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棟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立足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回望光輝歷史,擘畫光明未來,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篤定前行的政治宣言,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當前,武威市涼州區教育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師生響應黨中央號召,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立足實際,將全力推進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作為工作重點,不斷推進全區教育事業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一是著力提升教育質量。涼州區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45所,在校學生12.4萬人,幼兒園169所,在園幼兒3.3萬人。作為教育大區,涼州區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突出位置,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全力促進教育均衡,堅持做到同落實“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重點任務相結合,同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同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增強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相結合,努力推進教育公平,堅持均衡與協調,認真落實“雙減”相關政策,著力提升教育質量,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關切,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開創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是知行合一、學用結合,著力促進教育內涵發展。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引導和督促全區中小學全面貫徹和落實好黨的教育方針,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必須堅持做到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積極引導廣大黨員教師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推進中心工作的能力和辦法,轉化為加強學校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的有力舉措,加大力度補齊教育短板、強化基礎保障、打造教育特色,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強化教育內涵發展,以教育的高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三是持之以恒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更是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持之以恒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必須始終將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著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引導廣大教師繼承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進一步實施名師培養計劃,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在現有教師隊伍中培養出更多更強更優的骨干教師、名牌教師、特級教師,促進全區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升。進一步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全面落實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政策,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四是統籌推進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著力培養青少年愛國情懷,首先抓好思政課教育,必須做到把“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融入課程教學,進一步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統籌推進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廣大思政課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思政課對培養人、鍛造人的重要意義,深入領會思政課對培育青少年思想品行的重要作用,切實承擔起立德樹人的重要責任,在提高思政課教育質量上不斷發力,在提升青少年思政課學習興趣上不斷發力,在提升思政課教育效果上不斷發力,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真正達到思政課培養青少年愛國情懷、高尚品行的實際效果,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要注重做好校本課程開發和設置,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多元需求,全力拓展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中小學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學校和學生發展開辟新空間,張揚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動”起來,讓校園“活”起來。
五是實施名校長培養計劃。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要加強和改進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加強教育系統的黨風建設?!耙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比珔^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始終要把理論武裝擺在首位,實施名校長培養計劃,倡導教育家辦學,支持校長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建立校長人才儲備長效機制,形成校長隊伍建設梯次結構,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長隊伍。校長在學校管理中,一定要把對黨的忠誠作為自己的第一信念,講政治、守規矩。
六是營造教育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要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氛圍,充分認識團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校班子成員要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聚焦主業抓質量,用實際行動推動學校發展,推動學風校風嚴謹規范,推動涼州教育實現新跨越。引導全區教育工作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建設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上邁出更大步伐,奮力譜寫涼州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七是統籌協調,促進各類教育均衡發展。就全區教育現狀來說,發展更加公平、更加優質的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要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科學規劃幼兒園布局,加快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支持普惠性幼兒園發展。持續關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城區教育資源擴容增量,增加學位供給,消除城區學?!按蟀囝~”,整合優化農村義務教育資源,全面推行集團化辦學模式,促進農村學校布局更加合理,城鄉教育資源更加均衡。突出抓好教學質量,統籌整合師資、生源等要素,下功夫抓好高中階段教學工作,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讓更多學子步入高等院校,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聚焦就業率,以實施“技能甘肅”戰略為契機,整合區內優質教育資源,精準對接產業發展,主動銜接勞動力市場需求,優化專業設置,培育更多叫響全國、全省知名的優質學科、一流專業,以就業促進職業教育發展。
八是突出重點,落實和完成好社會關注、群眾期盼的各項工作任務。結合武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通過全區教育系統“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等系列主題教育及“我向黨旗敬個禮,唱支紅歌給黨聽,黨的故事我來講”等系列活動,分享紅色傳統、紅色經典故事等內容,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和引導全區廣大學子做新時代的接班人,要把黨史學習內容,轉化為內在精神動力與學習動力,激勵自己,不斷前行。多渠道開辟學生健康成長之路,認真落實“雙減”工作,把減負和教師管理、教學方法、教育秩序治理、招生考試制度等方面結合起來,增強課后服務供給,保障課后服務時間,不斷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體功能。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