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彭春麗
(通遼市科爾沁區育新鎮人民政府,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我國的國土面積遼闊,人口眾多,因此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對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隨著我國工業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國的農業發展變得較為落后,導致我國農業的發展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因此應該注重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建設和發展,加快我國現代化農業的建設進程。農村的金融發展是農業經濟增長的保障,并且對于農村的整體發展有著推動作用,因此圍繞農業經濟增長和農村的金融發展展開了分析,以促進我國經濟的增長。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飛速發展,使得我國更加注重工業的發展,比如制造業、交通行業、采礦業和信息技術等產業的發展,而忽視了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使得我國現在的農業經濟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因此導致很多農民放棄了原有的農業生產勞作,大批量地涌入城市進行務工,這最終使得我國的農村勞動力逐漸地減少,而農民對種植農業的積極性也在不斷地降低。雖然近些年我國為了有效地推動農業的發展,也不斷地推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但是我國的農業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在落實政策的過程中,并不能有效地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我國的農村金融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建立的,我國的農村經濟技術發展緩慢,使得農村的金融發展和城市的金融發展有著很大的差距,并且自從建立農村金融以后,農村金融的發展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不斷地優化和改進。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農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對農村金融方面關注度也在不斷地提升。但是我國對于農村的金融扶持力度不夠,原有的農村金融相關政策已經不符合當代的農村發展水平,在農村中科學技術水平相對而言比較落后,而且在使用電子產品時會受到很多的局限,這導致農村金融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受傳統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目前的農村金融發展并不理想,同時在農村金融的交易當中還存在很多不良的行為,導致農業的金融市場不太穩定,還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而不斷的優化農村的金融發展制度,可以使得農村金融的發展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同時通過相關的農村金融發展制度可以有效地改善原有的金融市場發展混亂的情況,還要對農村的金融發展市場進行嚴格地治理,進而使得金融市場發展更加健康,有效地防止了農村金融資金使用不規范的情況,同時還可以大大地降低農村金融的風險。
之前的農村金融管理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資金流向不明確,結構不合理等,通常很多農村的金融主要傾向于一些大型的農場和農業合作社,對于農村一些小型的或者是個體農業的支持力度很小,這會導致農業金融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很多小型的個體農戶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資金還會去進行高息借貸,這使得農民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去償還所欠下的貸款,這對農業的金融發展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而有效地開展農業金融的發展工作,可以合理地規劃農業金融的資金流向,使得資金的結構更加的完善合理,進而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隨著農業金融的不斷改進和發展,從整體上已經比較符合我國現有的經濟發展趨勢,使得農村原有的粗放型經營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我國的農業金融行業也在不斷地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還會有助于根據農村的實際經濟情況,來不斷地改進農村的金融發展趨勢。同時還在不斷地優化金融資源,有效地促進了金融資金的流轉。同時農業金融還可以對農村的業務方向起到調整作用,不斷地拓展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還可以利用農業金融資金來拓寬銷售渠道,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有效的銷售方式來增加農民的經濟收益。
在研究農業經濟增長和農村金融發展關系的過程當中,首先應該從傳統的角度出發進行研究,其農業結構建立模型,并結合模型的經濟系數來進行深入地分析。主要是對目前農村的人均GDP值以及農村金融發展目標和經濟開放程度三方面建立相應的模型。通常在使用計量模型時,還需要以實際的經濟理論作為基礎,但是如果只使用經濟理論來分析實際的經濟情況,會對各種變量之間的動態關系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使用VAR建模的形式可以將每一個變量都進行充分地考慮,因此VAR模型的方式和傳統的建模方式相比更加精準可靠。
在對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進行分析時,通常會使用到農村人均GDP值作為變量指標,但是在我國經濟的發展當中,一些經濟體系賬戶中的數據和實際數據之間也會有一定的誤差。因此從農村金融關系方面分析應該選擇農村金融相關比率作為指標,將農村的金融總資產除以GDP可以得到農村金融相關比率。但是目前就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很少對農村金融資產做出相應的統計工作,并且在中國的農村中市場發展的速度非常慢。因此導致我國農村中主要的金融業務就是存款和貸款,所以只能通過農村的存款以及貸款的額度來計算出農村金融的總資產量。此外在農業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影響因素,而農村的投資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農村主要會通過農產品的流動來體現出農村的開放程度。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農產品對外開放的程度也不在的增加,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
國家銀行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和貸款的余額相加就是農村的貸款余額,而農產品進出口額度指的是農產品進口總額和農產品的出口總額,只有對所有的變量進行真實的驗證和深入的分析,才能保證最終計算出的結果更加準確。而采用實證類型分為回歸系數的檢驗和回歸殘差的檢驗。應該從殘差項序列的檢驗方法入手,使得變量更加地穩定,再通過建立模型,有效地分析出農村金融發展和農村經濟增長的關系。
農村的經濟增長和農村金融發展的每個指標都有一定聯系,但是所有的變量指標都不穩定,因此在對變量進行分析時,不能使用普通的回歸分析方式。在使用var模型時,也要充分地考慮到滯后階級的因素,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增強殘差數列的穩定性,所以在分析農業增長和農業金融發展關系時,VAR模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變量之間是存在一定的聯系性,這說明了農村金融發展和農村經濟增長有很大的關系。
在農業的經濟增長和農村金融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并且相互促進的關系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從農業經濟增長的方面進行分析,農業的經濟增長使得農民對資金的需求更多,隨著我國農民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農民的綜合素質也在不斷地提升,同時很多農民也形成了較強的經濟意識。因此在實際的農業生產當中通過貸款的方式來發展多種農業,進而使得農村的金融得到了更好地發展,同時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增長,使得農村的農業生產和發展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如果從農村金融發展的方面進行分析,農村金融的發展是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所以農業的經濟增長和農村的金融發展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的關系。
4.1.1 農村金融為農業經濟增長提供了更多的資金
從金融專業的角度分析,農村金融業務水平的高低主要在于金融業務類型的數量。我國的農村區域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的類型較多,就可以有效地幫助農民開展多樣化的農業發展方式,進而滿足農村不同的經濟形勢的發展需求,為農村的經濟增長奠定良好的基礎。農村的經濟要想得到全面地發展,就必須要求農村的每一項經濟生產方式都能夠得到很好地發展。而農村金融業務的發展可以為農村多樣化的農業發展方式提供發展資金,進而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增長。
4.1.2 農村經融機構的工作效率促進經濟發展
一般情況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信貸業務、運行機制以及辦理業務時需要的手續都會影響到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如果辦理手續比較簡單,并且運行的機制更加方便,就可以有效地減少農民辦理業務的程序和時間,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村的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對農民的吸引力,并且還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資金的問題。進而使農村在發展多種經濟模式時,能夠及時地得到各種資金的支持,這不僅有效地提高了農村經濟的增長,還促進了農業金融的發展。
4.2.1 農業經濟增長對農村金融發展的約束
首先農村經濟的增長會吸引更多在外務工的人員重新回到農村經營農業,通過種植多種農業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改善經濟收入之后,他們會選擇去城市買房,定居到城市,這樣會導致農村金融的服務群體數量越來越少,進而使得農村的金融發展情況不太樂觀。此外,我國對于一些大城市的金融發展較為支持,但是對于農村金融支持的力度較小,因此金融行業在發展時,主要的重點就是城市的金融方面并不注重農村金融的發展情況。
4.2.2 農村金融對農業經濟增長的約束
農業的經濟增長對農村的金融發展產生一定的約束,而農村的金融也會對農業的經濟增長產生約束作用。首先,負責農村金融工作的人員普遍素質不高,并且他們的專業金融知識較差,對于農民服務時的態度不夠友好。和一些城市的金融服務相比質量差距很大,大大地降低了農民辦理金融業務的積極性。很多負責農村金融業務的人員綜合素養偏低,在農民詢問和辦理金融業務時,并沒有將整個金融業務的詳細情況讓農民了解,本身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因此在農民想要辦理金融業務時,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阻礙,導致農民金融業務辦理的數量很少,這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農業經濟的增長。此外在農村的金融機構主要分布在一些鄉鎮地區,如果那些所處位置比較偏遠的農村地區需要辦理金融業務時,在交通上非常不方便,因此享受不到農業金融的服務,導致農業金融的辦理量很少,也制約了農業經濟的增長。
我國的農業經濟在不斷地增長,農業已經逐漸實現產業化的發展,為了有效地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趨勢,農業的金融服務應該不斷地提升和改進,進而才能為農業的經濟增長 提供良好的保障。原有的農村金融發展方式和類型已經不能滿足當代農村的經濟發展需求, 因此需要結合農村的經濟實際情況來不斷地優化金融結構,使得農村金融機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時在金融機構進行工作時,還可以有效的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使用先進的工作管理方式,進而提高金融服務的金融工作的效率。此外,還要對農業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提升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和專業化的知識水平,進而才能有效地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農民來辦理金融業務。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種類越來越多樣化,這就需要更多的農業金融服務的支持,因此在農業金融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整合農村信用社等機構,進而發揮出這些金融機構的優勢。同時還可以積極地吸引一些農民的投資,對一些農村不正規的金融機構進行引導,并和國家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作,進而使得整個農村的金融機構趨向于規范化和合理化的操作,能夠促進農村金融的良好發展。首先,作為政府部門應該適當地給予農村金融體系一些發展的空間,結合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來靈活地使用金融資本,使得金融體系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并且能夠融合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金融資本。農村金融和城市金融發展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性,因此應該不斷地完善農村的金融體制,進而才能有效保證農村金融的良好發展趨勢,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農村的經濟情況,農村的經濟增長和農村的金融發展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因此應該不斷地完善農村的金融體系,有效地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