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宏,黃 靜,張會分,呂汶桔,李麗莉,徐 遠
(筠連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四川宜賓 645250)
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云貴高原北麓川滇結合部,與云南省鹽津縣、彝良縣、威信縣接壤,省內與高縣、珙縣相鄰。筠連縣古為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今為出川入滇的重要門戶。筠連縣面積 12.56 hm2,轄7 鎮5 鄉、157 個村、14 個社區,總人口45 萬。近年來,筠連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漆樹產業發展,把漆樹產業納入筠連縣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筠連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現代漆樹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全力推進漆樹產業建設,并將每年建設任務納入各鄉鎮及有關部門的年度目標考核內容。截至目前,筠連縣已建成漆樹產業基地1.3 萬公頃,同步推進漆樹產品深加工,為實現三產融合發展,把筠連縣建成“中國漆都”奠定堅實基礎[1]。
2013 年以來,筠連縣按照省委“一個愿景、兩個跨越、三大發展戰略”的總體謀劃,緊扣市委“六個加快建成”的奮斗目標,團結帶領筠連縣各族人民,砥礪奮進、追趕超越,先后獲得“全省‘三農’工作先進縣”“全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和“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筠連縣呈現出經濟繁榮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2020 年,筠連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8.35 億元,增長8.3%;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5.84 億元,增長1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5.8 億元,增長12.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8 525 元、13 846 元,分別增長8.6%、9.5%。筠連縣嚴格落實“六個精準”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筠連縣人民政府成功承辦了四川省烏蒙山片區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座談會。筠連縣種植漆樹帶動種植戶戶均種植1 333.33 m2,目前采用“漆+茶”“漆+草”模式,平均每667 m2產值達8 000 元,成熟期可達1.3 萬元,全面鞏固筠連縣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下堅實基礎[2]。
2013 年以來,筠連縣大規模引種栽植漆樹優良品種,截至目前,筠連縣漆樹產業基地面積已達1.6 萬公頃,涉及農戶1.4萬戶。通過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引進適生漆樹品種栽植、試驗,初步確定了筠連縣主要樹種為大紅袍、高八尺、貴州黃、金州黃毛等。筠連縣已建優良漆樹苗圃基地13.33 hm2。此外,完成了《四川省宜賓市現代漆樹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明確宜賓市漆樹產業基地要達到6.67 萬公頃,其中以筠連縣為核心區建設4 萬公頃,高縣、珙縣、屏山縣、宜賓縣合計建設2.67萬公頃。同時,各政府部門要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同步搞好漆樹加工產業、漆樹文化產業、配套服務產業及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四川省宜賓市現代漆樹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的推出,對于加快推進筠連轉型發展,建設“綠色筠連、生態筠連、宜居筠連”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培育龍頭企業。筠連縣在海瀛工業園區劃撥土地 4.67 hm2,交由四川凌盾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設漆產品精深加工廠。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地質勘查,正在開展加工廠設計預算相關工作和漆產品精深加工試生產。同時,縣政府積極發展常青園、鑫科、盛欣、三山林4 個漆樹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模式,結合公司提供種苗、技術幫扶等措施,為形成漆樹產業集群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海贏工業園區內的國漆文化公園建設已基本完成,公園內已有在云南、貴州、陜西、湖北、四川等省引種栽植的81個優良漆樹品種,漆樹種質資源庫已全面建成。同時,以主題公園為中心連片打造了高標準漆樹產業園,占地約333.33 hm2,漆樹產業園內成功建設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漆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9 年5 月22 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漆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國家林草局領導及專家評審,申報報告按要求修改送審。2020年4月24日,國家林草局正式認定“國家林業草原漆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筠連縣漆樹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筠連縣成立了現代漆樹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聘請專家授課,召開漆樹產業發展干部大會,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合力、增強了認同度,促使筠連縣上下對漆樹產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組織編寫的《四川省宜賓市現代漆樹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通過宜賓市發展和改革委組織的專家評審,按照專家提出的意見修改完善,由市發改委報請省發改委審批實施。組織編制的《四川省漆樹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與《國家漆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宜賓市發展和改革委評審,在省林業、發改委立項實施,爭取省級財政支持建設。同時,力爭經省林業、發改委立項上報國家林草局建成國家級漆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筠連縣全力打造現代漆樹產業園區,以筠連鎮海瀛工業園區為核心,在筠連鎮的五鳳村、五峰村、五陵村、頂峰村、紅江村、金鳳村、海豐村、前鋒村及聯絡村等“1+8”的范圍內,新培育一個以漆樹為主,漆+茶漆+藥、漆+草等相結合的省級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園區。
現階段,筠連縣已啟動漆文化主題公園植物資源庫、漆工程技術中心的規劃設計方案編制申報工作,同時與中國工合國際組織對接,加快漆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加快產業及投資布局。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到省政府匯報工作,省政府在會議紀要中明確要求林業等相關部門在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加大對筠連縣漆產業的支持。筠連縣多次到陜西省安康市招攬專業人才,此項工作得到了省政府辦公廳的支持;通過選育優良品種,已建成13.33 hm2良種繁育基地,為漆樹基地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此外,宜賓市林科院牽頭進行了引進良種漆樹栽植生長固定樣地調查,為漆樹栽培管理技術標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截至2020 年,筠連縣已經建設包含漆樹種植資源庫、旅游觀光示范區、文化展示區、綜合體驗區等為一體的“國漆文化主題公園”,打造漆樹生態旅游,探索傳統林業與現代工業、傳統民俗與創意文化相融的旅游發展新方法,為全域旅游增添動力和活力[3]。
漆樹產業是一個既傳統又特殊的產業,筠連縣漆樹專業技術人才十分缺乏,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筠連縣漆樹產業的發展,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實乃當務之急。
筠連縣漆樹產業處于發展初期,產業發展的資金相對缺乏。此外,漆樹產業是一個發展周期性較長的產業,筠連縣缺乏相關項目和政策支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漆樹產業的發展[4]。
再用5~8 年時間,筠連縣力爭建成集科研、種植、加工、文旅觀光于一體的漆樹全產業鏈集群,實現產地聯動發展、融合發展,全面打造“國漆之都”。
按照《四川省宜賓市現代漆樹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分階段發展壯大漆樹基地規模,2020 年筠連縣良種漆樹規模化種植面積達到1.33 萬公頃;到2025 年,筠連縣良種漆樹規模化種植面積達到4萬公頃。
筠連縣要進一步加強與四川大學、四川省林科院、南京林業大學、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組建產品研發團隊,圍繞漆樹種植、加工利用、產品開發等培育漆樹產業要素,加速推進漆器、漆工藝等產品開發,發展漆游、漆醫等產業,延伸漆樹產業鏈條,著力打造產業集群,促進漆樹產業融合發展[5]。
筠連縣通過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聚合力,著力規劃引領,整合資源樹品牌;強化龍頭帶動,精深加工爭高端;延伸產業鏈接,輻射帶動促共贏;融合文化元素,全域旅游添活力等多項舉措;為漆樹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專業技術人才缺乏、資金短缺、缺少政策支撐等問題阻礙了該地區漆樹產業進步,故只有進一步發展壯大漆樹基地規模,同時進一步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完善產業開發體系方可實現將筠連縣打造成“中國漆都”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