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銀 舒德梅 謝慶艷
(平塘縣農業農村局,貴州 平塘 558300)
十三五期間,平塘縣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以下簡稱“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的深入實施,農業標準化普及力度的加大,平塘縣“三品一標”農業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助推平塘縣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跨越發展。
截止目前,我縣組織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認定無公害產地面積46.925萬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2013年國土二調數)的63.58%。
截止目前。我縣組織27企業(合作社、種養殖場、大戶)申報無公害農產品31個,產品包括柚、大米、綠茶、番茄、食用菌、四月桃、生豬、活雞、百香果等主要特色農產品;認定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面積0.64925萬畝,獲證產品7個,產品主要包括綠茶、紅茶、百香果特色農產品。2019年,組織3家企業(合作社)認定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面積0.581929萬畝,認證產品4個(紅茶、綠茶、柚、油茶);認定有機食品生產基地面積1.226385萬畝,獲得有機食品證書(有機轉換證書)6個,產品主要包括綠茶、紅茶、食用菌。
平塘縣“三品一標”資源優勢突出,平塘縣具備發展“三品一標”農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水土光熱資源豐富,氣候獨特、四季分明。非常有利于糧食、油料、水果、蔬菜、茶葉等作物的生長;在有些鄉鎮農民大多數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農業生產,基本符合“三品一標”生產技術標準,部分農產品已具備“三品一標”產品認證的基本條件。平塘縣茶葉、早春蔬菜、四月桃、蜜柚等產業發展較好,前景十分廣闊。
平塘縣工業發展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從“三廢”污染程度來看,無論是總排污量還是單位面排污指標均較低,“三品一標”農業生產環境質量較好,工業產業布局合理,除了部分區域是結構型污染之外,廣大農村地區的幾乎沒有污染,環境質量較好,為平塘縣“三品一標”農業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堅實基礎。
品牌是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表現。全縣農業部門多年來堅持以宣傳樹品牌,品牌促市場,市場促認證管理和規模發展,不斷發揮“三品一標”品牌優勢,大幅提升了認證主體效益,促進了認證工作良性發展。目前已形成“玉水松花皮蛋”、“黃金應子”、“龍夫谷”、“山天綠葉”等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其中“山天綠葉”品牌是平塘縣山海原生茶業有限公司的知名品牌,該公司申請獲得“無公害農產品標識”,并把標識使用在“山天綠葉”品牌上,使平塘縣農產品的品牌效應得到進一步提升。
為加強獲證產品的證后監管,維護品牌公信力。縣局定期和不定期派遣工作人員深入基地組織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查閱產品認證后的管理工作制度、田間檔案登記情況、獲證產品抽檢情況、標識使用情況等工作進行系列檢查,確保了農產品源頭生產安全。
平塘縣“三品一標”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工作推進較快,取得了較快的進展和成效。但是,部分企業普遍存在“三品一標”產品優質難于優價、企業積極性不高、深加工企業少、企業經營規模小、農業技術標準較低、證后監管不力等原因,導致“三品一標”生產滿足不了“三品一標”市場需求,問題。
目前,平塘縣還沒有建立一家專門的“三品一標”產品交易市場,“三品一標”產品市場尚待建設,沒有形成全社會的認同、需求氛圍和強大動力,有“三品一標”消費欲望的消費者被擱淺,“三品一標”的經濟效益無法顯現。“三品一標”與非認證產品都在同一個市場和超市銷售,尤其是無公害和地標產品沒有包裝和標識,消費者從感官上無法判斷是認證產品,消費者對“三品一標”產品不甚了解,消費意識和鑒別能力不強。加上有些不法商販打著“三品一標”的旗號魚目混珠,誤導消費者,擾亂和沖擊“三品一標”產品市場價格,導致“三品”的優質優價難于實現。
平塘縣由于“產、供、銷”一體化的“三品一標”市場沒有形成,導致農業生產企業和農民投入多、回報少,積極性不高。
平塘縣“三品一標”認證的總量和產地規模已步黔南州前列,但是,“三品一標”深加工企業少,產業化水平低,資源優勢還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
大多數生產企業規模較小,在產品布局上不統一,多為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為主,給生產管理、標準執行、產品銷售等方面帶來不利因素。
雖然企業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品證書、綠色食品證書、有機食品證書。但在生產管理過程中仍沒有按照技術標準執行,導致農產品質量標準不高,從而削弱了產品市場競爭力。
大部分企業生產者在“三品一標”發展過程中,易出現企業生產記錄不規范,或部分企業根本沒有相關記錄,影響了正常工作的開展。同時,不重視內檢員培訓,導致到期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產品不能按期復查換證,嚴重影響了“三品一標”工作的開展。
“三品一標”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建議當地政府將“三品一標”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證工作經費,促進我縣“三品一標”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為有效推進我縣農業標準化和“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的發展,提高我縣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對申請“三品一標”認證成功的企業按照認證產品數量給予一定的政策性獎勵補助。
制定農業投入品規范使用和農業標準化生產的技術規程,制作成通俗易懂的簡明操作手冊,通過科技大集、技術培訓、技術咨詢、現場指導等多形式發放給農業生產者。
依托我縣現有的“陽光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全國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等資源,積極開展“三品一標”工作培訓,切實提高生產基地、企業質量控制能力和水平。
建議創建一個“平塘縣農業信息網站”,將“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相關規定、標準、程序等業務信息在網上公開,為申報企業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信息。
利用多種途徑和平臺,經常性、系統性地宣傳“三品一標”基本知識和消費常識,消除群眾對“三品一標”認識上的偏差,讓公眾了解、支持、監督和推動“三品一標”工作,為“三品一標”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品一標”產品堅持規模化建設、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追求安全、優質、生態、環保、可持續,遵循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理念,注重數量、質量、效益協調發展,是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助推器”。我縣正處于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平塘縣應突出“三品一標”工作重點。提升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強化品牌效應建設,促進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推進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