的知識考核人員才能夠進入到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隊伍當中,這樣才能夠為后續的生產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第三,對于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內部人員的創新能力,同樣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眾所周知,現當代的自然環境發生了非常多的變化,這些變化直接打破了某些地區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甚至對某些地區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在農業生產社會服務組織當中的人員,必須要具備高度的創新意識,能夠結合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以及自然環境所發生的變化,去尋找新的農業生產發展道路,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國各大農業發展地區在自然環境的變化過程當中,仍然能夠長期保持農業生產水平的穩定。因此綜合考核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人員,是政府相關部門在構建這一組織的時候,必須要嚴格落實的工作任務。
總而言之,農業生產社會服務組織對我國農業生產活動能夠起到統籌協調的作用,同時對于我國農民的生產和生活也能夠做出一定的科學指導,確保我國的農業生產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因此在進行農業生產社會服務組織構建的時候,必須要牢牢把握農業生產社會服務組織內部成員的專業能力,綜合對這些工作人員進行思想理論,農業專業知識,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另外還應當注重暢通農業生產信息交換渠道,通過暢通的農業生產信息交換渠道,更加有利于農業生產社會服務組織,對于我國的農業生產工作者進行統籌協調,并且在我國農業生產工作者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提供積極科學的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