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了三個轉變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打造中國品牌指明了方向。2017年,國務院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從此開啟了品牌強國的戰略部署。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更好地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關于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決策,依據“十四五”規劃要求,積極創造條件,服務企業主體通過創新驅動、完善體制機制、調整產業結構,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積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高自主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資產,最終實現品牌強國的宏偉目標,使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享譽全球。產權交易市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在進一步推動和助力品牌強國戰略實施過程中,如何服務本區域企業品牌資產的培育和提升,如何以企業品牌為突破口探索品牌資產掛牌交易,創新品牌資產融資新途徑值得探討和交流。
1? 品牌資產價值日益凸顯,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品牌是為企業創造持續、穩定、獨有的有形和無形利益的競爭手段,是企業通過產品、服務與消費者建立的需要企業主動追求和維護的一種關系,能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的資產,它的載體是用以和其他競爭者的產品或服務相區分的名稱、術語、象征、記號或者設計及其組合,增值的源泉來自于消費者心智中形成的關于其載體的印象。由于品牌資產的特殊性,其使用價值常常區別于一般商品僅具有的單一性,通常表現為:一是形成產品或服務價格高溢價率的特殊因素;二是能夠形成競爭優勢,超越竟爭對手占領市場份額比重大,持續時間長;三是更能影響新消費者及留住既有消費者,能給予消費者購買理由和信心,縮短購買決策過程,鞏固和提高市場占有率;四是提高企業營銷計劃的執行效率并促進擴張。正是由于品牌資產獨特的使用價值,進而形成品牌資產獨有的內在價值,綜合多種因素反映出企業整體的經濟實力和發展能力。隨著新時期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品牌資產的價值日益凸顯,將成為企業做大做強的核心動力和競爭力,也必將隨著品牌資產價值的不斷集聚進而形成具有時代強音的社會品牌經濟。
2? 建立品牌托管服務機制,強化品牌培育提升功能
目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任重道遠,也關系著整個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缺乏具有公允價值的抵押物、質押物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硬性標的,因此造成企業融資難上加難。為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緩解融資難問題,近幾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鼓勵金融機構利用企業知識產權進行質押融資,利用企業信用開展“信易貸”融資服務,要求不斷創新融資服務品種。品牌資產是企業的優良透明的“軟資產”,品牌價值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企業價值,以企業品牌資產為標的開展融資服務,開辟企業融資的新途徑,不但是貫徹政策文件精神的要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為更好發揮企業品牌資產優勢,利用企業品牌資產融資,企業就要在品牌創立和增強品牌資產方面下功夫,進行品牌資產的能力建設和培育提升,使品牌資產具有良好的知名度、認知度、忠誠度、聯想度,只有這樣品牌資產才具有被作為融資標的的可能性。品牌資產蘊含的價值越高,其融資能力越強。部分產權交易機構具有股權托管服務職能,可以依托機構托管服務職能探索開展以股權為紐帶的企業品牌資產托管服務,一方面擴大交易機構托管服務的企業數量,集聚企業資源優勢;另一方面在管理股權的同時,聯合本區域品牌培育機構開展企業品牌培育工作,進行品牌價值管理和品牌生態發展,延伸產權交易機構服務鏈條,為探索開展品牌資產融資服務做好前期工作。
3? 依據品牌價值評估體系,量化企業品牌資產價值
企業品牌資產歸屬于企業的無形資產,其與企業的知識產權屬性相同,二者作為融資標的,都面臨著價值難以評估確認以及如何變現問題。目前,有關知識產權的質押融資操作各地區、不同的金融機構采用的方法不盡相同,但作為融資標的已逐步被認可。有關品牌資產的融資操作案例少之甚少,可以看出用品牌資產融資還處在探索階段。為此,品牌資產的價值量化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企業品牌價值量化評估,現階段已有相關機構進行研究,品牌資產的價值評估已建立模型和相應的評估體系。據查詢資料顯示,我國品牌資產的價值量化主要偏向于采用品牌的市場占有能力、品牌的超值創利能力、品牌的發展潛力三項指標進行評估。企業競爭力的指標有許多,有內在質的指標與外在量的指標兩種。可靠的質量,先進的技術,有效的管理,人員的素質等內在質的指標,是決定品牌資產是否具有持久競爭力的基礎。但是,企業具備這些基礎不等于品牌就能夠占領市場。品牌價值最終要體現在有更多的消費者肯花錢買這個品牌的產品。即強調由質的指標要轉化到量的指標上來。因此,評估企業品牌資產價值要重點考慮品牌是否具有較大的市場份額、較高的超值創利能力、較強的出口能力、商標是否具有較廣泛的法律效力和不斷投資的支持,是否具有較強的超越地理和文化邊界的能力。
4? 發揮產權交易市場功能,探索品牌資產價值轉化
產權交易市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其發現市場價格與信息集聚效應功能顯著,已成為各類資本自由流通的主要平臺和基礎通道,成為連接各類資本進退的專業化綜合服務平臺和重要的資本市場平臺。探索企業品牌資產融資服務,能有助于品牌資產價值轉化,有助于推動企業產業鏈與金融鏈的有效融合發展。
產權交易市場探索開展品牌融資服務,一是可通過前期托管品牌企業并幫助企業進行品牌培育,提升品牌效能,挖掘品牌價值,形成品牌資產,提高企業整體價值;二是創新思維,可建立“一平臺、兩模式、三循環”運行體系,實現品牌資產融資服務。其中“一平臺”是指依托成熟的產權交易平臺開展試點運作。“兩模式”是指前期對品牌企業采用的托管管理和培育管理兩種模式。“三循環”是指通過產權交易平臺,在企業品牌資產通過價值評估的前提下,分別采用企業品牌直接融循環,企業品牌掛牌融循環,企業品牌匹配融循環三種閉環融資方式。
4.1? 企業品牌直接融循環
產權交易市場通過與金融機構戰略合作,以交易平臺增信方式,對平臺托管范圍內具有發展潛力且具備知名企業品牌效應的企業實體經平臺優選推薦,利用品牌資產獲取金融機構的授信額度,不經過品牌資產掛牌交易而直接由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支持。
4.2? 企業品牌掛牌融循環
在產權交易市場托管后的品牌企業經過培育后,對具備融資條件的品牌企業,依據托管登記的企業品牌信息以及品牌資產的評估價值,采取掛牌交易的方式公開征集投資方而實現的融資服務。
4.3? 企業品牌匹配融循環
在企業品牌價值掛牌融循環的基礎上,若在公告期內未征集到投資方,產權交易平臺協助為其提供定向匹配融資服務,制定精準化方案,可通過企業上下游進行產業鏈并購重組,或者對接專業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來承接企業品牌資產而獲取的融資支持。
5? 開展品牌價值融資服務,推動品牌經濟縱深發展
產權交易市場開展品牌資產融資服務,是從品牌的理論基礎、技術方法、政策法規、服務規則、產品創新等方面開展的品牌價值轉化的實際應用,更是科學運用品牌理論研究、品牌能力建設、品牌價值管理、品牌產業創新和品牌生態發展的品牌資產數字化和品牌價值貨幣化的創新性探索。不但能有效促進企業品牌價值鏈以及企業資金鏈的延伸和擴展,而且具有賦能企業深層次的創新驅動和產業體系做大做強。
企業品牌資產的價值量化和有序流動,必將有效形成社會品牌經濟,推動品牌經濟向縱深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品牌強國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