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要】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人們社會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對國土資源規劃帶來更多的挑戰。文章在闡述國土空間規劃內涵的基礎上分析其功能定位,分析當前國土空間規劃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如何優化國土空間規劃進行探究。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功能定位;實施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5.007
國土空間規劃是指涉及國土空間合理布局和開發利用的規劃,在當前社會市場競爭環境下,國土資源規劃是優化資源利用、調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科學合理的空間規劃能夠彌補社會主義市場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這個期間能夠更號的配置資源,避免出現因為資源有序開發所引發的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在新時期,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社會發展需要統一行駛國土空間利用權利,在深刻認識到國土資源規劃重要性的基礎上,立足實際思考如何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的要求和內容來更好的調配這些資源,旨在通過合理利用資源來更好的促進社會發展。
1、國土空間規劃的內涵
國土空間規劃是通過對已有空間的保護和管理,來確保國土資源、元素、構造、權利等能夠滿足統籌空間部署的要求,通過整合多方面的資源來完成對空間整體的規劃、管理、控制。
2、國土規劃的功能定位
2.1總體定位
國土空間的規劃指的是圍繞我國土地資源開發、保護以及治理等活動展開的整體部署。這項工作開展的目的是實現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的協調。國土規劃會牽扯到國土空間利用、國土資源保護、國土治理,通過一系列工作的開展來提升資源利用率。在當前下批的《國土空間規劃綱要》戰略中將國土資源環境承受力作為規劃關注的重點,根據社會發展需要來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制定出有指導意義的國土空間規劃方案和計劃。
2.2主要功能
國土規劃的功能是在制定出功能規劃制度的基礎上來更好的約束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按照城市發展需要來調配利用人口、土地,優化城市布局。因此,國土規劃的主要功能屬于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的基礎部署,具有協調區域功能的作用。
2.3利用規劃
國土規劃的利用和土地管理制度存在密切的關聯。規劃屬于土地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落實土地保護的重要工具,為我國土地資源的規劃管理會提供有效證據支持。土地空間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規劃不僅能夠保護重要資源,而且還能夠提升各項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達到理想化的土地空間規劃利用效果。
2.4治理規劃
我國國土治理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夠為農業建設、耕地管理提供重要支持。土地治理規劃的實施會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活動提供支持,并將土地資源規劃和國家戰略發展規劃密切結合在一起,統籌安排各個任務,打造出城鄉密切聯系的規劃體系。隨著節約用地以及生態文明等建設思想提出之后,土地的治理規劃更加強調土地數量、土地質量以及生態環境等綜合質量的重要性,重視高標農田、城建建設、重點開發低效率土地資源等,最終實現土地規劃的生態化發展。
3、現階段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發展基礎薄弱。土地空間規劃管理沒有考慮空間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在缺乏考慮的情況下就進行區域空間資源開發會破壞人和自然環境的協調性,不利于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國土空間資源的傳統規劃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的實現,沒有注重考慮資源保護和環境承載容量,無形中會加快區域之間的不協調。第二,城鄉分離。空間規劃重視城市、輕視農村,沒有站在統籌城鄉的角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土地空間規劃利用沒有保障農田在空間上的穩定。另外,現階段的農村規劃管理存在比較多的薄弱問題,一方面其無法適應城市發展需要,另外一個方面無法適應新農村建設。第三,缺乏完善的領導。國土空間規劃沒有形成完整的空間規劃體系。土地總體規劃利用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系統性特點,但是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其完全聽命于上級部門領導和規劃,在沒有得到統一戰略規劃和引領的情況下會制約土地資源的利用。
4、現階段國土空間管理優化對策
4.1制定出合理的國土空間規劃指標
第一,國土空間規劃指標體系的設定要積極響應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要求,采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和利用國土空間資源。第二,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目標要注重凸顯出城市發展的特點,將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和城市發展戰略目標密切結合在一起。
4.2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國土空間管理規劃流程
國土空間規劃是指根據社會發展需要來對土地資源的利用進行規劃,規劃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在編訂國土資源空間規劃方案的時候要始終堅持自上而下的發展原則,將這項工作納入到城市發展中。另外,在國土空間資源規劃的過程中還需要打造出一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臺,在平臺上應用先進的技術形式來對國土規劃情況進行分析,確保國土資源規劃利用的合情合理。在國土資源規劃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對機制創新做出的要求,完善土地資源、海洋資源、礦產資源等方面的利用要求,并在產業建設、投資管理、耕地保護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完善,由此實現對國土資源的高效率開發利用。在國土資源規劃利用的時候要根據各區域的發展情況來劃分各個功能單元,合理把控各項制度,實現財政政策、環境政策、投資政策、土地政策的協調發展,通過分級管理來提升土地資源規劃利用成效。
4.3強化對國土空間規劃的生態化調控
第一,使用強化行為的準則形式來對不同行業的發展做出規劃,確保國土資源的規劃利用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第二,實現對國土資源規劃的動態化監督管理,協調好國土資源規劃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第三,革新技術形式,應用科學合理的技術和方法來管理利用國土資源。第四,加大對國土資源規劃的資金投入,為國土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安全、可靠的資金支持。
4.4樹立以人為本的國土空間規劃思想理念
國土空間資源的規劃管理要遵循社會發展需要,人民群眾的發展需要是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重要價值導向,在以往,國土資源規劃利用針對的是物質環境,在具體規劃管理中要始終堅持人本化的導向,將人民利益的獲得作為一切工作發展的重點。同時,在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人本化的發展理念,在實施國土規劃建設的時候始終將人的需求放置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在具體規劃的過程中要按照人口總量、人口分布情況來制定人均標準,結合發展情況來實現對公共設施資源的均等化配置。同時,國土資源的空間規劃要注重引導民眾的參與,通過民眾的參與經營規劃轉變為一種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活動,將人本理念充分貫徹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中。
4.5制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國土資源空間規劃戰略
國土空間規劃是一定時期內對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做出的總體規劃和安排,這項工作的開展是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合理利用空間國土資源的重要參考依據。在新時期,為了能夠更好的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空間規劃體制改革的重要要求,國土空間規劃需要因地制宜的打造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制度和開發秩序,以空間治理、空間結構優化為重要內容來合理開發利用空間資源,因地制宜的開發布局空間資源,在國土空間資源規劃上體現出協調性、科學性的發展目標。
在2019年5月的時候,國家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的意見》,按照意見的要求,在國土空間資源規劃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制定出全方位、一體化的開發利用機制,在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注重考慮城鎮化發展需要,合理配置各項土地資源,實現土地資源利用和城市建設的協調發展。
4.6打造出科學合理的國土空間管理體制機制
國土空間規劃體制的發展牽扯到多個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之間彼此牽制又相互關聯。在機制、體制不合理的情況下會出現內部分工混亂的問題,為了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優化國土空間規劃管理機制,具體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快打造出科學合理的國土空間規劃法律保障機制。在機制體制的作用下推進國土資源空間規劃的協同治理,因地制宜的打造出科學合理的編制審批辦法,建立健全各部門協同規劃的行為管理機制、項目生成規劃機制。第二,理清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中各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形成左右關聯的對話機制,加快打造完善的空間管理管控體系。為了能夠提升國土資源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還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精簡國土空間規劃流程。在對國土空間資源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要精簡化空間利用率和土地歸屬劃分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土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規劃對社會發展以及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戰略支持,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立足實際情況,全方位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創新國土規劃制度和管理體制,由此打造出權責明確、層次分明、銜接順暢的管理體系,從而為我國土地資源管理改革提供重要支持,實現國土資源規劃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國土空間規劃和具體實施對相關管理部門提出的要求更高,為了達到要求,必須要促使各個部門相互之間可以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關系,通過密切的交流來有效提升國土空間規劃效率,提高國土資源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雷振.淺析國土空間規劃的功能與實施策略[J].城鎮建設,2019,000(006):P.66-66.
[2]方可,張蕾.對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實施體系的思考[J].建筑經濟,2020(S1).
[3]胡旭東.國土空間規劃功能定位與實施分析[J].大科技,2019,000(024):289.
[4]張啟.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功能定位與實施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569(08):66-67.
[5]李德功.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功能定位與實施初探[J].環球市場,2019,000(031):239.
[6]徐晶,楊昔.國土空間規劃傳導體系與實施機制探討[J].中國土地,2020(8):21-24.
[7]陳天,劉君男,王柳瓔.國土空間規劃視角下的總體城市設計方法思考[C].活力城鄉美好人居——201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7城市設計).2019.
[8]沈費偉.大數據時代”智慧國土空間規劃”的治理框架,案例檢視與提升策略[J].2021(2019-1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