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民 張美榮
近年來,職業教育不斷加大改革力度,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2019年李克強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工作會議決定增加1 000億,擴招100萬人來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為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深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我系機電專業大力推行了“三有”的改革嘗試,從實施情況來看,這不僅僅是課堂形式的改革,更是教學理念的轉變和升華,是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水平的偉大嘗試。推行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對師生的影響是顯著的,下面我就對“三有”課堂的實施方法做簡要介紹。
“三有”課堂指的是學習要“有用、有趣、有效”,所有教學活動都要圍繞這三個目標去實施。
一、教學內容要“有用”
要想做到教學內容“有用”,聽起來很簡單,很多人會覺說,以前我們所教授的課程不就很有用嗎?其實看看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就了然了。以往的死記硬背、以考試為目的的知識,畢業后就還給老師的知識,學會了卻不知怎么用的知識,這都不能轉化為學生的能力,只有學以致用的知識才是有意義的。要想做到有用,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深度推進校企合作
關于校企合作的話題前人已經多次解析了,我不做過多的論述,現在需要的是深度校企合作。主要涉及到校企共同制定教學目標,共同開發典型工作任務,共同開發教學資源,共享教學設備和師資,實行新型學徒制等等。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為了使課堂所教授的知識是企業所需要的,所學的技能是與時俱進的,學生的付出是有用的,真正能學以致用,在實踐中提高理論和實踐水平。因此,學校決不能再閉門造車,走出去和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
2.學習任務要和生活密切相關
學以致用,強調一個“用”字,這就要求學生所學習的內容最好是生活常見的,在確定學習任務的時候就可以結合學生的所見、所聞、所熟悉的內容來進行。比如,在《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課中就選用了常見的交通信號燈、全自動洗衣機、恒壓供水系統、飲料自動售貨機、自動門等學習任務,這些在生活中應用非常普遍,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也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習內容要有前瞻性
學習內容在校企合作基礎上一定要有所升華,雖然職業教育院校不是科學研究院、研究所,不是大量新技術的產生地,但卻比很多企業快一步熟悉、應用新技術。比如,電氣控制的最新應用情況、機器人的發展應用以及VR技術的應用等都日新月異,企業由于各種原因,技術改造升級速度未必趕得上技術的發展,但學校必須給學生拓展相關的知識,開闊學生眼界,為未來發展奠定一定基礎。
4.要注重學生個人成長
學習內容一定要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不同特點的人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因此在任務實施過程中一定要采取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讓具有不同特點和不同特長的學生都有展示和鍛煉自己的機會。在學習中除了學習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展示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給學生未來的發展插上一雙隱形的翅膀。
5.請專家進校園
專家是學生未來的引路人和奮斗目標,專家的特點是對相關領域研究的更透徹,對技術的理解也更到位,對企業的要求也更了解。因此,把專家請進校園、請進課堂對學生的幫助是巨大的。專家往往能用簡明扼要的語言、鮮活生動的例子把復雜難懂的專業概念和術語解釋清楚,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職業價值觀。
6.積極推進世界大賽成果轉化
世界技能大賽是職業教育學生走出校園、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競爭的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學生可以快速成長,在多次比賽和訓練中加深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唯一的缺點是能參與的人員數量有限,因此一定要加強世賽成果的轉化,我們的做法是將世賽項目分解為幾十個學習任務,在選手的帶領下,在專業中進行推廣,這樣既提高了世賽設備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在世賽選手的帶領下,學習積極性更高。
二、教學活動要“有趣”
在電腦、手機廣泛應用的今天,學生們通過網絡見識到了豐富多彩、虛幻神奇的世界,特別是游戲、小說、影視劇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相當大,這些都無時無刻不在蠶食學生們的學習時間和注意力,如果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還是索然無味,自然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努力革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手段,創新教學內容,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教學內容要有趣
教學內容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和學生當下所關注的內容緊密聯系的內容。比如電子焊接課,可以讓學生焊接一個藍牙音箱、無限充電器等小電器,既有用,學生又感興趣。軟件課教學生設計一個鮮活的卡通形象,可以模仿《斗羅大陸》動畫片里的唐三、小舞等等,學生們都很喜歡這類題材,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還可以在教學環節中增加互動環節,提高趣味性,比如開展小游戲,將學習內容融合到游戲之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2.小組合作學習有趣
一個人學習時間長了就會有枯燥乏味之感,并且不利于培養合作意識和發散思維。而一體化教學主要就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組內分工合作,共同探討策劃方案,制定實施計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職責,又能相互探討,互相幫助,這樣學習過程就非常靈活,非常有趣,還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學習效果較好。
3.學習氛圍有趣
教師一定要創設一個活躍有趣的教學氛圍,絕不能一臉古板,了無生趣,過去老學究似的教學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新東方的一位英語老師之所以名聲大噪,除了扎實的基本功外,就是因為他生動活潑的肢體語言和幽默風趣的授課風格深受學生的喜愛,大家愛上他的課,跟他學習不煩、不累。機電專業有幾位教師也具有這樣的能力,不但課講得好,也特別會調節學習氛圍,學生對他們的評價很高,學習效果也很好。
4.學習手段有趣
由于網絡的發展,各種學習平臺應運而生,教師可以很好地利用網絡和手機組織學生進行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學習。一般在課前教師把相關學習資料、課件、視頻等上傳到網上,讓學生自己點擊學習并完成相應任務;在課中通過手機點名、提問、搶答、投票、答題等形式不斷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在課后還可以通過平臺布置作業和練習題,教師進行在線評價、師生互動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運用教具、圖片、視頻、動畫及其他多媒體展示手段,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這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多去企業參觀、實習
死讀書不如行萬里,教師要多安排學生去企業參觀,了解技術在生產中的實際應用,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安排學生下廠學習,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這是課堂學習很難獲得的。同時由于學習環境、學習內容的不斷轉變,能使學生的學習一直處于亢奮狀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實施過程要“有效”
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改革的最終目標。再有趣的一堂課如果快樂過后學生什么也沒學到,那這堂課也是失敗的。如何確保學習過程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我認為確保學習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要采用高效的課堂組織形式
教無定法,但不同的方法起到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比如,《電子技術課》三極管放大電路這一部分,傳統的方法是老師按照書本講解電路工作原理,學生聽講、畫圖、做作業,學習以死記硬背為主,真正理解的不多。一體化教學會以任務的形式出現,利用三極管放大電路驅動一個小功率負載,比如揚聲器,讓學生搭建或焊接一個三極管放大電路,利用電壓表測量信號電壓,用示波器觀察信號的波形和相位,觀察輸入、輸出各部分波形的變化從而分析出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這樣的學習是在任務驅動和自主探究的情況下完成的,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整個學習過程也不枯燥,對知識的理解是發自內心的,學習效果更好。所以,教師要根據授課內容不斷調整課程的展開形式,可采用任務驅動、角色扮演、探究式、討論式等多種方式,根本目的是學以致用,讓學生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技能。
2.要采用靈活的授課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靈活多變的授課方法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比如還是在《電子技術》課中分析三極管的放大作用時,在完成電路的檢測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總結三極管放大電路的特點,這樣既可以鞏固學生學習的成果,還能各抒己見說出自己所學,還能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很有幫助。再比如,在討論學生活動的策劃方案時使用頭腦風暴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
3.采用對學習全過程監控的科學評價機制
一體化教學注重對學習過程的關注和把控,不以最終考試一錘定音。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效果,教師都要及時監控,教師的作用從主導者演變成了引導者、觀察者和評價者。每一節課教師都要把時間重點花在每個學生的表現上,對每個孩子進行即時評價,最后的評價結果用數據說話,再結合學生的自評和小組互評,對學生的評價才更客觀。評價的作用是檢測和激勵,這個環節至關重要,所以評價要貫徹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更真實、客觀。
4.要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一直都是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其根本理論依據就在于人的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學生由于遺傳、家庭、性格、愛好等原因導致各方面的能力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不是關注每個學生的缺點和不足,而是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長處。根據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加以培養和鼓勵,讓學生能成為他所應該成為的人。現在的世界越來越呈現出多樣性,各種人才都有展示的舞臺,因材施教正是適應了時代的需求,真正培養人才之道。
總之,“三有”課堂的終極目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校和教師的教學改革,把課堂真正做到是傳播知識和傳授技能的場所。這無論對學生還是對老師都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和激勵,相信長久堅持下去,必然會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