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安紅/北京市第101中學溫泉校區教師

師生探討《海底兩萬里》
近幾年,隨著劉慈欣《三體》的獲獎掀起了科幻小說熱潮,初中生對科幻小說喜愛有加,但由于缺乏科學的引導,他們的閱讀興趣僅僅停留在表層。他們對科幻小說的興趣僅停留在夸張的幻想和險象環生的情節上,很少關注科幻小說生動的語言和深刻的
精神內涵,忽略了科幻小說的價值。那么,科幻小說有什么價值呢?著名科幻研究教授江曉原把它分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科學的,可以點燃我們對科學的激情;第二重境界是文學的境界,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第三重境界是哲學的,可以啟迪我們思考關于世界、關于宇宙的終極問題。筆者在學校十分重視指導學生進行名著“整本書閱讀”,精讀書目已達十五本,學生已初步具備閱讀的良好習慣,如圈點勾畫、做旁批,畫思維導圖梳理內容,寫讀書筆記表達閱讀心得,等等。但是,關于小說的人物分析以及主題的探討,還不夠全面深刻,尤其是科幻小說的主題思想價值,還需要相應的閱讀方法指導,引領學生從單純的愛科幻小說情節到比較全面深入地感受科幻小說的科學思想價值。所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筆者設計了《海底兩萬里》科幻閱讀策略,以期學生在閱讀時領會科幻小說中體現的科學精神,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閱讀要求“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具體到科幻小說方面,課標要求學生“閱讀科技作品,應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科學精神,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點。基于課標要求和科學精神的理解,筆者設計了適合初中生關于《海底兩萬里》的閱讀策略。

《海底兩萬里》學生思維導圖(師達中學李衡老師提供)
航行路線圖,通過打通美術學科、地理學科和語文學科的界限,調動學生動手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為了準確全面地繪制航海路線,學生在讀完整本書之后帶著任務回翻原著,以快速瀏覽和跳讀的方式提取出“鸚鵡螺號”的航行蹤跡及沿途奇遇。繪圖后,學生通過展示成果時簡潔概括路線的形成,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在講述《海底兩萬里》所涉及的生物、物理等理科知識時,平時重理輕文的學生自信滿滿,感覺英雄終于有了用武之地,熱情高漲地加入閱讀,并有效提取相關學科知識,像小老師一樣生動地講述給同學聽,例如:颶風是怎樣形成的?海洋究竟有多深?海水傳播聲音的速度有多快?海底世界各種大小色彩的海洋魚類有哪些?航行到南極時,各種形態的冰晶體到底有多壯麗?《海底兩萬里》給學生搭建起多學科融合的平臺,初始任務完成效果很好,這些同學也開始重塑對閱讀的興趣和期待。初始任務達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學生迫切需要進一步展開探究(見表1)。

表1


海底大世界無奇不有,無枝無葉筆直向上生長的神奇海底森林,主人公在印度洋珍珠場和鯊魚展開搏斗,在大西洋和巨型章魚血戰等精彩情節離不開精彩的語言文字。筆者讓學生結合文本,就阿龍納斯教授與尼摩船長在海底的各種見聞與奇遇展開探究,如此生動的形式吸引學生充分欣賞科幻小說的語言之美(見表2)。

表2
從整本書閱讀評價角度來看,多種評價相結合。教師、學生自我及相互間評價相結合;課內、課外評價相結合;分學段目標達成與綜合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本書中,學生通過比較挖掘最值得分享的精彩情節,把閱讀感受以導游詞、故事再現的形式輸出,分享給大家聽。因此,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大能力被巧妙地調動結合。此外,在有層次、有條理的表達時,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得到相應訓練,感受到高度的科學性與大膽的想象力相融合的魅力(見表3)。

表3
任務設計:我是伶俐辯論家
具體內容:尼摩船長是一個善良的人,可在一個地方,他卻主動攻擊其他船,傷害了很多人。因此,在原著中,阿龍納斯教授稱船長是“一個望而生畏的伸張正義的人,一個不折不扣的復仇天使”。你心中的尼摩船長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是善良還是無情?請大膽質疑,并在組內展開辯論,結合書中情節分析尼摩船長。最后,寫下你對船長形象的認識,并思考作者為何要如此刻畫他(見表4)。

表4
通過辯論,學生深刻理解了尼摩船長善良又仇視殖民侵略的豐富人物形象,通過辨析得出尼摩船長是一個反抗壓迫的戰士形象之后,自然領悟到作者反對殖民主義、奴隸制和壓迫者的主題思想。學生在充分辨析尼摩船長后自然領悟到本書主題思想,從而加深學生對本書人物和主題的理解。

表6

表8
通過對比觀看改編電影《海底兩萬里》,學生進一步探究和質疑,挖掘兩者差異。電影將原著的文字轉變成動態的畫面和聲音,增加了部分細節以豐富情節,這是電影的魅力所在,精彩的情節、壯觀的畫面像美國大片一樣,短時間內快速吸引眼球,給觀眾帶來視覺盛宴。但是,不少善于閱讀和思考的學生表示,電影中刪減了許多無法表現的內容,比如那些引起讀者共鳴或心理起伏波動的內心獨白,根本無法在電影里呈現。其次,閱讀原著時可以打開想象力的翅膀自由翱翔,同樣是海底森林,電影的海底森林畫面定格,未必能滿足讀者心目中對海底森林的想象,期待落空的同時再次感受到原著的文字魅力。
電影重故事,原著重思想。通過對比,學生再次加深對原著情節人物的理解,并且感受到原著更注重科學思想,更富有想象力,這是科幻小說最大的魅力。重視讀原著,可以錘煉、提升學生的思維高度(見表5、6)。

表5
在對原著的語言特色、人物形象、主題思想有明確的認識之后,引導學生以讀促寫的形式把前幾個任務綜合起來,使閱讀形成“以閱讀輸入-分析內化沉淀-以續寫輸出”的良性循環圈。續寫時,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與聯想,再次感受科幻小說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并鍛煉想象力和創造力(見表7、8)。

表7
新時代呼吁創新人才的培養。科學的科幻小說閱讀策略有助于培養學生具備想象力和創造力,并且能夠引領學生感受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魅力,為培養新時代創新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在科幻小說閱讀道路上的探索很有必要且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