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超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的發生與氣候相關,當環境溫度下降,相應的KOA發病率會一定程度提升。疾病好發于老年患者群體,而老年人群對機體疼痛更加不耐受,因此探索積極高效的治療手段,縮短患者癥狀恢復進程尤為重要[1]。臨床針對KOA疾病的常見治療手段涉及藥物干預與手術治療[2]。思考KOA患者多為老年人群,手術與麻醉風險,加之高昂的手術費用等,均需引起臨床重視。藥物治療因其所具備的療效價值,價值無創性、經濟性等優勢,因此更易被患者接受[3]。針對KOA疾病的對癥藥物,臨床常見鹽酸氨基葡萄糖,擁有較佳的抗炎、止痛、抗凝血等功效,可有效避免非甾體類抗炎藥長期服用下所致的消化性潰瘍等合并癥問題[4]。但西藥長期服用下仍舊存在不良反應癥狀,筆者總結臨床工作經驗,加之相關文獻指導[5],提出以《內外傷辨惑論》中羌活勝濕湯作KOA中醫治療手段,并與鹽酸氨基葡萄糖作疾病的中西醫療效對照研究,意欲指導臨床,為單縣中心醫院KOA疾病治療積累更豐富的臨床經驗。
1.1 一般資料選取單縣中心醫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80例KOA患者作研究樣本,采用隨機數字表法作分組依據,取其中40例作西醫組,治療方案采用鹽酸氨基葡萄糖口服,組內男女比例19∶21;年齡區間52~77歲,平均年齡(63.15±7.82)歲;病程區間1~8年,平均病程(3.52±1.04)年。另40例作中醫組,治療方案采用羌活勝濕湯加減口服治療,組內男女比例9∶11;年齡區間53~78歲,平均年齡(64.38±8.56)歲;病程區間1~8年,平均病程(3.58±1.20)年。以上基線資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單縣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可予投入研究。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符合2001年美國風濕病協會制定的KOA疾病診斷標準;②入院前1個月內未接受其他任何治療;③知曉本次研究全部內容,并自愿被納入組;④可全程參與本次研究;⑤擁有良好理療依從性。
1.2.2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臟器功能衰竭或血液系統疾病;②全身嚴重感染者;③相應治療藥物過敏者;④認知功能障礙或患精神類疾病者;⑤治療期間同服其他藥物者。
1.3 治療方法常規護理工作:患者入院由責任護士熱情接待,引導患者進行疾病檢查評估,期間穿插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注意溝通時語氣保持和藹可親,并提前布置好病區,保持科學的病區溫濕度、空氣質量及病區光線,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愛的溫暖,進而提升對醫患的治療依賴,有利于臨床遵醫依從性的提升。西醫組施行鹽酸氨基葡萄糖治療方案,具體內容見下:在常規護理指導基礎上,遵醫給藥鹽酸氨基葡萄糖片(生產企業: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47;規格0.75 g×6片/板)經口治療,劑量指導1片/次,2次/d,晨暮飯后服用,本組患者持續治療30 d。中醫組施行羌活勝濕湯加減治療方案,具體內容見下:在常規護理指導基礎上,采用中醫方羌活勝濕湯加減治療。主方見下:羌活20 g,獨活20 g,川芎10 g,炙甘草10 g,藁本10 g,生姜10 g,蔓荊子10 g,防風10 g。痛甚者加白芍、土鱉蟲各10 g;寒甚者加桂枝、川烏各10 g;濕甚者加蒼術、薏苡仁各10 g;血虛者加雞血藤、當歸各10 g。劑量指導1劑/d,以水煎煮定量約400 ml,晨暮飲,本組患者持續治療30 d。
1.4 觀察指標本次研究所觀察指標包含視覺模擬評分(VAS)、LKSS膝關節功能評分、關節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情況。(1)VAS評分:比較2組治療30 d后的VAS評分差異,滿分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感知越強烈。(2)LKSS評分: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LKSS評分差異,滿分100分,主要評分標準見下:是否跛行:5分;有無下蹲障礙:5分;是否需要支撐物:5分;有無上下樓梯障礙:10分;有無腫脹:10分;有無絞鎖:15分;有無疼痛:25分;有無關節不穩:25分。分值越高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越佳。(3)關節液中IL-1β、IL-6情況:以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行膝關節穿刺,注入3~5次10 ml無菌生理鹽水并重復抽吸,令沖洗液混勻,最后一次盡可能抽盡膝關節腔內液體。將所抽取關節腔內液體常規離心(3000 r/min)20 min,收集上清液,置入-20 ℃無菌環境中儲存待檢。以酶聯免疫吸附測試法(ELISA)檢測關節液中IL-1β、IL-6表達水平。試劑盒購于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流程嚴格按照說明書指導進行。

2.1 2組患者治療30 d后VAS評分對比中醫組治療30 d后的VAS評分為(2.01±0.33)分,低于西醫組的(4.08±0.6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7.321,P=0.001<0.05)。
2.2 2組患者LKSS評分對比2組治療后LKSS各項評分因子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治療前LKSS各項評分因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治療后LKSS各項評分因子比較,中醫組高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LKSS評分對比 (例,
2.3 2組患者關節液中IL-1β、IL-6表達水平對比2組治療后白介素表達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治療前白介素表達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治療后白介素表達水平比較,中醫組低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關節液中IL-1β、IL-6表達水平對比 (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是一類組織退行性病變,其病因多是由于患膝關節的過度勞累、外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所致,而不良生活習慣,諸如飲食不當所致的肥胖、膝關節長期受寒、長時間下蹲及不正確的走路姿勢等,均可視作疾病發生的危險誘因[5]。疾病的臨床表現在初期較不典型,加之患者自身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不足,因此易忽視自身疾病存在。而長期放任KOA進展,最終將導致疾病病情逐漸加重,不僅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也為臨床后續治療帶去難度[6-8]。KOA常見病癥表現有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上下樓梯疼痛不適、膝關節彈響、膝關節腫脹及膝部酸痛等,疾病情節嚴重下將導致關節畸形,不排除疾病致殘可能。因此探索積極高效的治療手段尤為重要[9,10]。
筆者參閱臨床相關文獻[11],指出羌活勝濕湯應用于KOA可發揮滿意療效。如本次研究顯示,中醫組治療30 d后的VAS評分低于西醫組;2組治療后的LKSS量表評分、關節液白介素表達水平均較之治療前有改善;且組間治療后對比,中醫組優于西醫組,上述指標對比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究其原因,中醫將KOA歸為“痹證”。病機外在感受六淫之邪,內在肝腎虧虛,經氣不暢而筋骨失養。治療主張除濕散寒、利濕清熱、通絡化痰,輔以滋肝補腎,可藥到而病緩[12,13]。羌活勝濕湯方中,羌活、獨活為君藥,獨活祛上部風濕,羌活祛下部風濕,共用則祛全身風濕,活利關節;藁本、蔓荊子、防風可除濕祛風,同有活利關節之效;川芎祛瘀活血,營養組織而促生新;生姜、甘草調和諸藥,而中藥加減,白芍養血止痛,土鱉蟲接骨續筋,可用于痛甚者;桂枝止痛散寒,川烏祛風止痛,可用于寒甚者;蒼術祛風燥濕,薏苡仁利水健脾,可用于濕甚者;雞血藤祛風活血,當歸止痛活血,可用于血虛者。諸藥共奏除風濕、止痹痛之效,癥得緩。
研究中,關節液白介素水平經治療后顯著下降。臨床早已證實,KOA發病有多種炎癥介質與細胞因子參與。作為具有代表性的炎癥因子之一,白介素的異常表達在某種程度上與KOA病情直接關聯。疾病得改善,機體炎癥反應自然得緩解,白介素水平下降情理之中。同時提議臨床可將白介素水平視作KOA病情進展的一項有價值參考指標,以更好地服務臨床疾病診治工作[14,15]。
綜上,羌活勝濕湯治療KOA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功能,緩解疼痛,降低機體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