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賽萍
[摘 要] 隨著幼兒園游戲研究與實踐的不斷深入,對幼兒游戲進行科學評價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由于幼兒游戲本身豐富復雜的特性、游戲評價理論研究薄弱、教師游戲評價素養缺乏等原因,當前幼兒游戲評價處于較低水平。幼兒園采用數據可視化技術,通過圖形化的方式記錄幼兒游戲印記,有助于克服當前游戲評價的不足。為此,幼兒園應鼓勵教師用照片與視頻追尋幼兒游戲精彩瞬間,開展跟蹤式評價;針對不同類型游戲包含的幼兒核心經驗,開展對應式評價;用圖表記錄幼兒游戲過程與軌跡,開展圖表式評價。同時,幼兒也可以通過認圖、玩圖、用圖主動記錄和評價自己的游戲,家長則可以借助評價表、雷達圖、游戲故事等可視化手段加強對幼兒游戲表現的了解和對幼兒游戲價值的理解。
[關鍵詞] 游戲評價;可視化評價;幼兒游戲
游戲既是幼兒的基本存在方式,又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手段,內容豐富且組織良好的游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在身體、精神、認知、行為、思維以及個性品質等方面的綜合發展。[1][2][3][4]在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的關照下,游戲從游戲精神、課程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全面滲透到幼兒園教育教學當中,如何有效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就成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它是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5][6]各種游戲課程與教學模式也廣泛興起。[7]縱觀當前我國幼兒園教學的模式與生態,游戲活動已經被廣大教師接受并成了一種普遍使用的教學組織形式,研究者及教師對游戲理論研究、內容開發、環境創設、教師指導等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隨著兒童游戲研究與實踐的不斷深入,對幼兒游戲進行科學的評價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但當前對幼兒游戲的評價尚停留在初始階段。[8]因此,本研究嘗試從可視化的角度來對原本內隱、復雜且抽象的幼兒游戲進行圖像化評價,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幼兒游戲的發生過程和作用機制。
一、當前幼兒游戲評價存在的不足
游戲評價是游戲活動實踐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環節,是活動組織者對游戲的價值實踐水平進行判斷的基本手段。全面且有效的游戲評價不僅可以促進幼兒對游戲活動的參與,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優化教師自身的教育理念,強化教師的專業意識和理論自覺。由于游戲本身是一個具有很大開放性的概念,且學前兒童的發展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幼兒游戲進行評價是一項具有很大挑戰性的工作,這也致使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領域的游戲評價仍停留在較低的水平。首先,游戲評價尚未受到游戲理論研究的重視,人們仍更多停留在對游戲價值的認識上。游戲作為幼兒學習的基本形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認識與實踐過程,尤其是當人們將游戲與人的精神及存在聯系起來時,游戲的概念和內涵就又變得十分宏大和抽象,[9]對游戲活動進行評價也就更為困難。當前我國幼兒游戲研究的重點仍然是強調游戲對于幼兒發展的價值,但是如何評價這種價值的實踐水平和實踐方式卻較為匱乏。其次,游戲評價尚未成為游戲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形成科學完善的游戲評價體系和評價模式,呈現經驗化、碎片化的特征。在游戲活動實踐中,研究者或者教師往往更為關注幼兒的行為表現,[10]以及評價的方式及其特性,[11]只有少數研究者從量化的角度開始關注評價的維度與指標體系建設,[12]系統科學的評價系統和評價模式尚未形成。最后,教師的游戲評價素養不高,缺乏自覺開展游戲全過程評價的意識、信念和能力。游戲活動的開放性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在沒有成熟的評價模式的情況下,教師對幼兒游戲的評價就容易停留于經驗表層,使得對游戲的評價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
幼兒游戲評價開展不充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游戲自身的特性使得對它的評價難以客觀化和數量化。在幼兒園教育領域,游戲涵蓋游戲精神、游戲內容、游戲方式等方面,它既是一種活動方式,又是一種價值載體,當將其映射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上時,這種價值的實踐方向和實踐水平的評價就會變得很困難,因為不同的實踐主體具有不同的價值偏向、認知范疇和經驗水平,在對幼兒進行評價時就必然帶有鮮明的個人印記和個體差異。與此同時,游戲本身是一個開放的概念,在沒有準確把握游戲的內涵及其邊界之前,要界定評價的范疇和標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其次,幼兒的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且具有內隱化的特征,要準確評估游戲與幼兒發展之間的關聯也較為困難。游戲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層次水平,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游戲都可能指向幼兒某一個或多個方面的發展,在缺乏充分的理論建構和理論支撐的情況下,任何一種評價體系都可能是片面和不完善的。最后,教師的專業素養難以支撐幼兒游戲評價的有效開展。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幼兒園教師更為關注的是幼兒的行為表現和經驗水平,而無法以相互聯系的思維視角從更深刻、更廣泛的角度來對幼兒游戲的價值及整個實踐過程進行全方位的審視和思考,一般評價能力的缺失也限制了他們對幼兒游戲的評價從經驗走向科學。
二、幼兒游戲評價可視化的內涵與價值
評價數據可視化這一概念來源于科學計算中的數據可視化,它是指科學家在計算數據時通過圖形、圖像來表現數據以及計算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數據可視化不僅包含科學計算可視化,同時也拓展到信息可視化和知識可視化等領域,其目的是通過圖形化的方式更清晰有效地表達信息。[13]在學前教育質量評價領域,目前的研究與實踐呈現出兩個極端,一方面,評價的經驗性特征非常明顯,評價者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水平進行片段化、表面化的評價,這種評價模式的科學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評價者借助專門的量化工具進行去情境化的統計學測量,忽視了教育實踐中豐富的細節,沒有兼顧到兒童發展的個體差異及其發展性。[14]因此,對幼兒游戲的評價應該根據游戲的特性以及幼兒的發展特點不斷拓展思路,采用可視化的方式來對游戲的全過程進行多視角、多層次、多維度的評價。
所謂幼兒游戲評價的可視化就是指將幼兒游戲過程中抽象的價值目標、開展思路、幼兒表現、現場環境等內容通過圖形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這種評價方式可以讓教師直觀地把握幼兒游戲從價值預設到幼兒發展的整個過程,有助于教師進一步明晰幼兒游戲的發生與演進過程。幼兒游戲的可視化評價具有雙重意義。第一,對于教師而言,以圖形展示幼兒游戲過程及其開展邏輯,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把握游戲價值、游戲目標與幼兒發展需要之間的內在關聯,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篩選游戲內容和組織游戲過程,在提升游戲活動質量的同時也可以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第二,對于幼兒而言,可視化的游戲評價可以增進他們對游戲的具象認知并認識到游戲的目的性,從而讓游戲不斷從純粹的自發性走向自發性與目的性的結合。可視化評價將原本抽象的游戲價值、開放的游戲過程、差異化的個體學習表現變成可以直接觀察的圖形和數據,這種評價方式既規避了經驗評價的隨意化、表層化弊端,又彌補了統計測量中忽視游戲情境和游戲過程的不足,是適合幼兒園教師使用的評價思路和評價模式,它是站在兒童的立場與幼兒一起審視和判斷游戲的價值,是一種融理論預設、觀察、記錄、反思和共同行動于一體的評價理念。
三、幼兒游戲評價可視化的路徑
不同的實踐主體對游戲有不同的價值訴求和評價標準,幼兒游戲可視化評價也應該從教師、幼兒和家長三種不同的視角來開展,這樣才能更為全面和客觀地展示幼兒對游戲的需要及其游戲參與水平。
(一)教師的視角
教師對幼兒游戲的可視化評價需要借助相應的技術設備來獲取活動信息,以求最大限度、更全面地對幼兒游戲進行評價。首先,追尋幼兒游戲精彩瞬間開展跟蹤式評價。跟蹤式評價遵循記錄游戲表現、拍攝精彩時刻、評價分析跟進的評價流程,借助教師拍攝的照片和視頻還原幼兒游戲瞬間,展現幼兒游戲軌跡與進程,對游戲環節和具體細節進行分析和反思,以此來判斷游戲的價值表現及其存在的不足。其次,解讀幼兒核心經驗開展對應式評價。對應式評價的目的在于聚焦不同類型的游戲以評價其對幼兒發展的具體促進作用。例如,角色游戲和建構游戲屬于不同類型的游戲并具有不同的價值,教師可以針對這兩類不同類型的游戲設置不同的評價指標以考察幼兒在不同領域的發展。對應式評價更為聚焦幼兒在某一領域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幼兒具體的行為表現來判斷游戲開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通過記錄幼兒游戲軌跡來開展圖表式評價。圖表作為一種能夠直觀反映游戲各要素之間聯系的可視化手段,可以更有效地協助教師了解和把握游戲的組織與開展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圖表來描繪和記錄游戲的開展思路、游戲內容、游戲材料、游戲環境等。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圖表展示某一游戲材料的使用頻次來判斷該材料的適宜性,且其在游戲過程中被使用頻次的變化也可以反映幼兒游戲的發展進程和發展方向,這就可以為教師優化游戲設置提供事實依據。
(二)幼兒的視角
幼兒是開展游戲活動的主體,其對游戲活動的參與也包含對游戲的評價本身。可視化的游戲評價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在語言與思維能力發展不足的情況下,借助圖形圖像的可視化評價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回顧自身的游戲過程以及游戲行為表現。幼兒對游戲的可視化評價主要分為認圖、玩圖和用圖三個階段,教師要在幫助幼兒逐步樹立評價理念、發展基礎評價能力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對游戲進行自主評價。首先,引導幼兒認圖以幫助他們建立初步的評價意識。可視化的圖示有多種類型,不同的圖形有不同的標識元素和用途,這些圖形本身對幼兒就是學習的對象,是在他們既有經驗范圍之外的,因此,教師需要先引導幼兒去認識這些圖形并理解其表達的意義,這可以為幼兒的游戲評價提供認知、經驗以及能力基礎。其次,引導幼兒按圖開展游戲活動。通過圖示來組織和規劃游戲可以幫助幼兒更深刻地理解游戲規則,當幼兒掌握了一般圖示的意思及意義之后,根據圖示來開展游戲可以更有效、更深刻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最后,引導幼兒對游戲印記進行評價。教師引導幼兒設計和制作的游戲流程圖、概念圖以及游戲過程中對典型事件的圖形記錄又構成了幼兒進行游戲評價的對象,幼兒可以在結合自身游戲體驗以及圖形記錄的基礎上去回顧和反思整個游戲過程。幼兒對游戲的評價不僅可以從自身的視角來看待游戲的適宜性,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發展幼兒開展評價的自我意識和一般能力,有助于實現幼兒對游戲活動的深度和有效參與。
(三)家長的視角
家庭是幼兒進行游戲和學習的重要場所,家長是幼兒游戲的重要參與者、支持者和評價者,其對幼兒游戲有目的、有計劃的評價可以進一步優化幼兒的游戲環境以及提升幼兒的游戲體驗,家長的教育行為會影響包含游戲在內的幼兒多方面的發展。[15]盡管家長不是專門的教育工作者,但他們仍可通過適當的方法來參與對幼兒游戲的評價。首先,家長可以通過游戲評價表有目的地觀察游戲。家長可以在幼兒園教師的幫助下利用游戲評價表對幼兒的游戲進行觀察和記錄,通過評價表來獲得對幼兒游戲價值與游戲行為的一般認識。其次,家長可以通過雷達發展圖了解幼兒的游戲水平。雷達圖可以幫助家長記錄游戲中幼兒在不同領域的發展,可以更直觀地讓家長感知幼兒在哪些方面獲得了發展。最后,家長可以利用游戲故事聆聽幼兒的游戲經歷。這里的游戲故事主要是指幼兒對游戲的多種形態的記錄,通過閱讀幼兒的游戲故事,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對游戲進行探討,并在討論中更深入地了解幼兒的心理狀態與內在需要,進而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游戲對于幼兒發展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焦艷.重新認識幼兒游戲的綜合性特征[J].學前教育研究,2021(08):87-90.
[2]劉琪,洪燕燕.體育游戲對幼兒健康人格發展的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06):66-68.
[3]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2:48-58.
[4]林蘭,高珠峰.小班幼兒入園適應過程中的沖突與規約應對:基于兒童立場的質性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20(09):23-28.
[5]陳瑩.熟手型幼兒教師角色游戲指導行為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2-3.
[6][11]黃敏娟,鄢超云.幼兒園教師游戲素養的結構模型與培養路徑:基于生態學的構想[J].學前教育研究,2021(04):19-30.
[7]王萬鳳.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現途徑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6(16):81-82.
[8]劉平.基于CiteSpace的國內結構游戲、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研究的比較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12-13.
[9]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1:26-29.
[10]曹中平.民間競技游戲中幼兒關鍵經驗的表現性評價[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0(05):1-8+124.
[12]張紫荊.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評價標準研究:以上海市A幼兒園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1:38-39.
[13]楊兵,盧國慶,曹樹真,等.在線學習系統數據可視化評價標準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7(12):54-61+80.
[14]宋蓉.基于保教一體化的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J].學前教育研究,2019(04):85-88.
[15]王蘇,蓋笑松.3~7歲兒童的規則內化:家長養育行為與兒童性別、氣質的交互作用[J].學前教育研究,2020(02):68-78.
On the Visualization of Evaluation on Children’s Games
Saiping Ou
(Xiangshan Haiyun Kindergarten of Ningbo City, Ningbo 3157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game practice,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evaluate children’s games. Bu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games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researches on game assessment, the evaluation level now is relatively low. Use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can help kindergarten to improve its evaluation practice on children’s games. Teachers, children, parents can make use of many visualization tools, such as photos, videos, charts, icons, stories and so on, to carry out evaluation on children’s gam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to learn better about children’s development in games.
Key words: evaluation on games, visual evaluation, children’s g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