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彥玲
(融水苗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廣西 柳州,545300)
參考區間又稱之為參考范圍、正產范圍、正常值,是代表多數正常人臟器功能及代謝水平生理生化指標統計區間,臨床應用及實踐中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已有多項研究指出[1],多數臨床檢驗指標參考區間在兒童存在明顯年齡差異性,如堿性磷酸酶、鐵蛋白等。但目前我國采取兒童參考區間以借鑒“成人數據,采取與年齡無關”參考范圍,以致于兒童診療工作常“無據可依”。因此,逐步建立及完善兒童檢驗項目參考區間,對兒童相關疾病診斷、療效觀察及預后判斷、健康評估發揮著重要作用[2]。文章就健康兒童的堿性磷酸酶(ALP)、鐵蛋白(FER)、乳酸脫氫酶(LDH)參考值范圍開展調查,對其結果如下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8月~2021年4月期間符合要求健康兒童120 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納入對象年齡為1~12 歲;無營養不良、發育不良、心肺異常、體溫正常兒童。其中男65 例,女55 例,年齡1~12 歲,平均(6.36± 4.45)歲。
1.2 方法所有參與對象安靜狀態下,坐姿空腹12h 抽取靜脈血3ml,2h 內以3000r/min 離心10min 分離血清,4h 內完成檢測。所有樣本均無溶血、黃疸及脂血。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在質控在控情況下進行樣本檢測。邁瑞BS-2000M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校準品(邁瑞,批號:150120006)、配套質控品(伯樂,批號:26461、26462)對血清中ALP、LDH 進行檢測;邁瑞CL-2000i 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及配套校準品(邁瑞,批號:2020010100)、配套質控品(伯樂,批號:40392、40393)對血清中FER 進行檢測。
ALP 伴隨著年齡增長,呈現上升趨勢,FER 伴隨著年齡增長呈現上升趨勢,10~以后呈現下降趨勢,LDH 伴隨著年齡正常,呈現下降趨勢,詳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段ALP、FER、LDH 參考區間
目前多數實驗室檢測指標參考區間均針對健康成人所建立,但部分檢驗指標參考區間在大多數健康兒童中不適用的。兒童作為一個特殊人群,因自身生理特性造成某些檢測項目結果與成人之間存在差異性,在年齡、生長發育、營養狀態等因素差異性,均是參考區間與成人明顯不同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兒童生化指標參考范圍尤為重要[3]。由于居住環境、飲食習慣及情緒、生長特點等生物固有變異影響,參考區間不會為一個固定范圍。
兒童檢驗指標參考區間制定對兒科疾病診斷、療效觀察及預后判斷等起著置管重要作用。建立兒童參考區間對臨床兒科診療實踐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令人遺憾為我國目前關于兒童參考區間相關研究數據匱乏。主要原因在于,兒童參考區間研究面臨諸多挑戰,首選募集健康兒童、獲得知情同意書并抽取血液標本難度較大[4]。其次多項檢驗指標隨著兒童年齡、性別變化,建立參考區間需募集不同年齡段健康兒童,保障每一年齡段、性別分層具有足夠樣本量,進一步增加研究難度,相應統計過程更為復雜。為進一步探討兒童各項生化指標參考區間,本次研究開展中,對本地區0~12 歲兒童進行ALP、FER、LDH 測定,對其結果分析得出,ALP 伴隨著年齡增長,呈現上升趨勢,FER 伴隨著年齡增長呈現上升趨勢,10~以后呈現下降趨勢,LDH伴隨著年齡正常,呈現下降趨勢。其中ALP、LDH 參考文件顯著高于健康成人水平,FER 參考區間顯著低于健康成人水平[5]。對其原因分析得出,各項指標生理功能和小兒自身生長發育相關,因小兒骨骼、肌肉、內臟生長發育較快有關。同時,種族、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差異性同樣為數據結果不一致相關因素[6]。但值得注意問題時,不同試劑、儀器廠家及操作規程所給出參考區間不盡相同,而本次研究數據中,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參考區間存在先出差異性。為此,建立兒童群體參考區間意義重大,希望早日建立兒童生化檢查項目參考區間,擬定衛生行業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對上述常用指標進行分析監測,可一定高程度彌補國內相關數據缺失現狀,為兒童諸多疾病早期識別、診斷提供一定參考依據[7]。
綜上所述,我國兒童常規化學項目參考區間建立研究較少,多以健康成人指標進行參考,后續階段應當依據每個年齡階段建立合理兒童檢驗項目參考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