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忠東

如何打破“水果銷售價格連年下滑,果農無利可圖,消費者吃不到優質水果”的怪圈?本文以日本的彤彤市場(とんとん市場)為例,介紹日本農超對接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彤彤市場是日本新潟縣新發田市清田社長創立的一種新的農超對接經營模式。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是以農戶為中心,以蔬菜、水果為主要商品,進行農戶委托式直銷的銷售方式。利用這種銷售方式,可以讓消費者穩定購買到優質低價的農產品,又讓農民通過取消中間環節直接獲得高的收益,達到了三贏(農戶、消費者和彤彤市場)。
彤彤市場在一個地域內,同時開設彤彤市場和彤彤農資店。

彤彤市場以消費者為服務對象,彤彤農資店以農戶為主要服務對象,兼顧喜歡園藝和家庭菜園的城市消費者。
這兩個超市經營范圍極廣,幾乎可以提供大多數種植戶和消費者日常所需的各種商品和服務:售賣蔬菜、水果、稻米以及加工食品、農具、農藥、日常生活用品和保險等。
小而精,小而全,又物美價廉,滿足了地域內大多數消費者(包括種植戶)的需求。與其他傳統的超市和蔬菜商店相比,彤彤市場有如下特點:
彤彤市場以距離蔬菜、水果產地5公里為輻射半徑建立店鋪,節省了農戶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
基于短距離的運輸半徑和較短的運輸時間,農戶可以把剛剛采摘下來的蔬菜、水果,在一兩個小時內完成包裝、貼二維碼、運輸等,將商品陳列到彤彤市場的攤位,保障產品的新鮮度,極大地提高了消費者的體驗感和黏性。
而農民在清早完成采摘運輸陳列后,可以順便在農資店購買需要的農資,然后回到地里繼續進行農業工作。
在運營上,彤彤市場開創性地采用農戶自主管理、彤彤市場委托銷售的合作方式。
具體表現為:由農戶自己選擇陳列的蔬菜和水果,并洗凈、包裝、貼標簽,自主管理擺放。彤彤市場會協助收款,每天3次短信,把商品銷售情況告訴相對應的農戶。由農戶自行選擇補貨時間、補貨數量,撤掉即將變色變質的商品。
彤彤市場每10天會把屬于各個農戶的銷售收入,扣除彤彤市場的管理費用(18%)后,匯到農戶的賬戶。
和其他超市相比,彤彤市場的工作人員很少。以最大的新發田店為例,市場共有正式職員2人,臨時工7人。
絕大多數工作由農戶自己完成,這就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運營成本。同時也避免了因為商場工作人員的操作造成的產品管理上的質量問題、庫存問題。
對于農戶來說,每天不但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銷售額和贏利狀況,包裝供貨的時間還可以由自己選擇,就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業時間,所以積極性也很高。
彤彤市場委托銷售的合作方式,由于減少了中間環節的費用,所以農民能夠獲取比賣給普通商超高一倍左右的利潤。
農戶樂于將質量比較好的產品陳列在彤彤市場,將剩下的賣給農協等一般的批發流通渠道。對消費者來說,一樣的價格(事實上,彤彤市場的果蔬相對其他商超便宜10%~20%),卻能在彤彤市場購買到質量、新鮮度都更好的蔬菜、水果。所以,就形成了購買習慣。
而作為彤彤市場的經營方,則是利用彤彤市場和彤彤農資超市兩個店,把消費者和農民都緊密地結合在以彤彤為中心的供銷組合體中,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前提下,保證了穩定的客源和銷售金額的穩定增長,更重要的是同時滿足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要求。
和彤彤市場合作的農戶,一半以上都能實現年銷售額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萬元)以上,最高的收入能達2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4萬元)。
合作農戶取得了很好收益的同時,彤彤市場的銷售額自然而然也實現了連續增長。2016年3個店的總銷售額已經達到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