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清
(云南省林業高級技工學校,云南 昆明 650200)
在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各個地區都在結合自身土壤環境和氣候特點,選擇合適的樹木品種,希望能夠提高成林效果,提高當地的植物覆蓋率。這需要關注樹木的生長狀態,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以油桐為例,該樹木在我國各地都有種植,以云南省為主。在具體擬定栽種管理方案時,應當結合實際出現的病蟲害問題,分析其成因。以便于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提高林業栽種管理的質量及水平。
1.1 自然因素
從云南的氣候方面展開分析,云南地區降雨量比較多,且雨季集中,因此環境較為潮濕,如果林間管理工作不到位,沒有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所選擇的油桐品種對潮濕環境的適應能力差,就容易出現病害問題。同時,土壤環境潮濕會給細菌、害蟲提供成長的空間環境,影響油桐的健康生長狀態。
1.2 人為因素
在栽種管理工作中,需要對種植地位置進行合理的選擇,并根據具體面積來確定栽種的間距和整體造型。如果樹木種植過于密集,不僅無法起到良好的光合作用,影響林間通風和實際光照效果。而且,成年后的油桐體積比較大,栽種距離過近,會直接影響油桐枝干、根莖的良好生長狀態。而如果種植的過于稀疏,則會浪費土地資源。另外,種植環節需要關注土壤環境的營養程度,種植人員對土壤的處理工作沒有落實到位,也容易造成樹木的病害問題。
樹木的常見病害種類有很多,從油桐的枯萎病方面入手進行分析,其主要癥狀和治理方案如下:
2.1 基本癥狀
枯萎病指的是樹枝、樹干等部位發生的一種干枯現象,與樹木生長缺少足夠的水分有關。工作人員觀察油桐樹木的外觀,可以直接看到樹木枯黃、葉片大量掉落的情況。該病癥最初會在樹木的根部先發生枯萎現象,如果林間管理工作不到位,就會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造成樹木枯萎死亡的問題,影響成林效果,給林業局帶來經濟損失。
2.2 預防措施
實際上,最科學的林間管理方法是以預防為主,在栽種工作前期,應根據當地氣候環境情況,優選對當地環境適應能力比較強的油桐品種進行栽種工作。此外,應當采取混交種植的方式,在同一片樹林當中栽種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樹木品種,以此來提高營林效果,降低樹木出現枯萎病的幾率。種植人員還可以采取嫁接的方式,培育優質油桐,這需要選擇合適的嫁接時間,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進行栽種工作最為適宜,可以讓樹木有一個良好的生長過渡期。
2.3 治理措施
針對枯萎病,基礎的治理方法是先對已經發現病害的枝干部分進行剪枝操作。剪枝后,要及時對傷口進行包裹處理,避免傷口位置潰爛,引發其他的病害問題。如果是在主枝干上出現病害,且病害問題較為嚴重,則應當及時挖除病株,避免病菌傳染,影響其他樹木的健康生長情況。對于病癥較輕的樹木,可以使用藥物對出現枯萎問題的位置進行噴灑,要控制藥物使用量,常見藥物以乙基托布津為主。
黑斑病也是云南地區在種植油桐時,經常遇到的一種病害問題。
3.1 基本癥狀
黑斑病主要在樹葉、果實等部位發病,會影響油桐果實的產量,影響林業種植工作的經濟效益。黑斑指的是樹木表面有明顯的、大小形狀不一的斑點,斑點顏色以黑色和褐色為主。該病癥具有一定的傳染效果,會導致同一樹木的多個部位都生長出來密集的黑斑。同時,也會傳染給周圍其他樹木,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3.2 治理措施
對于出現黑斑的樹葉和果實,要集中采摘,并進行掩埋處理。同時,應當分析該疾病的發病規律,在容易出現病癥的季節,提前使用抗病害的藥物在林間進行噴灑。常見的藥物種類是波爾多液,藥物使用時,要關注當地的天氣情況。盡量避開雨季展開藥物噴灑工作,避免影響藥物的使用效果。同時,應當定期做好修枝剪枝的工作,方便為樹木主枝干提供充足的營養。通過定期修枝也可以及早發現病害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降低病害對樹木生長產生的不良影響。
4.1 基本癥狀。根腐病的特點就是在樹木根部出現腐爛的現象,這種現象大多是由于樹木的抗洪澇能力差,土壤環境過于潮濕引起的。有時候如果樹木根部存在表皮破損的情況,也容易出現根腐病。因為樹木根部深埋在土壤當中,因此實際的治理難度比較大。
4.2 治理措施?;诟〉膶嶋H特點,對該病癥的治療方法應當以預防為主,在樹種選擇、林間管理工作等方面,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重點做好林間土壤的排水處理工作。并適當使用一些肥料,促進油桐根部的茁壯生長,讓根部更加粗壯,提升根部的抗病害能力。
5.1 常見蟲害
不同的害蟲侵害的樹木部位不同,其共同特點就是繁殖速度快,數量多,會直接影響樹木的存活率。
5.1.1 尺蛾。這種害蟲主要是以啃咬樹木葉片為生,導致樹葉出現破損的情況。蟲害泛濫時,會導致樹葉被吃光的情況,枝葉稀疏,影響樹木的美觀性。另外,害蟲會在樹木表面產卵,進一步對樹木造成侵害。
5.1.2 金龜子。這種蟲害主要侵害的部位是葉片,與尺蛾類似,會造成樹葉被咬出密集的孔洞,被侵害的葉片會逐漸枯黃,出現落葉的情況。嚴重時,害蟲還會侵害樹木表皮和果實,需要林業管理人員及時制定相應的防治方案,做好林間管理工作。
5.1.3 天牛蟲。天牛蟲主要是啃咬樹皮,可以鉆入樹木的深處,對于一些枝條比較細的側枝干,將會直接造成枝干被咬斷的情況。對于一些1-2年生的樹干,容易出現油桐樹木枯死的情況。
5.2 防治措施
新時期,有效消滅害蟲的方法有很多,常見方法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5.2.1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方案主要以人工手動操作為主,包括人工修剪病枝、捕殺害蟲等等。對病害問題主要以預防為主,治療效果不明顯。而對于蟲害問題而言,則可以達到防治蟲害的目的。常見做法就是:根據害蟲的趨光性特點,在林木周圍設置專用的燈光來誘捕害蟲,也可以逐一對葉片上的害蟲和蟲卵進行手動清除。這種工作方式的實際任務量比較大,工作效率也比較低。
5.2.2 化學防治?;瘜W防治指的是根據病蟲害特點,選擇合適的藥物品種,在林間進行藥物噴灑或藥物涂抹的方式,來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該方法見效比較快,但是化學藥物存在一定的污染物質,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需要合理控制藥物的使用量。
5.2.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種無污染的防治方法,成本相對比較高。主要是通過引進并集中培養害蟲天敵的方式,完成對蟲害的防治工作。需要林業局嚴格控制害蟲天敵的引進數量,避免外來物種在當地泛濫成災的現象。
5.3 注意事項
不論是在進行病害治理還是蟲害治理,都需要及時做好前期的育苗管理工作。如果是選擇集中采購幼苗的方式,則應當在幼苗運輸到種植地時,進行嚴格的檢疫工作,確定幼苗是否自身攜帶致病菌或蟲卵,避免在后期培養過程中產生大面積的病蟲害問題。如果是選擇采購樹種進行播種培育,則應當優選表皮完整、顆粒飽滿的樹種。
實際上,病蟲害防治工作需要由專業的管理人員來完成,人員工作能力和工作規范性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實際的林間栽種管理效果。因此,林業局應當積極總結常見的病蟲害問題,分析油桐栽種工作的側重點,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為成林工作的穩步開展提供基礎保障。
林業管理人員需要優選抗病害能力強的樹木品種,做好樹苗檢疫工作。并規范自身的林間管理行為,及時根據樹木的生長狀態,判斷其是否存在病蟲害問題。然后結合具體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常見的治療措施主要以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三種方式展開,對于病害問題而言,化學藥劑的應用效果比較好,而蟲害問題則應當選擇生物防治措施。具體要根據病蟲害的嚴重程度,確定是否有治療價值,對沒有治療價值的病株要及時進行掩埋或焚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