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箭荷
【摘要】五星級酒店的建筑形象及品牌效應,往往能夠代表城市的性格及特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深圳萬象城的凱悅酒店,上海陸家嘴的麗茲卡爾頓酒店,廣州的四季酒店等,都是所在城市的標志性建筑。泉州希爾頓酒店項目立足于建筑方案能充分利用基地西北側正對的中央公園景觀資源,并充分尊重泉州當地地域文化,創新性運用,打造擁有國際設計品質標準的能夠代表泉州城市形象及城市性格的五星級酒店建筑。
【關鍵詞】城市五星級酒店;建筑設計;城市名片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5.017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旅游、度假、以及商務需求越來越高,相應催生了酒店業的迅猛發展,設計單位的酒店建筑設計任務也相應增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及時對過往項目進行總結歸納著實必要,筆者以近期參與的實際項目——泉州希爾頓酒店為例,談談對城市五星級酒店的建筑設計的理解和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在設計過程中得到的啟發。
1、項目基本情況
泉州希爾頓酒店項目是福建省泉州市百捷中央公園商業綜合體項目的主要組成部分。
百捷中央公園項目位于泉州大橋南片區,晉江西側,屬于連接泉州老城區、泉州江南新城區、晉江以及南安的核心區域。基地西北臨迎賓大道,西南臨池峰路,東北臨興賢路,到達泉州火車站距離約10公里,到達晉江國際機場距離約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基地北側正對中央公園,具有優越的景觀資源。
百捷中央公園項目設計內容包含希爾頓酒店、寫字樓以及商業三個部分。項目總建筑面積209738.67平方米(包含地上計容建筑面積149768.4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58682.2平方米,地下2層)。
其中希爾頓酒店位于地塊東北側,地上建筑面積60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2782平方米。酒店配有338間(自然間)客房、大堂、全日餐廳、宴會廳、會議中心、中餐廳、特色餐廳以及空中游泳池、健身等內容,塔樓頂部配備行政酒廊與總統套房。
整個項目中,筆者所在設計單位主要擔當希爾頓酒店的建筑設計。西側的辦公樓及南側的商業裙房結構主體已經完工,業主要求對其立面方案進行改造設計,風格與新建酒店建筑立面相協調,也由筆者所在設計單位負責概念設計。
2、項目設計理念
泉州以泉水聞名,晉江以石頭聞名,泉水在青石縫隙中潛流,隱約有叮咚之聲,靜而不寂,隨遇而安,意趣萬千。石泉寓意閩南文化中的安逸、靜謐、淡泊的生活態度,項目立面造型靈感即來源于石泉,即山石間流淌的泉水。
項目通過優雅的建筑形態、流動的建筑立面將石泉之意表達的淋漓盡致。酒店裙房及商業立面運用類似的符號,通過水平方向起伏的波浪元素,結合商業燈光設計,形成動感絢麗的水波效果。而酒店塔樓表皮以水波的符號從塔樓頂部傾瀉之下,一氣呵成,頗有“銀河落九天”之氣勢。
3、項目功能流線
五星級酒店交通流線和功能分區是設計中最重要也是最難處理得當的部分。
本項目由于基地面積及建筑密度等方面的要求,建筑首層可建面積只有3438平方米,對于酒店首層公共空間和各功能區塊,以及前場空間來說,用地相當緊張。
方案中交通組織方面主要采取客貨分流,功能分區的手段來組織。其中酒店主入口位于基地北側,酒店大堂及宴會廳大堂正對公園,入口分區明晰,兼顧良好景觀視線。酒店坡道入口處于基地東北角,酒店落客后進入酒店地下室或直接到達地庫的車輛可以利用此坡道駛入,減少車輛在酒店入口處環繞干擾,提高酒店品質。酒店貨運坡道布置在酒店南側背面隱蔽位置,避免貨用車輛對酒店主展示面公共空間的品質干擾。
賓客沿緊鄰市民廣場公園的景觀大道緩慢行駛,北側的公園景觀映入眼簾,讓人在心曠神怡中已到達酒店主入口,參數化設計的水波紋香檳金顏色雨蓬,宏大華麗,新穎獨特,又不失含蓄柔美,給人印象深刻的到達體驗感。
進入酒店大堂,大堂寬25.2米,進深22.3米、兩層挑空,呈正方形布局,猶如皇家殿堂般宏大而正氣。大堂正對中心布置了大堂吧,東側是接待服務臺,右側布置全日餐廳及外擺區,與商業部分形成良好互動,利用希爾頓品牌影響力提升商業廣場的品質。全日餐廳位于大堂吧后側,與商業街緊鄰。
前臺辦公、行李房、大堂吧備餐間、安保及消控室、衛生間等輔助功能設置在大堂后側靠近核心筒位置,直接連接后勤走道、服務電梯和出入口。
團隊入口設置在酒店主入口東側,入口空間滿足瞬時客流的流線需求。賓客到達宴會廳大堂后,可通過直達電梯或自動扶梯前往三層宴會和會議區。
賓客通過宴會廳大堂的直達電梯或自動扶梯可以到達二層中餐廳,北側是景觀極佳的景觀包房,可以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欣賞公園美景,大堂挑空區域南側布置包房及散座區,東南側靠近核心筒布置廚房及公共衛生間。整個功能布局清晰完整。
乘坐直達電梯或自動扶梯到達到三層宴會廳前廳,前廳自然采光,一側是公園景觀,與之相連的是面向公園的觀景露臺,賓客可從宴會廳到達北側休息平臺遠觀公園景色,另一側連接新娘房兼VIP廳和后勤廚房,通高兩層,面寬7.8米、長度達45.3米。如此恢弘的空間、獨一無二的配置結合希爾頓高端的品牌效應,共同形成了本項目得天獨厚的優勢,將占據泉州高端宴會市場的一席之地。考慮到酒店運營靈活性,大宴會廳可劃分為三個小宴會廳,在同時舉辦三場宴會,或會議區包場時,三條獨立通道可令賓客流線互不干擾,也利于酒店空調、燈光設置的分區控制,極大節約運營成本。
三層共設置4個會議室,其中會議室01、02可靈活組合成兩個大會議室,或一個2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所有會議室均面向公園景觀且自然采光。
酒店客人通過宴會直達電梯,或酒店客房電梯到達四層康體中心,北側臨公園是無邊際露天泳池,泳池水面長27米,寬8.4米,結合泉州四季如春的氣候條件,為賓客提供獨一無二的體驗。
南側布置健身會所,通過連橋與商業相連通,形成酒店與商業互相拉動之勢。
塔樓分為高低兩個區,低區部分為獨立的辦公樓層,4米的層高,高效敞亮的辦公空間,核心筒配置三臺客用電梯,并在每層配置一臺VIP電梯供業主尊享,高配的辦公條件,附加極致的公園景觀,將擁有愜意、愉悅的辦公體驗。高區部分為酒店部分,客房標準層共10層,配備4臺客梯、兩臺服務梯。每層26個自然間,開間4.5米、進深10.7米,面積約45平方米;標準層建筑面積為1860平方米;行政酒廊位于北側臨公園景觀,共6個自然間;總統套房位于北側臨公園景觀,共5個自然間。
4、項目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分析
首先,作為酒店項目,設計設計面對的是業主和希爾頓酒店管理公司兩個“甲方”,設計既要滿足業主“實現價值”的要求,同時亦要滿足酒店管理公司對酒店品牌及后期運營的要求。業主作為開發商,追求的是產品價值的最大化,比如如何將塔樓核心筒做到最小,客貨電梯數量位置最為合理,交通流線如何組織最為高效等等,這也是建筑產品在設計過程中本來就需要考慮到位的,可謂設計追求的本質。而從酒店管理的角度,酒店的建筑空間品質和室內交通流線的合理布置及建成以后給賓客帶來的空間體驗感受則是最為重要的任務,是設計產品品質得到升華的過程。正因為酒店建筑設計中所特有的這個問題,使得設計之初設計就不得不同時考慮設計成果的“質”和“量”,也就意味著做酒店建筑設計一開始就是高要求高門檻的一項工作。
本項目由于歷史原因,用地非常緊張,建筑基底面積僅有3438平方米。對于酒店前場景觀布置、落客區組織、酒店室內公共空間塑造以及酒店必需布置在一層的功能空間布置來說,相當困難。在設計中,設計仔細研究了《泉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3年版修訂稿)》,其中附錄3第四條“建筑基底面積計算”規定:“建筑基底面積指建筑物接觸地面的自然層建筑外墻或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室外有頂蓋、立柱走廊、門廊、門廳等按立柱外邊線水平面積計算”。根據這一條規定,設計將一層平面做到極致且同時滿足業主及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從二層平面開始,分別往北側和西側做結構懸挑,以滿足設計要求。
在解決了首層用地緊張的問題后,隨之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就是從二層開始,酒店裙房結構單向大懸挑。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經過反復研究以及與當地負責施工圖設計的設計院溝通討論,最后采用上層斜拉,梁上起柱的辦法才得以解決。設計的過程就好比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必經九九八十一難方能修成正果。
5、本項目技術創新研究
本項目從方案始初就開始全程使用Revit,這算是本項目在技術上的創新應用。在BIM技術廣泛推廣的今天,很多大型項目開始使用Revit建模,但最主要還是用于施工圖階段的應用,且主要是各專業之間的協調配合。我司作為純方案設計單位,在本項目中,對Revit是否能在項目前期方案階段發揮其強大作用進行了嘗試,結果令人振奮。比如Revit在前期體量研究階段,其強大的“Massing”功能,對初始的簡單建筑體塊到建筑樓板生成、立面玻璃幕墻形式等建筑細節,過程簡單快捷,大大減少了前期不同軟件的切換使用以及節約大量的建模時間。又比如平面推敲過程中,各功能房間的房間名稱、面積、編號等信息是會隨著方案的調整自動更新,這樣就能直觀的傳達業主和酒店管理公司關注的各項信息。并且Revit生成的是全信息模型,就是說當圖紙繪制完成以后,設計得到的是一個可以在平、立、剖、三維任意切換的全模。這一點是AutoCAD、Sketchup、Phtoshop等一些列軟件所不能比擬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五星級酒店不僅僅是一種建筑或商業空間,而更多地能作為城市的一種標志,能夠體現出不同的生活理念和文化形態,將城市中的所有生活元素匯集到其中,在五星級酒店內部的各組成部分得以體現。隨著科技進步,人類文明酒店建筑設計將流行元素逐漸地融入到現代社會環境,可以使現代社會變得五彩繽紛,更加和諧和趨于現代化。
參考文獻:
[1]傅娟.當代消費文化與酒店設計趨勢[J].新建筑,2005,(2):60-63.
[2]柳旭.現代酒店經營的市場定位研究[J].市場周刊(研究版),2005,(S1):49-50,109.
[3]鄒雅莎.淺談現代酒店的建筑設計[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