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菲/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佛山小學教師
我出生自一個戲曲世家,從小學習多種樂器,擅長戲曲、民歌、通俗歌曲等多個領域,大學讀的也是音樂專業。在從教之前,我已經在全國各級各類比賽中屢獲大獎,并先后四次登上央視的舞臺。那時候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用自己的歌聲來歌頌家鄉、宣傳家鄉。
2017年,我考入東平縣佛山小學,成為學校第一位音樂教師。雖說是縣城學校,但因是坐落在城鄉接合部的新建校,農村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子弟、留守兒童占了學校生源的90%以上。
因為是新建校,學校各方面還很不完善,千人的學校僅有我一個音樂教師。除了基本音樂教學工作,我還要擔任少先隊輔導工作、校園文化建設和宣傳工作,幾乎每一項都要從零開始。剛走入工作崗位時,校長曾對我說:“明菲老師,既然選擇了這個工作崗位,我希望你能夠把個人業務充分與學生的成長以及學校發展結合起來,用你自己的能力帶動更多的孩子。”這引發了我的第一次重大思考,讓我對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有了較為清晰的路線規劃——我要用自己的專業,讓這些農村的孩子登上更高的舞臺,看到更寬闊的世界。
理想很豐滿,現實總是骨感。農村學校的孩子突出存在的問題有很多。對于我們音樂老師來講,整個大環境對于藝體教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的忽視,讓學生無法充分享受思想認知層面的引導和幫助;孩子們成長中缺少情感上的關心和呵護;部分學生存在性格較為柔弱內向、自卑心理較重、某些舉止行為不夠文明等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我反復思考如何能利用自身特長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關愛和提升,藝術教育也許不是改變根本性問題的途徑,但是它卻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內在涵養,讓他們散發出陽光和自信。
想到就要做到,但任務重、人手少,我只能利用大量個人時間,超負荷運轉。除了認真完成課標規定的音樂課程,我創辦了口風琴社團、非洲鼓社團以及佛山小學合唱團。在各級各類的藝術活動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小學教育這件事,說起來很崇高,工作干起來卻是基礎又瑣碎的。在我們學校,有太多的老師起早貪黑、不求回報地辛勤工作著。想來我是非常幸運的,作為音樂老師,我的專業注定是讓我有更多機會站在臺前。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10月,為學生排練的節目《紅領巾飄起來》在山東衛視教育頻道播出。我欣慰,我們農村的孩子第一次上電視了!
大家能想象到,在一個小地方,能上電視這件事對于孩子們、家長們、老師們包括學校整體的影響有多大。隨著孩子們不斷地努力練習,2018年12月,我帶領學生參加泰安市故事大賽,榮獲一等獎。由此,孩子們的自信心和表現力都得到了極大提高。我初次和熱愛拍攝的學生家長一起為口風琴社團做了MV《快樂的口風琴》,首次榮登“學習強國”平臺。
2019年4月,為獻禮新中國70華誕,我組織策劃了校園版《我和我的祖國》MV的拍攝。作品一經推出,得到了央廣網、學習強國、大眾網、中國山東網、山東電視臺、山東教育新聞、泰安教育頻道、泰安教育等多家媒體推送,視頻瀏覽量首過百萬,佛山小學在當地名聲大噪。
2019年11月,我帶領東平縣佛山小學合唱團前往北京參加第十一屆“群文杯”合唱比賽,最終以絕對優勢獲得全國第一名。演出在云南衛視、中國教育衛視播出,并再次榮登“學習強國”平臺。
因業績突出,同年,我榮幸地作為宋慶齡基金會代表被派往日本東京、山梨進行小學音樂教育交流。
在學校少先隊的工作中,我創造性開展工作,將愛國教育、黨史教育融入各項活動。2021年,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設計的體育節開幕式、《我與黨旗合個影》《唱支山歌給黨聽》《時代主題課間操》、合唱《少年成長曲》等作品。這些作品既有網絡新時代的特點,又極具文化內涵,推出后取得極大社會反響,網絡點播量再超百萬。
首先,我認為新生代的教師應繼承老一代教師的優良傳統,堅持刻苦鉆研業務,努力修煉自身能力,樂于奉獻,提升個人修養。我第一次參加“為中國而教”的項目,是在北京師范大學。一進校門我就看到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明白這是教師的立身之本,也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素養。
其次,新時代的教師應與時俱進,發展全新的教育教學思路,開創具有時代特征和個人特點的教育教學之路,更具綜合性和個性化。雖然我們所在的地方可能是鄉村、鄉鎮、小縣城,但網絡時代,使我們已擁有太多便利的資源。所以在教學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個人影響力和網絡資源,對其進行整合,不斷思考,自學導演拍攝、錄音混音等現代化的技術,將學生的潛能進行最大程度的開發鍛煉和展示,提升學生內在的文藝修養和文化自信。
在新的時代,我們需要培養的不只是文化課成績優異的孩子。全面發展的人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和要求。作為老師也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學科,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完整的人,學生除了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個人氣質和心理的成長。所以在實踐教育中,針對不同的學生,我盡力用愛心感染他們、用真誠打動他們、用音樂培養他們,從而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現在,我能感受到孩子們學會了真誠地面對學習和自己,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對集體也越來越有責任感。很多孩子不僅自己成長了,還在各類演出和比賽中為學校捧回了榮譽。
目前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金字招牌。

我是一名小學音樂老師,我或許培養不出音樂家,但我要努力地為孩子們打開藝術的一扇窗,讓孩子在音樂中體會人生的美好。作為一名小學音樂老師,我從未把音樂課看作一個小學科,心中篤定再小的學科也有莫大的精彩。
從教幾年來,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每一個學生。為了做好教師這項神圣的工作,始終堅持不斷地學習,堅持閱讀有關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教育教學刊物,虛心學習老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為了使每節課都能豐富多彩,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成長,我每節課都會做配套的課件,有時候為了一張有創意的動態圖形樂譜,我可以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加班熬夜做第二天的課件是常有的事。為了提升教學水平,我一邊潛心教學,一邊自費報名參加音樂教學法的培訓班。課余時間我喜歡待在音樂教室練琴彈唱、鉆研教材,積極參加校內外的教學活動,學習其他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
我接下來的目標:1.教育教學方面,力爭成為名師,專家學者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將自己的教育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提高,不斷反思,形成更加契合自我,適合當地教育發展的一套完整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2.文化藝術建設方面,力爭更多地去充電、學習、提升,了解各個文化藝術領域的知識內容,提高鑒賞和吸收能力,遷移應用能力,為學校文化藝術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使學校的學生享受到更為豐富的文藝資源。3.學校發展方面,力爭提升自我的同時,帶動更多的老師參與到文化藝術的事務中來,發掘更多的資源,做大做強,獲得更為豐碩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