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明



摘要:本文在對中小期刊信息化過程中資金、人力投入的困境進行深入調研后,提出利用目前流行云平臺技術進行信息化的解決辦法。云平臺通過集中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讓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網絡等硬件能力變成可彈性采購的基礎商品對所有人開放,大大節約中小期刊系統在基礎硬件、運維方面的資金及人力投入,編輯部可通過獨立部署云化期刊系統或者采購SaaS云化期刊軟件能力來解決信息化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期刊;信息化;云平臺
中圖分類號:TP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29-0116-04
Cloud Application Exploration of Online Periodical Acquisition and Editing System
BAI Ming-mi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Yuzh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103, China)
Abstract:After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dicament of capital and human input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eriodica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by using the current popular cloud platform technology. Cloud platform by focusing on software and hardwar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ake computing power, stor? age capacity and network hardware such as ability to open to all can be the basis of elastic purchasing goods, greatly save small journal system in basic hardware and operational aspects of money and effort, the editorial by independent deployment of cloud sys?tem or purchasing SaaS cloud periodicals software 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zation.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periodicals; Informatization; Cloud platform
1中小型期刊信息化的困境
目前很多中小企事業單位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遇到一種窘境,如果完全基于自身實力來進行軟件、硬件及人才的建設投入,很多企事業單位不會去進行如此大量的采購,進而放棄擁抱互聯網便捷辦公的機遇,仍然長時間停留在依靠人工、電子郵件、QQ或微信交流等簡易及落后的辦公流程中,中小期刊社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也是如此。
調研中發現較多中小期刊社的運轉流程是由作者通過電子郵件、快遞郵件投稿,期刊編輯經過QQ、微信進行在線溝通,外審專家及編輯部上下級是通過紙質文件進行審閱、審批。此流程沒有完整的系統軌跡記錄,交互過程較為零散,過程信息丟失嚴重,對歷史數據及過程進行調閱及回顧往往費時費力,在長期的運作中效率較為低下且紙質文件易于損毀丟失,不便調閱及進行直觀的報表數據分析【1-3】。
2解決方法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由云計算進一步融合演化出來的云平臺在當今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云化平臺在中國蓬勃發展,先后有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AWS(亞馬遜)云、Azure (微軟)云等著名的企業云平臺誕生。
云平臺集成了分布式計算、并行計算、云化存儲、硬件虛擬化、負載均衡、CDN加速等融合技術,經過云平臺操作系統集中整合后具備彈性分配能力,使計算、存儲能力變得像水電一樣的基礎產品更加的商品化、網絡化且價格更加的低廉且易于獲取,硬件平臺變成了按需服務,在高可靠性、可用性及高可擴展性基礎上由使用人員自由配置,這一非凡的成就也促使很多應用型軟件的開發、設計產生巨大變化,同時為后期的部署與運維節約了更多資源,更多軟件開發者不用關心硬件服務的提供,專心在軟件可使用性、并發性能、用戶體驗上進行集中設計,使應用軟件各個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同時最終使用用戶能在硬件的購買成本、維護成本上節約大筆資金。
這對當前苦于急需大量資金投入信息化建設的期刊及報社是一個好消息,相較期刊完全基于自身資金投入建設一套完整落地在本地機房的互聯網在線投稿、辦公的軟硬件系統,云平臺提供的云化硬件及計算能力更為的高效劃算,云平臺可以做到在線開通即用,通過圖形化界面操作,屏蔽煩瑣的人工線下安裝系統、配置運行環境與網絡端口及部署網線等操作,做到即時部署,資源在線擴展,硬件資源使用情況圖表直觀展現,集中化在線運維,實時預警及風險預案干預[4-5]。
3期刊采編系統的云化應用
期刊系統的云化應用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期刊系統的獨立云化部署、即把目前現有系統、數據庫等部署到云平臺,客戶對定制的期刊軟件,需要做部分運營及在線維護,但相較部署在本地機房已大大節省硬件購買、專用帶寬及IP、后期維護等成本[6]。
第二階段為期刊系統在云平臺提供 SAAS 服務、即 Soft? 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軟件通過提供服務、租用、訂閱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而非售賣套裝軟件進行安裝。軟件平臺方擁有軟件的知識產權,負責軟件的運營和維護,負責軟件的在線升級和安全保障;客戶則通過軟件授權使用,不需要購買,也不需要雇傭技術人員進行安裝部署。SaaS模式漸漸成為現代軟件開發的新趨勢。
3.1獨立云化部署
獨立部署的云化期刊系統一般具備期刊系統的基本功能,作者可以在線編寫、閱覽、投稿,并能即時的收到編輯社審核后用稿通知;編輯社人員、評審專家注冊服務分配權限,后臺編務、編輯、主編等人員則可在線閱讀、審批來稿,從而實現投稿-采編-審稿-發刊-統計-讀者查閱一體化。云化在線平臺解決了以往作者通過電子郵件投遞和送審的各種弊端,實現了作者的投稿、信息查詢、稿件狀態通知的快速處理,實現了編輯部高效化辦公,從而節省了各類稿件處理的時間成本及資金,在安全性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保障,同時也保證了在線的編輯能夠并行與協同的在云平臺上進行稿件處理,適應了集中管理的需要[7]。
通過流程的規范、強大內部管理機制,擁有云化的數據庫,為報表分析、人事管理、編輯社決策等提供實時的信息支撐,為不同類型的平臺角色設置不同的平臺權限,使稿件按照角色賦權進行順序及分級處理,使每個人的工作變動順暢及簡單,協同及通知變得更加高效,降低工作量、減少重復勞動,同時擁有安全的數據容災備份保障數據永不丟失,建立全國的CDN加速機制,保障全國任何一個使用的客戶請求都能得到快速的響應。
在運維方面,相關單位只需要通過云平臺開通的管理賬號,使用WEB瀏覽器對圖形化的運維報表了解計算資源、存儲硬件、網絡進行使用情況并可以靈活的增減資源配置,比如增加5M帶寬,擴展500G 的硬盤,增加2個計算CPU等運維操作,資源配置動作將通過云平臺的提供商統一調度控制功能,實時的反饋在用戶購買的資源服務器上,實現集約化的多地域、全方位、立體式、智能化的IT運維監控,保障IT 系統安全、穩定、可靠運行,不需要運維工程師到機房進行面對機器的運營服務,免去了煩瑣的后期運維服務。
3.2 SaaS云化期刊平臺建設
獨立部署的云化期刊系統相較于傳統的自建平臺部署已經大大節約資金及人力資源,經過后期發展的SaaS云化期刊平臺在硬件集約化部署、彈性資源調度、集中運營、后期運維更是做到了極致,用戶只需要在SaaS平臺開通對應的管理賬戶,即可立刻使用云期刊平臺,不需要進行應用部署及在運營過程中關注資源應用消耗情況,后期運維服務統一托管給了SaaS云平臺進行統一調度管控,用戶只需要關注自身業務運行情況即可,編輯部不需要任何IT服務人員,剝離了用戶不關注的IT運維,使編輯部的精力得到進一步的釋放,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8]。要建立即開即用SaaS期刊采編云平臺,需要解決以下幾個核心問題:
3.2.1各個期刊不同功能的差異化建設
不同的期刊、學報編輯部對稿件的處理流程,辦公人員的角色賦予,審稿功能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平臺要在多方面做到可配置化:
1)實現RBAC基于角色權限的控制可配置。?? 2)稿件審稿流程可以由管理人員進行適度可配。
3)實現功能的模塊化、插件化,實現不同客戶的定制功能可以灰度發布、即時上線,從而不影響大平臺下其他租戶。
3.2.2租戶平臺資源智能分配
不同的編輯部有著不同的規模,其對硬件有著不同的配置訴求,故SaaS系統在CPU計算資源、內存大小、數據庫存儲、硬盤分配、CDN加速、負載均衡方面需要做到智能分配及劃分,最大效率的集約資源為客戶服務。
3.2.3智能云平臺云化監控
統一由SaaS期刊采編云平臺對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云應用服務的實時監控,通過多維度的布點布控及報表統計,實時立體展現及預警系統狀態,保障IT 系統安全、穩定、可靠運行。解決云化監控問題使編輯部用戶從煩瑣的后期IT 運維脫離出來,專注自身業務發展和建設。
3.2.4 SaaS云化期刊平臺的構建
SaaS期刊采編云平臺建立在已有的云服務商提供的PaaS (平臺即服務)平臺上,故不需要關注CPU、硬盤、網絡等基礎硬件的購買、安裝、調試等情況,安裝好數據庫、Web運行容器及其他輔助運行中間件后配置即可運行。
同時為應對解決調研中各個不同編輯部問題,SaaS云化期刊平臺需要具備靈活且繁多的基礎功能,且在設計時需要減少程序耦合[9-11]。
經過詳細的分析及總結,提出以下SaaS期刊采編云平臺框架結構。
1)基礎功能模塊:
基礎功能模塊是所有上層服務的基礎,所有與數據庫、硬件、安全、調度等接洽的請求將統一由此模塊進行控制。
硬件API:此模塊與PaaS平臺進行接口信息交互,為云管理平臺監控中心提供必要的各類硬件數據,為智慧化運維提供角色數據基礎。如當前CPU計算水平或網盤不足時,也可以通過此模塊進行水平擴展。
數據庫引擎:用于支持多種類數據的連接,展現及 ETL (Extract-Transform-Load)操作。
規則引擎:用于支持智慧運維的智能預警應對決策,當預警達到一定閾值后,規則引擎將自動啟動規則預案進行應對,例如帶寬消耗達到80%,那么將觸發帶寬自動增加30%的自動操作。
工作流引擎:用于支持不同租戶的審稿工作流程的配置。
外部接口:用于支撐外部短信、郵件、支付、微信公眾號、微信企業號、外部FTP等接口的統一接入及擴展支持。
報表引擎:用于平臺中大量的報表數據、圖表數據的直觀展現、導入導出。
安全框架:首先支撐識別、區分、隔離租戶的數據,解決隱私問題,各單位、企業之間的數據必須相互不可見,再者具備嚴格的用戶權限管控,統一的對SaaS產品進行安全防護,保障系統數據安全。
智能調度:統一智能調度管控,規則引擎提供的所有調度任務、用戶在PC、手機等前端發起的服務請求、定時任務提交的服務需求,均統一由智能調度進行管控,分配到不同服務上進行處理,防止請求無序或過度對系統響應造成不良影響。如靜態圖片服務將提供給靜態web容器去響應,某個服務負載超過85%將由調度請求其他web服務容器進行分流處理等。
2)云管理平臺
云管理平臺為編輯社租戶提供具體服務的后臺,通過此平臺通過統一智慧運維、智能資源管理來釋放編輯部的維護壓力,通過豐富的熱插拔功能插件、靈活工作流配置組件、具備角色、數據分權的安全組件滿足各類租戶的不同功能及安全需求。
監控中心:通過對網絡、數據庫、CPU、硬盤容量及各類容器、中間件服務的數據采集,統一用圖標形式展現在監控界面上,普通預警處理將采用規則引擎中的預案進行處理并通過郵件、短信接口通知當事人,規則外及嚴重預警將直接電話通知人工干預處理,從而實現由云采編平臺統一托管的智慧監控,大大釋放各個編輯部運維壓力,為7*24小時不停機服務實現提供保障。
用戶管理:對租戶賬戶進行開通,根據各個編輯部不同的資源需求進行分配,配置ip、域名、cpu數量、內存、網盤、帶寬大小,優先為租戶選擇根據規則引擎彈性擴展所有資源,為用戶在應用管理中熱插拔需要的應用組件,例如部分租戶需要微信公眾號第三方托管功能或短信功能,通過用戶報表提供圖形化資源消耗報表。
系統管理:對整體SaaS云平臺進行管控,配置接口并進行監控、系統重要參數設定、調度與定時任務設定及異常處理、系統用戶、角色分級分權設定,熱插拔系統應用上下線配置,數據冗余備份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報表中心:提供平臺運轉各類頻度數據、費用數據、安全數據、工單流轉報表等,為平臺運作提供關鍵的數據決策支撐。
訂單中心:用戶處理租戶提交的訂單及SaaS云期刊采編平臺與云服務提供商之間的彈性資源訂單。
消息中心:用于處理系統消息、用戶消息、內部通訊、公告等。
知識庫:集成監控預警快速處理、應用管理流程、資源分配知識、報表快速配置流程、規則引擎設置標準等知識集成,以供快速檢索、查閱調用。
3)租戶功能
當編輯部作為租戶入住SaaS云期刊采編平臺后,編輯部管理員只需要根據自身需求定制其需要的應用服務,選擇系統內已有的各類功能組件,比如有的編輯部需要維修公眾號后臺托管功能,以便及時管理公眾號文章信息發布,有的編輯部需要短信功能以便及時通知審批流程中的各類人員及時審稿等,管理員也可自行設定編輯部的標志LOGO、名稱、增加編輯部工作人員、設定人員的職位、角色權限信息,在稿件審批工作流中設定服務自身要求的審批流程。
當編輯部編輯完各類自定義服務后,即可通知相關人員到線上進行訪問操作,系統提供多端適配的訪問模式,管理員、工作人員、專家、作者、讀者等可以通過手機/pad/電腦訪問系統,實現實時移動接入及管理。
4小結
經過調研、分析及認真總結,在現階段SaaS云期刊采編平臺具有巨大的優越性且節約的成本更多,但也有部分的局限性,因為SaaS軟件版本功能開發的較為通用及統一,當個別用戶有特別需求時,往往難以短時間進行支持和實現,需要考慮 SaaS云所有用戶的需求及軟件穩定性才會進行整體升級更新,而特別定制的期刊軟件在獨立云化部署主機上不存在該問題,在與提供商協商后可以做到快速實現版本差異性,故如上所說的獨立部署的定制期刊軟件有其存在的合理空間。
隨著互聯網技術、云計算、AI智能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出版社生產工具、生產流程進一步變革,積極擁抱各類互聯網浪潮帶來的變化,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安全、便捷、優質的服務紅利,為每一位奮戰在出版戰線的人員帶來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流程進一步優化。
參考文獻:
[1]王俊麗,郭煥芳,鄭愛蓮.國內外投審稿系統比較[J].中國科技信息,2015(Z3):74,77,68.
[2]奚科芳.期刊稿件投稿與評審管理系統的設計分析[J].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論叢,2008(3):42-45.
[3]李文濤. 面向對象技術的科技期刊辦公自動化系統設計[D].重慶:重慶大學,2004.
[4]李徐焰.基于角色的帶多約束特性訪問控制模型研究與實踐[D].西安:西北大學,2006.
[5]崔靜,徐俊芳.學報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J].計算機與現代化,
[6]趙樹慶,宋國柱.學術期刊稿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0,41(6):771-773.
[7]隋行芳,薛愛華.全面實行電子稿件管理系統處理稿件的體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677-679.
[8]萬廬山.關于網上電子期刊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2,13(2):129-131.
[9]張冰雪,李于翔,李霞,等.基于云平臺的智慧學習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軟件,2019,40(7):72-79.
[10]方開紅.基于校園網云平臺微課在線學習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1):66-67.
[11]胡俐,龔放,趙耀,等. 云計算助推現代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J].重慶醫學,2014,43(31):4160-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