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雅銀
在車站候車,忽見一男子急匆匆跑來,上氣不接下氣。“我家里有急事,買票已經來不及了,能不能讓我到車上補票?”站在安檢人員面前,男子焦急地說。
“不行,沒有票不能過。”工作人員口氣強硬,任男子怎么商量,就是拒絕。隨后男子再三哀求,工作人員無法,就讓他去服務臺問一下怎么辦。
“還有幾分鐘車就開了,我跑下去問完,車早開了,還有啥用。”男子口中念念有詞,“算了吧,沒一點兒人情味。”
原來,男子家中有親屬過世,想盡快趕回去。此時,距最近的一班高鐵,手機已無法買票,售票窗口也因距離開車時間較近而拒絕賣票。
“當時還有10多分鐘車才能開,可無法買票就沒上去車。”男子說,“規則應該遵守,但也希望能講點兒人情,考慮一下特殊情況。”
制度是管理人,還是服務人?強化前者,必是鐵律,沒商量余地;強化后者,必有潛規,視情而通融。好的制度應該兼顧二者,在規則與人性,管人與為人之間,找到平衡。所謂管理,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