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海
(融安縣長安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廣西 柳州 545400)
果樹修剪必須先要了解品種特性,然后根據特性修剪,不能盲目修剪。因而果樹修剪有它自己的意義和章法。它需要有一定的技術要領,保證果樹的修剪有利于果樹的更好生長,有利于水果的更好產出。所以研究這些問題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設計適當的枝條開展角度,減少骨干枝條的數量,進而降低樹體的高度以及葉幕的厚度,可以達到改善植株光合條件。除此之外,還可結合肥水的合理使用,進一步提高樹體葉片的質量以及光合利用效率,為植株成花結果提供便利條件。
也可以調整果樹的生長態勢,使其盡量達到理想中的均衡,進而保證每個植株都能夠充分發揮原有潛力。也可以使得每個果樹的樹枝更好成長。營造枝條分布均勻、配置得當、從屬關系明確,不相互制約和影響的和諧環境。此種現象長時間持續,必然會不斷增加植株樹勢,進而提高植株抵抗力,提高果品的質量以及產量。
修剪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修剪果樹的營養枝,以調整樹冠結構和更新枝類組成的技術措施。樹冠隨著時間不斷增加,枝葉過多,勢必造成外密內空、樹勢早衰、大小年嚴重和果實產量、質量降低等后果。及時、合理的修剪可有以下一些作用:
1.2.1 調節枝葉的合理分布。換句話話說是在整形,調整樹冠各部分的枝葉疏密、分布方向和葉面積系數,使樹冠的有效光合面積達到最大限度。
1.2.2 調節生長與結果。適量成花、結實而不削弱樹勢;同時,可防止果樹提前衰老,及時更新復壯。
1.2.3 調節枝類組成比例。一般情況下短枝的時間比較少,消耗少而積累早,但葉少、光合總量低;營養枝生長期長,消耗多,但后期積累也多。不一樣的品種、樹齡要求有相應的、適當的枝類比例,才能使年生長周期中樹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轉、分配和消耗、積累,按正常的生長、生殖節奏協調進行。那么如果對果樹進行修剪,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1.2.4 修剪還可平衡群體植株之間和一植株上各主枝之間的生長勢,從而達到產量均衡,便于管理,除去上述,修剪也是使地上部與根系協調生長的手段。機理修剪對枝、葉、果等器官生長發育的調節作用與頂端優勢的變化有關。枝條越直立、芽的部位越高,其所得愈多,于是細胞分裂愈快,生長就愈旺。而頂端芽下部各芽的萌發和生長則被抑制。一旦將果樹的樹枝截斷了,頂端優勢就轉移至剪口芽,其下各芽的生長勢依次減弱,乃至于不能萌發成為隱芽,從而改變了原來的萌芽率和成枝力,使枝類比例和營養枝長勢也發生變化。
要依據果樹的本身情況,對年齡小的樹不過夸大其詞,能夠加速樹冠的擴展速度,增加枝條數量,從而培育光能利用率高、負載量大、品質優的樹體結構。而對正處于盛果期的樹木進行剪枝,除了能夠明顯改善光照條件,增加葉片的光合利用效率之外,還能夠提高植株體內激素的運輸速度,提高酶的活性,尤其是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減少代謝產生過多過氧化氫物質對植株的傷害作用,保證植株代謝正常不紊亂。
除此,枝條上各節芽的發育狀況和質量是不同的,稱為芽的異質性。一般說,芽的質量與它所處節上葉片的大小等、樹的整體營養狀況和環境因子有密切關系。因此修剪也是利用芽的異質性,通過選擇適當的剪口芽來發揮其調節作用。但一樣情況的枝子、剪截部位相似的修剪并不都能取得相同的效果。這是由于不同的樹種、品種具有不同的萌芽和成枝習性。通常成枝力強的品種比萌芽率高的品種生長旺、成花晚。不同樹種、品種的結果習性也不一樣。對此必須事先有所了解,才能使修剪收到預期效果。
2.1.1 講如何確定是否是不需要的樹枝
近根的不要,枯萎的不要,逆長的不要,交叉的不要,對生的不要,徒長的不要,叉枝上靠近樹干的小枝叉不要,整體造型從上到下由疏到密。
2.1.2 短截
我們只需剪去果樹的一部分梢段和芽,使養分集中供應,促進剪口芽處于優勢,萌發為強壯的分枝。對多年生枝的回縮,也是短截的一種。可以把剪截口以下留有營養枝給它延伸者,稱“縮剪”,起更新作用;截口以下不留帶頭枝者,稱“堵截”,作用在于抑制其生長,常迫使其轉為枝組。一般短截愈重,對剪口及其下部的局部刺激愈強,對植株整體乃至根系的抑制愈烈。如幼樹修剪過重,常使結果推遲。
2.1.3 摘心
摘心是對正在生長的稍進行摘心。作用是抑制該枝繼續生長,促使養分轉向其下部各芽或其鄰近部位,利于成花或座果。
2.1.4 疏剪
一部分枝、芽從基部疏除。由于減少了母枝的營養面積,并造成一定的傷口,可導致疏枝上部枝勢減緩,下部轉強。疏枝對整體的影響依疏除枝類、枝量而異。疏除弱枝、密枝或徒長枝可減少無益消耗,增加有效光合面積而有利于整體營養;但疏除過多營養枝,則將減少養分積累,削弱根系和樹勢。是季節性生長的除芽、抹梢等作業也屬疏枝,對常綠果樹較為常用。
2.1.5 緩放
任其自然延長,以便利用弱頂芽延伸,逐步減緩、削弱其頂端優勢,而提高該枝芽的萌發率,促生短枝,誘導成花。緩放通常與加大枝角相結合,枝向近于水平或斜下生長時效應明顯。但對過旺直立的背上枝一般不采用。
2.1.6 其他
如通過刻傷、環割(環剝)、扭梢或拿枝軟化等手段,傷及器官或輸導組織的一部分,使營養物質暫時改變輸送方向或速度,對于緩和旺長,促使成花和提高座果也有較好效果。各種修剪方法的應用要因樹、因地制宜,既依據不同樹種、品種的生長與結果特性,以及砧木和樹齡、樹勢等因子,又考慮自然條件的特點和栽培管理水平。一般對骨干枝應保持其健壯長勢;對輔養枝則應及時緩和生長勢,使其轉化為結果枝;對于老弱枝組需及時短截更新。修剪時盡可能采用最低的必要修剪量,對幼樹尤宜輕剪;同時注意各種修剪方法的綜合應用以及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的相互配合。
寒冷地區以萌芽前為宜,以防剪口越冬受害;暖地則宜在落葉以后,因此時養分已回流,傷口也可在年內愈合。核桃在果實成熟之后修剪,以免因枝髓大而造成傷流。延遲修剪(即萌動后修剪)可破壞頂端優勢而提高萌發率,并能明顯緩和樹勢;但不宜連年使用,以免削弱過度。常綠果樹以采果后或春季萌發新梢前修剪為常規。
夏季修剪。其反應迅速,作用強烈,大都用于幼樹、旺樹,藉以緩和生長勢促使開花,或調節生長與結果的關系。夏剪方法包括摘心、環割和拿枝軟化(落葉果樹)、適時“抹芽”和“放梢”(柑橘類)、結合采果將結果母枝短截回縮(如柿、板栗、荔枝)等。還有,也可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代替部分夏季修剪措施。
修剪果樹要選用專業的修剪剪刀,選擇在晴朗天氣進行修剪,減少對果樹的傷害。修剪枝條:
第1種是截短枝干,是果樹矮化,便于采摘,也能夠使營養非常的集中,促進結果,增多產量。
第2種修剪方法是進行疏枝,疏去一些過密,弱小,有病的枝條,是營養能夠集中在結果的枝條上。
第3種方法是進行打頂,春季很多新枝都在進行萌發,有的枝條會出現徒長的現象,這時候我們要進行打頂,使它矮化,促進側芽分化,增加結果率。
第4種方法,進行摘心,抹芽,在新枝上面出現很多新芽,萌發的時候我們要保留2~3個新芽,其他的都要抹去,用這種方法增加掛果率。
第5種方法,進行扭枝,通常是在新長出來的枝條上進行,通過把新長的枝條扭轉90度到180度或者壓彎,促進其萌芽,加快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