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江蘇海安市供電公司 彭榮才
2020年初,為了方便日后裝修,浙江臺州顧某私自拆除自家房屋旁邊的電線桿。不料在拆除過程中,其妻子不慎被壓在電線桿下不治身亡。顧某向法院告上了法庭,起訴要求電線桿的產權方供電公司和電線桿拆除后的受益人隔壁鄰居賠償 150 余萬元損失。
原告顧某聲稱,2013年4月左右,供電公司就將原先布設的電線回收,卻并沒有拆掉豎立的電線桿,妨礙了大家的出入。如果沒有供電公司疏于維護、管理在先,自己也不會去拆電線桿,就不會發生后來的意外。自己和妻子是因為鄰居關系,才幫忙王偉一起拆除電線桿,妻子的死亡發生在義務幫工期間,因此供電公司和鄰居王偉要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鄰居王偉否認要求顧海將這根電線桿拆除。
鑒于顧海和王偉對誰先提出拆除電線桿的說法不一,法官受理此案后,到事發現場進行了實地調查核定事實。
從現場來看,電線桿呈無線、南北倒伏狀態。顧海房屋北面、西面、南面各開有一扇門,南門出口處放有一花崗巖洗衣臺。王偉房屋北面、東面各有一扇門,但東門用木板封死,南面是圍墻。根據現場勘驗情況,顧海從側門進出的可能性較大,電線桿拆除后的最大受益者應是顧海。
首先,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系被告王偉請顧海夫妻拆除電線桿的,不能認定顧海夫妻與王偉之間存在義務幫工關系。對于被告愿意對原告進行適當補償,予以許可。其次,事故發生的原因系原告顧海擅自拆除電線桿所致,與供電公司是否疏于管理并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原告擅自拆除電線桿,從客觀上講對被告供電公司構成侵權行為。因此,原告方應對事故的發生自行承擔責任。故法院一審判決被告王偉補償原告方 3萬元,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后,原告不服上訴至中院,中院維持了原判。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規定,侵害民事權益的,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其中侵害的民事權益包括所有權。且根據該法中的相關規定,單位可以成為被侵權的主體,故原告擅自拆除被廢棄的電線桿,實際上是侵犯了供電公司對電線桿的所有權。故法院在解釋中稱,原告擅自拆除電線桿,從客觀上講對供電公司構成侵權行為。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28條的規定,由于原告妻子的死亡結果,是原告擅自拆除電線桿造成的,自身存在過錯,并且供電公司沒有責任,因此其損害結果只能由原告方自己承擔。按照已經生效的《民法典》第17條的規定,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原告作為精神狀況健康正常的成年人,能夠正確理解法律規范和社會生活共同規則,理智地實施民事行為,需要對此事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所以在本案中,顧海夫妻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責任能力的成年人,在拆除電線桿過程中,未盡到謹慎安全防護的注意義務,將本應由專業施工隊伍完成的架設、拆除電線桿工作,擅自進行拆除,自身存在重大過錯。造成這一損害結果雖然很令人痛惜,但只能由其自行承擔責任,其家屬的訴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