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蓮
網絡時代的來臨,顛覆了小學語文學科傳統教學模式。大數據技術衍生的眾多新事物中,網絡直播教學備受關注,它將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了高品質教學服務的共建共享,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改革創新。本文從網絡直播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以及具體應用策略兩方面出發,初步探索了關于網絡直播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近年來,網絡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愈加廣泛,將其融入到教育領域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要想充分把握網絡時代特點與信息技術要領,始終站在社會前沿,提升教學質量與水平,就要積極運用網絡直播課,突破傳統語文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束縛,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知識信息與學習渠道,從而更好地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
一、網絡直播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網絡時代來臨后,網絡直播教學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新方式,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絡直播課教學的優越性和重要作用愈加突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對網絡直播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與實踐探索,小學語文課程的網絡直播教學水平及效果逐漸提升,其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利于教學資源整合
小學語文網絡直播課程體系的健全與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文字形式以外的音頻、視頻、圖片等多樣化教學資源,給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與教材內容密切相關的課外知識,有助于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也方便了教師的備課、授課及教學管理。
2.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生利用語文網絡直播課堂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語文自主學習,結合自己的學習需求進入相應的學習狀態。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等網絡直播課程凸顯了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本教育理念以及價值,解決了傳統課堂難以顧全學生個體差異的因材施教的難題。實體課堂在網絡直播課程的應用下得到了彌補,整個教學體系更尊重學生的學習個體、學習主體地位,提升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能減輕教師教學負擔
過去,小學語文教師的課程教學設計、開展、反思、評價需要付出大量時間,面臨著沉重的教學負擔。基于網絡直播課程開發與應用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工作,能夠通過共享網課減輕一部分負擔,令教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關注學生、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改進教學等方面,有效提升課堂效率與教學水平。
二、網絡直播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搭建智慧教室,挖掘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準確定位網絡直播的優勢和作用,著力通過互聯網與先進信息技術搭建小學語文智慧教室,為學生創設直觀化、生動化、形象化的語文教學情境,給學生帶來開放、自由、多元的學習環境。運用智慧教室挖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記住集視頻、音頻、文字為一體的語文教學內容,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例如,在一年級下冊《動物兒歌》這節課的網絡直播教學中,教師在課文導入環節,創造了教學情境智能化、人性化互動的條件,用螞蟻、蝴蝶、蜘蛛、蚯蚓、蝌蚪、蜻蜓這些課文含有的動物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直觀地觀察網課畫面里蚯蚓翻土、蜘蛛結網、蜻蜓飛翔、蝌蚪歡游、螞蟻運糧、蝴蝶戲花的具體景象,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平臺上發言說出這些動物在做什么。教師此時再讓學生閱讀課文,學生有了導課的認知鋪墊,理解課文的速度更快,對課文的記憶更牢固,可以將自己對視頻課件的感知應用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順利進入課文意境,達到了閱讀、表達與環境意境有機結合的良好狀態,學習興趣大大提升,發揮出了智慧課堂的教學優勢,高效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2.創新互動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傳統小學語文課堂的師生互動方式、生生互動方式比較單一,大多以語言互動為主,難以充分體現出互動對學生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應用網絡直播課程具備的多樣化互動功能,創新教學互動方式。教師可以利用直播平臺的“點贊”“送花”“打字評價”等互動途徑,在學生有積極學習表現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帶給學生更多滿足感和成功的喜悅感。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這首古詩的網絡直播教學中,教師隨機點名學生吟誦古詩,當學生吟誦到“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中將“挑”字準確發出“三聲”,而沒有出現常見的發“一聲”的錯誤問題時,教師利用直播平臺的送花功能,給學生送出了小紅花,網課界面上的小紅花帶給了學生別樣的激勵,學生在今后的古詩學習和吟誦中,會更加細心留意發音問題,主動注意容易出現發音錯誤的地方,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古詩學習水平,還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了學習自信心。網絡直播課新穎的互動方式,給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帶來了新方式。
互聯網拉近了師生、生生的距離,雖然班級學生、教師不在同一空間上課,但是課堂上卻有著更加人性化、貼心、實時的互動,課堂氛圍也要更加和諧融洽。
3.延伸教學時間,促進預習與復習
小學生的良好預習、復習習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科學培養才能夠形成。由于小學生自我管理意識不足,所以課前預習行為、課后復習行為的自主進行情況并不好,大部分小學生需要教師跟蹤管理、家長頻繁督促才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且作業完成水平參差不齊。傳統的作業需第二天交給教師進行批改,不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作業情況和問題,靈活調整教學進度與教學內容。
基于網絡直播課程應用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可利用網課延伸課堂教學時間,給學生的課后學習提供相應的教學指導,避免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學習問題而放任不管,促進學生的自主預習和有效復習。同時借助作業網等平臺,方便教師動態地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利用平臺的作業自檢等功能,也減輕了教師的作業批改負擔。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這節課教學前,教師搜索互聯網平臺上本節課的優秀網課直播視頻,將其壓縮后發送到班級公共郵箱。學生登錄郵箱解壓文件便可通過網課直播視頻自主預習,了解課文大概內容,識讀課文生字、生詞,初步明確自己本節課的學習重點與難點,為本節課有重點、有計劃的高效學習做好鋪墊。課堂教學后,教師創新了作業設計模式,讓學生通過網絡自行搜索圓明園的相關資料,以“圓明園”為主題寫作一篇作文,錄制自己的作文演講視頻,分享到班級QQ群。為了掌握更多演講技巧,學生會主動搜索并觀看網絡平臺的演講教學直播,學習借鑒其中的演講方法,從面部表情、手勢變化、語言語氣等多方面提升演講能力。為提升自己的演講稿寫作質量,他們會主動搜索網絡平臺上的演講稿作品,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寫作能力、信息技術素養、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都能得到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網絡環境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研究并掌握科學可行的網絡直播教學技能、手段,積累豐富的網絡直播教學經驗,健全小學語文網絡直播課程體系,提升教學水平,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對小學語文教學網絡化工作的需求,不被時代所淘汰,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更多元的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