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斌彬 李 平 李佳泳
(1.攀枝花市米易縣林業局,四川 攀枝花 617200;2.四川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00;3.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林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自然生態資源和經濟資源,我國林業資源分布比較廣泛。要充分發揮出林業資源的優勢,并做好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優勢上,林業資源開發有助于提升行業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在生態優勢上,豐富的林業資源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能夠有效改善空氣環境以及水土。林業資源的管理,需要重視林業資源的保護,并做好森林防火的管理,避免人為因素或是自然因素,對林業資源產生破壞。
我國的林業資源管理經歷了一段較長的發展時間,在改革初期,為了促進當時的經濟發展,促進經濟性產業的發展,更加重視林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發展工業產業初期,對林業資源的管理并未形成適宜的模式,林業資源的管理缺少相應的經驗,造成了林業資源的浪費。林業資源在開發與利用的較長一段時間中,沒有進行合理地開發與轉讓,以微觀管理模式進行粗放化管理,并破壞了林業資源的合理分配。
在過去的開發與利用過程中,林業資源的保護存在較多的不足。林業資源的開發,能夠為當地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但是,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就會嚴重破壞森林系統,并制約林業的發展,威脅到當地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因此,必須要在新時期做好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的工作。森林防火措施是避免森林火災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護森林資源的有效措施。林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經濟建設的重要原料,而且還發揮著維持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科學的森林火災預防措施,能夠大大減少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等造成的森林火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林業資源的破壞。當前,林業經濟在市場上的占有率不斷提升,林業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做好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的工作,能夠最大程度減少林業資源的浪費,促進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并做好自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保護林業資源。
相關部門對森林的保護重點在于“宏觀保護”,對森林的規模與開發精力投入較多,對森林的微觀生態研究較少,對微觀生態平衡的基礎性作用認識不足。在病蟲防治方面,并沒有意識到微生物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植物、動物以及可食用菌類等賴以生存的基礎變得十分薄弱。相關部門往往認為林木保護就是以“林木”為保護對象,對資源概念的認識具有明顯的單一性,在工作部署上不關注植被與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的保護。相關部門在日常的宣傳活動中,沒有對相關資源做出有力地剖析,基層群眾的資源保護意識比較薄弱,常常發生亂挖、砍伐現象,當地對于這些現象以及其他違規違法行為懲治力度較低,違法成本較低,對林木資源的保護造成了阻礙。
資源管理需要專業的管理人員開展工作。當前,林業系統大數據人才比較缺乏,資源管理手段比較落后,且當地部門對人才的吸引機制比較差,缺少相應的人才。此外,相關林業保護部門缺乏信息管理手段,無法形成森林動態群落、森林功能分區,無法真實體現森林資源,導致林業資源粗放管理。
負責森林防火的相關部門主動性不夠,防火方面主要依賴于上級所規定的任務,工作中常常會出現等、拖、靠等行為。在工作中,相關的工作細致度不夠,林間常常能夠見到堆積的落葉,一旦遇到火星,就很容易發生火災。在防火方面,必須要改善過去的思想,掌握森林防火的主動權。森林防火的設備比較陳舊,智能化水平也十分有限,一旦出現火警,很難在第一時間控制住火勢,浪費了控制火勢的最佳時機。盡管當前對于森林防火的控制已經與智能化技術相互聯系,能夠對關鍵點實時監控,但是不同部門之間溝通不夠順暢,溝通的效率也比較低,往往就容易錯過最佳撲救的時機,導致宏觀與微觀調控的水平比較低。防火宣傳工作比較粗放,當前比較常見的宣傳工作主要包括在清明節等森林火災高發期進行群發,對信息化的新媒體運用較少,宣傳工作的創新度不夠,不能引起群眾的關注,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并不順利。
新時期,要想加強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工作效果,就必須要先從制度入手。建立起森林防火應急預案與管理制度,確保森林的防火制度與現實需求相互結合,保障森林防火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相關部門需要建立森林防火預案,一旦森林發生緊急情況,就要立刻調用應急預案,開展初步的救火行動,以及時控制住森林火勢。其次,相關部門必須要完善森林防火管理制度,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野外火源管理方面,嚴格管理森林周圍用火情況,如燃放煙花爆竹等。將防火工作的具體責任落實到個人,并對相關的管理人員制定相關的管理政策,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保證森林防火工作的高效性。
社會各界要想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效果,就必須要社會各界加強對森林防火的意識,從思想上認清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相關的工作人員要積極將報紙、海報、電視網絡等渠道應用于森林的防火工作中,加強防火意義的宣傳。當地的人民群眾在不斷加深對森林防火意識的同時,應當積極地參與到當地的防火宣傳工作中,不斷降低森林事故的發生率,保證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林業部門需要從林業資源保護的重要性進行宣傳,并將林業資源的經濟、生態效益一一展開,加強對森林防火措施的宣傳,加強當地人民群眾對法律的重視,提升防火素養與防火的意識。加強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與此同時,相關部門要嚴格審查森林火災案件,依法處置涉案人員,以“公平、公正、公開”為處理的原則,向外界傳達自身保護林業資源的決心,不斷降低火災發生的概率。
森林防火與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并不能全面依賴管理制度,還要未雨綢繆,提前制定好森林防火策略,要做到科學合理、切實有效,能夠在火災面前,表現出高效率的救火速度與救火能力。當前,相關的林業部門要結合當地林業資源的分布特點、氣候條件,深入了解當前植被的覆蓋情況、植被屬性等,結合這些特點,制定相應的森林火災防范措施。如果在本地區容易發生火災,應當結合往年發生火災的地區,結合氣候特點,設置隔離帶,防患于未然,控制火勢的發展,不斷縮減火災的蔓延范圍,以降低林業資源的破壞程度。要盡早地建立森林防火預案,制定好相應的管理措施,一旦發現森林火災,就要聯合地方的消防部門,積極開展控制工作,及時控制火災的發展。林業資源保護部門還應當與當地的公安部門相互結合,嚴厲打擊不法分子,并對不法行為做出嚴肅處理。公安部門、消防部門、林業資源保護部門的聯動,將會大大減少林業資源的損失。此外,林業保護部門,應當不斷完善當地的基礎建設,降低林業資源的損害,為消防人員配備相應的防火設備。作為一線人員,應當不斷學習森林防火與林業保護的相關知識,以提升救火的能力,降低森林火災帶來的損失。
我國地域遼闊,森林分布的區域也不同,要想做到全域同步的森林資源保護比較困難。因此要想提升本區域森林的防火效果與效率,必須要打造專業的森林防火隊伍。當前,不同的地區都應盡快建立起地方林業保護機構,并引進相關的專業人才,探討適用于本地區的林業資源保護方法。同時,地方林業保護機構應當在網上發帖,并吸引相關的社會人士,參與到森林防火的工作中來,以進一步擴大森林防火的隊伍規模,為森林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提供較好的條件。全面地將防火責任落實到個人,嚴格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將工作落到實處,真正地提升森林防火的效果,發揮森林防火隊伍的作用,有效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與發展。森林防火隊伍不僅要明白森林資源的意義,學會站在全面的角度開展工作,將森林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納入保護的范圍,還要能夠加強對生態的保護意識,以綜合的眼光看待森林環境。森林防火隊伍的工作不僅要做好森林防火,還需要頻繁檢查防火設備,并保證其正常的功能,保證其可以正常使用。
新時期,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要逐漸更新森林防火與資源保護的設備,以實現對現場情況的實時監控,并有效震懾森林違法犯罪行為。各級政府,需要有計劃地逐年對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開展更新設備工作,提升設備的水平,以支持森林防火工作。對于森林防火工作,要配置相應的智能監控設備,觀測森林實時情況,以便及時處理突發因素與突發事件。全面掌控各森林的植物屬性,明確在森林中的易燃點,并建立關鍵站點,以形成相互呼應的格局。建立智能消防系統,并與人工消防系統相互聯系,以形成優勢互補。在新時期,數字視頻也應當被用于林業保護與森林防火的工作中來,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火災。
此外,相關的消防部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云技術,都將成為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的得力助手,探測森林防火的關鍵點,并對火焰形成感應,能夠幫助相關人員制定相應的防火方案。為了避免發生重復修建的情況,各個地區需要建立智能系統鏈接,并形成一個較為全面的監控系統,能夠全面監控森林資源,切實做好防火工作。此外,由于互聯網技術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保證森林防火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相關部門應當構建良好的工作環境,通過薪資待遇吸引高質量的人才加入,為智能平臺提供保障。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不斷提升,對綠色生態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森林資源保護是綠色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點環節,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就是加強對綠色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森林防火,人人有責,保護好林業資源,就是保護好當地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