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恩格斯對“美好生活”的多維建構

2021-12-27 00:46:47楊金華谷曉宇
桂海論叢 2021年1期
關鍵詞:馬克思

楊金華 谷曉宇

摘要:馬克思、恩格斯在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入考究和理性批判的基礎上,規劃未來美好生活藍圖。在馬克思、恩格斯理論視野中,美好生活思想包含五個維度的整體邏輯架構,即經濟維度上在徹底揚棄異化勞動中擺脫人的物役狀態,政治維度上保障公平正義捍衛人民的主體地位,社會維度上建立真正的共同體達到人際和諧,文化維度上充分滿足多元化個性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以及生態維度上化解生態危機實現人與自然和解。科學梳理和全面解讀馬克思、恩格斯美好生活思想,從中汲取理論資源和實踐啟發,可以更好地內化和外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美好生活;共產主義

中圖分類號:A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494(2021)01-0029-08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科學內涵及其實現路徑研究”(18BKS070)。

對美好生活滿懷希望與憧憬,不僅代表著一種積極的生活目標,更蘊含著一種向上向善的生活追求。馬克思、恩格斯作為不斷發展論者,雖腳踩在資本主義的土地上,但卻秉持著從現實中批判現實并為現實指引新方向的原則,采用與前人不同的運思邏輯,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進行剖析。在此基礎上,勾畫出愈加清晰明朗的未來美好生活的輪廓線,從不同維度科學預見未來美好生活圖景,指出只有切實為人們提供物質、制度、日常幸福、精神和自然環境等方面的保障,才能更好地實現美好生活。

人是現實的人,生活是現實的人的生活。美好生活的現實基礎是充裕的物質財富,其中,物質生活是人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前提。馬克思認為:“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1]恩格斯也表示:“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極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觀念上的權利來滿足,絕大部分卻要靠物質的手段來實現。”[2]現實的人要生存和發展首先要解決吃喝等生理方面的需要,這是最基本的物質前提。人們追求更多維度、更高層次的美好生活的意識和行為也是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一定的滿足之后才產生的,如果連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說進一步發展去實現美好生活了。

在產業革命的持續推進下,順應并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發展要求而逐漸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又反過來促進社會各個環節和各個層面的大幅度提升。社會化大生產和科技的運用,給人們提供了之前社會所沒有的更加豐富的物質生活資料,也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人們陷入這種繁榮的幻象之中,似乎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來,不僅可以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還可以利用足夠充足的閑暇時間并且根據生活的需要去實現更大程度的提升和更高水平的滿足。但現實狀況是,即使是在社會產出水平很高的資本主義社會,大多數人尤其是底層人民的現實生活的貧困狀況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反而愈發受到社會化大生產的束縛,機器的使用換來的只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內容。

隨著生產不斷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漸占據統治地位。對于工人來說,這意味著“滅頂之災”,被迫失去了維持生活的物質保障,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去工廠出賣勞動力換取工資。但是掌握生產資料的資本家進行生產的動機單純是因為它可以帶來經濟利益,在“嗜血”的資本的役使下,資本家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攫取更多的利潤。可憐的工人“交換來的不是交換價值,不是財富,而是生活資料,是維持他的生命力的物品,是滿足他的身體的、社會的等等需要的物品”[3]243。由于生產資料私有制,資本家將雇傭工人們創造的物質財富全部據為己有,而工人自己只能用出賣勞力換來的工資勉強度日。“曾經是工人較好生活的基礎的東西——農業與工業的結合,占有房屋、菜園和土地,穩定的住宅”[4]380,反而成為束縛他們擇業的消極因素,連從自家菜地里獲得的一點點產物,也被資本家從勞動報酬中克扣了,過去的穩定、安逸如今轉變為反噬工人的異己力量。資本統治下的運行規則導致的結果,就是資本家不勞而獲的財富同工人受到的壓迫和剝削呈正相關。而處于社會最底層的工人們為了保住飯碗,為了維持生計,迫于無奈只能竭盡所能拼命工作,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工人在貧困的泥沼中無法脫身,最終窒息了未來。

馬克思、恩格斯在理性分析資本主義的基礎上科學預見了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征,并表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與以往社會是彼岸與此岸的關系。誠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行邏輯,一方面,資本逐利在物質方面創造的巨大成就以及它不自覺地為更高的生產形式孕育著物質條件;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要使大量人口能夠體面地、象人一樣地生活,生活資料還是生產得太少了”[5]287。這種“神奇”現象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印證和預示著這是一種歷史的、有限的生產方式,必然會被取代。還因為依照這一體制,“勞動者在經濟上受勞動資料即生活源泉的壟斷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一切社會貧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礎”[6],工人在此條件下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不會改變,也無法扭轉普遍貧窮的局勢。在資本的孕育下的種種跡象和征兆,勢必會迸發出促使萬象更新的巨大動力。

在共產主義社會,擺脫了物役狀態的社會成員不再迫于競爭、生存的壓力被迫固定對應某個崗位,成為可以隨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勞動的真正自由的人。“在這些條件下勞動會成為吸引人的勞動,成為個人的自我實現,但這決不是說,勞動不過是一種娛樂,一種消遣,就象傅立葉完全以一個浪漫女郎的方式極其天真地理解的那樣。”[7]此處的勞動是屬于主體自由意志決定的且能彰顯品格取向和實現自我價值的自由勞動,這與法律道德背道而馳的那一類娛樂消遣抑或僅僅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的那一類享樂是迥然不同的。在理想社會,物質財富極大充裕,在社會中的人是徹底擺脫物役狀態而真正變成自由的人,全體勞動者可以直接和生產資料結合進行自由自覺的勞動,勞動真正成為快樂的源泉,是展現和發展自己個性和才能的活動。每個人的勞動不再需要通過復雜的商品交換等程序就能得以印證,整個生產過程也都是按照全體成員的真實需求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創造出的社會財富也是歸全體成員所有,勞動產品的分配原則也是遵循每個人的真正需要。在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以勞動作為衡量尺度的按勞分配中,由于勞動者先天自然條件或后天社會條件等差異而導致差異的弊病從根本上得以消除,真正實現了“在自由愉快的勞動中過自由愉快的生活”[8]488。在這樣理想的社會狀態中,“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9]299,人們對于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確實十分滿意,并且身處其中也的確十分愜意,從而基于全新的生產和分配方式展望和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

除了物質生活,政治生活也是美好生活藍圖的展開,實現美好生活只有物質方面的保障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以強有力的制度為支撐。當社會生產不斷發展但發展又不夠充分時,復雜化、多元化的生活和交往方式會使利益沖突等更加普遍、明顯,人性也會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弱點。政治就是要在分歧與共識的博弈中最終達到平衡狀態,應運而生的制度,能夠匡正失范行為和規范社會秩序,從而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在政治生活中,具有強制性的政治制度能夠對各種政治活動進行規范和調節,有效制約破壞人的政治權益的行為,維持社會秩序正常運行。對于民眾來說,實現美好生活,不僅僅要滿足人們物質生活方面的需求,政治參與的渠道暢通以及民眾有效的政治參與同樣重要,這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價值旨歸。

馬克思、恩格斯駁斥資產階級將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吹噓為人類社會最完美的制度,直言不諱地指出,資產階級大肆標榜和推崇的資本主義自由體制、民權等只是言過其實的政治允諾,其與生俱來的冷血自私的本性決定了這只是些根本不可能兌現的抽象概念。資產階級憑借其經濟優勢在政治上也占據絕對主導權,并且通過具體的政治制度對各種政治關系進行規定,從而實現其政治統治的目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階級性質表明,其捍衛和執行的不外是“局中人”的游戲規則。此外,即使是人不言而喻的自然權利,到頭來維護和體現的也只是特權階層的意識形態,并且人以及人權在國家層面和在市民社會層面上是分裂的。

在恩格斯看來,“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9]109。但是在對抗性質的階級社會中,這只是荒誕不經的幻想。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看似民主且可以為民眾謀取更多的利益或權益,實則其建制初衷就是一種“精英政治”。這種制度的架構應用于社會運行過程時,政治的協商或妥協已經將大眾的利益訴求拋至千里之外,變成各黨派為了維護和擴大自身利益的結果,失去了原本應該體現的民主和公平。在共產主義移民區中以完全的財產公有為基礎的公社,“這里展現在工人面前的前景是:獨立的、有保障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并且同那些現在靠自己的財富把工人變為自己的奴隸的人完全平等”[10]236。在此,僅僅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更能體現公平的是集體所有制而非私有制,但這也只是空想社會主義者設想的一種試驗。對諸如此類的嘗試,馬克思、恩格斯一向審慎為先,一以貫之。

基于此,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展望了未來社會,認為只有在共產主義這一萬象更新的政治藍圖中,人人享有真正平等的人權等權利的訴求進而才會變成現實。因為在那時,階級和國家已經灰飛煙滅,公權力掌握在全體社會成員手中,這也就意味著政治權力不再是私有化的政治特權,不再是為了金錢,而轉變成了為公共利益服務的手段和工具。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真正實現全體社會成員在政治上的平等,建立體現和保障所有成員的政治訴求的政制,必須要徹底改變權貴階層掌權的局勢。因為在他們看來,在階級對立的階級社會中,即使對擁有政治特權的資產階級進行階級統治和對階級剝削的政治組織形式進行各種改良修正,也觸及不到根本,即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在本質上是不會有絲毫變動的,這意味著永遠不可能在社會階層中實現政治平等。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們的目的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種制度將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4]570這是真正旨在讓全體社會成員享受到權利和自由的制度。因此,必須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通過進行能夠消滅私有制以及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社會制度的政治革命,并且掌握國家政權。需要強調的是,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以后,必須粉碎包括壓迫和統治自身的國家機器在內的現成的一切,從根本上避免再次回到歷史的起點。

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無論是在政治權力、政治制度抑或是政治機構方面都表現出完全異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嶄新的時代特質,一切制度、法律和法規等都是圍繞社會全體成員的根本利益制定的,從而有效捍衛民眾平等享有包括自由參政等等在內的人權。這意味著不再是“局中人”的政治博弈游戲,不再是僅僅維護特權階級的利益,不再是擁有資本的人才有資格組建政治組織。雖然這一階段的民主政治建設還存在不能充分體現所有人的平等的政治地位或是無法完全保障所有成員平等享有政治權利等問題,但是這種政治形式可以為實現美好生活奠定民主平等的制度基礎和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同時也可以為建構未來共產主義的組織掃清意識形態方面的障礙而開辟廣闊的前景,這是毋庸置疑的。當經過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過渡時期和發展到共產主義這一階段之后,階級差異真正消失了,由這一差異引起的政治差異和其他差異也不復存在。階級和國家的消失使得社會成員的自由和平等不再受到像在政治國家中人和人權的二重性的桎梏,不再需要對任何政治組織或任何人產生或被迫產生政治依賴。不同于不夠徹底的政治解放,在對其積極揚棄和超越的基礎上實現人類解放,從而使得全體社會成員在擁有兼具現實性和普遍性的人人平等的政治權利和政治自由的基礎上,對自身的政治生活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支配。只有當這種階級、政治特權、國家等一切可能存在的政治差別被完全消解以后,擺脫虛假的共同體而建立起自由人的聯合體的組織形式,才是馬克思、恩格斯視野中美好生活的理想的政治圖景的體現。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1]501人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且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人除了是自然存在物,從根本上說,還是一種社會存在物,既作為特殊個體具有個體性,又作為總體具有社會性。一定的人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交往等活動都要依托社會這一場所,無法離開群體和社會而單獨存在。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單個人無法置身于集體之外,總是要生活在使人團結的巨大框架之內。那么一個人如果僅僅從利己主義角度出發,只考慮自己而絲毫不顧其他成員的感受甚至犧牲他人或集體的利益,這種個人至上的美好生活是片面且難以實現的,即使可以實現也是弊大于利的,根本不可能長久。進一步來說,個人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社會的整體面貌也會反映在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正因為個人美好生活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幸福感,才更加需要以安定有序的社會大環境作外部保障,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滿足人們在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需求。

馬克思、恩格斯無疑是十分確信資本主義在推動近代社會歷史變革方面的先進性的,人們逐漸擺脫了以森嚴的等級為基本特征的人際關系,但同時馬克思、恩格斯又指出,由于資本的內在邏輯,“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12]。資本的力量在經濟領域注入了無限的活力,但是當它滲透到日常生活領域,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思維方式等的影響下,整個社會籠罩在一種物欲縱橫、紙醉金迷、人際冷漠的氛圍中。在對物的依賴的前提下,人與人之間形成的是看似合理實則是反人性的,并且是以金錢關系為主要特征的人際關系。個人是出于為取得或保護特殊的私人利益而將他人作為利用和掠奪的工具的目的與之建立聯系,其中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是最敵對的關系,最大的受害者也是以工人為主體的底層勞動人民。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本主義大機器生產致使一切都被顛倒了,本應該減輕反而提高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本應該增加反而減少了參與生產的工人的財富,甚至變成了需要社會救濟的貧民,工人不僅在就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處于沒有保障的不穩定狀態。同時在資本積累的魔咒下,資本主義社會的失業現象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還是常態,這對工人來說是致命的。但是令人唏噓的是,工人在工廠出賣勞動力的過程中面臨的可能是致病致殘甚至是失去生命,然而那些作為資本的附屬物的由零部件組裝成的裝置的規模化運作,打破了家庭本來所具有的如保障生活等方面的基礎功能。由此可知,失業就代表著工人本可以繼續維持生存的最后的保證也被奪走了。

在利己主義盛行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以資本家為實體的資產階級絲毫不在乎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如何,加上各種社會亂象,矛盾越加惡化。對舉步維艱的底層民眾來說,“生活本身卻僅僅成為生活的手段”[10]96。唯有出賣全部勞動才能維持本來是作為前提的類本質,因而成為非人的存在,勞動是痛苦的,生活是蒼白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切事物似乎都與他們格格不入,不僅看不到頭頂璀璨的星空,甚至連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也全面喪失。這一切致使底層勞動人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連日常的基本溫飽都是一種奢望,更不敢有實現美好生活的念頭。深計遠慮的資本家意識到,對處境困難的工人、日漸糟糕的生活環境等各種狀況視而不見而不進行任何補救動作,一旦當人們不堪忍受病痛、貧窮、失業等種種折磨,選擇團結起來進行反抗的時候,就會陷于對自己不利的境地。資產階級嗅到可能威脅他們統治的氣息,為了避免和阻止自己及家人成為受害者,便通過采取如慈善、救濟等社會救助舉措來撫慰底層勞動人民從而緩和矛盾沖突了。資本家做足了表面功夫,假仁假義地以高姿態來俯視、關心整個社會,但實際上他們引以為傲的救濟措施并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窮人們發現這不過是踐踏他們尊嚴的另一種方式而已。這些形同虛設的措施或政策幾乎無法保障普羅大眾的正常生活,他們的生活境況并沒有得到有效地改善,依舊過著困頓不堪的生活。

實現美好生活必須以合理的措施為人民的基本生活作保障。恩格斯認為“即將到來的社會變革將把這種社會生產基金和后備基金,即全部原料、生產工具和生活資料,從特權階級的支配中奪過來,并且把它們轉交給全社會作為公共財產,這樣才真正把它們變成社會的基金”[13]。不同于資本至上的資本主義社會,在生產力發展水平極高并且能夠滿足每個人日常生活和更高層面發展需求的未來社會,奴役和壓迫人的一切東西都被一一摧毀了。社會保障基金“用來滿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學校、保健設施等。和現代社會比起來,這一部分將會立即顯著增加,并將隨著新社會的發展而日益增加”[14]。只有這種社會性的具有人文關懷的保障舉措才能真正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能夠使整個社會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投入和產出,對整個過程起到“穩定劑”的作用。因為是整個社會計劃并調節著生產,在資本主義社會常見的失業或是浪費勞動力的現象也將灰飛煙滅。而且,在未來新社會中,全體社會成員的道德修養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是質的飛躍,完全超出牟取個人私利的狹隘眼界,人與人之間不再是以物為標準而建構起來的離散關系,思想覺悟極高的勞動者相互之間進行著團結、平等、友愛的良性互動。整個社會的發展是以人的發展為目的和衡量尺度,成為能讓人們在穩定的社會這個和諧的大環境中切身感受到幸福美好生活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不同于動物,對于現實的人來說,首先作為一種自然的存在,有物質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同時,人不僅是一種自然的存在,而且還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實現美好生活不只涉及物質和制度方面的保障,精神保障也是十分必要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滿足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展現其本質力量等方面意義重大,同時也是衡量生活是否完滿的重要標準,是實現未來理想生活的重要驅動力。

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生產力,不僅使物質文明快速發展,也使人們的精神進一步獲得了解放。恩格斯表示,正是工業革命的發生和發展,“使每個人都有充分的閑暇時間去獲得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化——科學、藝術、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價值的東西”[15]。恩格斯也對英國工業革命前后工人的狀態進行對比。在使用機器以前,“他們無須乎過度勞動,愿意做多少工作就做多少工作,但是仍然能夠掙得所需要的東西;他們有空到園子里和田地里做些有益于健康的工作,這種工作本身對他們已經是一種休息,此外,他們還有機會參加鄰居的娛樂和游戲;而滾木球、打球等等游戲對保持健康和增強體質都是有好處的”[16]。然而在應用了機器以后,卻使得工人的生活現實徹徹底底發生翻轉。馬克思、恩格斯進而批判了機器大生產使得工人除了擁有工作以外吃飯睡覺等最必需的時間,幾乎沒有任何空余時間去進行和體驗精神文化活動。在馬克思看來,“從整個社會來說,創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創造產生科學、藝術等等的時間”[3]381。人們是通過自由時間進行創造科學、藝術等較為高級的活動,由此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涵養。

但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不論是工人自身還是周圍的一切都不斷打壓著他們,迫使他們墮入深淵,對他們而言,生活是無趣的,因為幾乎每一種享樂皆與他們沒有絲毫聯系,人變得麻木,甚至于法律的處罰也不再可怕。這種異化勞動犧牲的不只是工人的身體機能,同時也摧殘他們的精神。勞動工人逼不得已忙著為資本家創造無盡的財富,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人應該在自由時間里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和創造性,這才是人的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旨趣。然而資本家追逐資本累積不斷地壓榨勞動工人,從不關心勞動者精神層面的訴求,工人卻只能任其左右。勞動異化使工人淪為沒有感覺的忙碌的創造財富的機器和工具,工人通過這種勞動無法獲得精神層面的滿足,也沒有任何發展的可能性和條件。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說的那樣,“工人終生不外就是勞動力”[17]306,“至于個人受教育的時間,發展智力的時間,履行社會職能的時間,進行社交活動的時間,自由運用體力和智力的時間,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時間(即使是在信守安息日的國家里),——這全都是廢話!”[17]306資本的力量壓迫著勞動者,勞動工人只是單調、被動地進行體力勞動,這扼殺了他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勞動工人根本無暇顧及自身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即使意識到精神文化方面的空缺,也沒有任何機會和條件去填補。

不容忽視的一點是,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擁有個性的是資本而不是社會中的人,并且異化是普遍的,即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上流人士也無法幸免于難。由于他們所受的特殊培訓和他們對某些特殊技能的畢生投入,使得他們的發展也是單方面的和受束縛的。在物的統治下,所有人都是片面畸形地為了資本忙碌著,受物的驅使成為資本的傀儡,并且資本家推崇的是,為了資本的積累而進行所謂的自我節制和禁欲。換言之,爭取財富的聚集是以犧牲人自身的發展為代價的,并且全然不顧人的精神文化方面已經出現的危機,更不用說實現能滿足人的各方面均衡發展的理想生活了。如果只強調物質享樂而無視人的內心世界的呼喚,那么人只能成為貪圖物質上的愉悅感而失去精神渴望的喪失了靈魂的畸形人,這是對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的深切關懷的這一理念內核的徹底背離,也是根本區別于他們所構思的豐富充盈的美好生活的。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們只有掙脫這種束縛才能實現精神解放。這首先必須意識到一點,就是在這種以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對立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被統治、被剝削的階級永遠實現不了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得到滿足的愿望。而改變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制約因素,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和舊式分工,提升自身的能力等,才能打碎統治階級對文化的壟斷,這是只有無產階級才能擔當得起的重任。他們必須在明確自身使命和任務的基礎上團結和調動本階級一切力量消除資產階級精神文化方面的桎梏,構建真正屬于絕大多數人的思想文化體系。在與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社會不同的打破文化壟斷的社會中,創造和發展滿足各方訴求的豐富的精神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但這只是設想的第一步,真正要實現如沒有階級對立、無差別的體腦勞動、人有高度發達的集體主義意識和精神境界等的未來新世界,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這個新世界是以勞動和需要真正融合為基本表征的。“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定的活動范圍,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18]37,“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18]37。到那時,強制性的社會分工被徹底消滅,在未來社會,每個人成為自己的主人,也成為自己勞動的主人,在充足的自由時間里去嘗試各種能滿足本質需要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也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是與勞動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可以最大限度滿足所有人多樣化需求的教育,“教育將使年輕人能夠很快熟悉整個生產系統,將使他們能夠根據社會需要或者他們自己的愛好,輪流從一個生產部門轉到另一個生產部門”[11]689。“將使自己的成員能夠全面發揮他們的得到全面發展的才能”[11]689。在這種社會環境中,每個人在潛能或個性充分發揮的基礎上擁有想成為什么的能力和可能,“人民要以自己的意志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安排自己的工作。創造自己的幸福”[8]487。正因為如此,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都能得到滿足,從而在物質性保障和精神性保障真正統一的基礎上更好地實現美好生活。

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生態環境之中的人。現實的個人或群體,除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方面的需求以外,還具有強烈的生態方面的需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自然基礎,它既有助于滿足人的各個方面尤其是生態方面的需求,又能促進美好生活的實現。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意識到并指出,人類所需的一切生產手段和消費資料都是從自然中獲取的,無論是誰只要脫離這個大系統就難以維系下去。如馬克思在談及這二者關系時就把自然當作人的無機的身體,進而闡明自然環境對人的重要影響。恩格斯也曾表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身處其中并與之一起發展。生態環境與人的安身立命密切相關,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撐,離開了這個基礎,即使經濟等方面發展得再完備,也是無法長久的,整個大廈不堪一擊。

馬克思、恩格斯敏銳地發現,資本促使各種構成要素發展變化,緊隨其后的是一系列如利益受損群體行為失范、生態失衡等負面問題愈加棘手。馬克思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中,在將矛頭對準林木盜竊這個“意義重大的真正的現實生活問題”時,就曾說明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表現為生態環境問題,并進一步揭示了這一矛盾背后隱藏的深層次的問題實際上深受人與人之間緊張關系的制約。恩格斯在早期就曾生動細膩地描述了近代資本主義工業發展所造成的污染對人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是極其嚴重的,如染坊排放的廢水污染了整條河流等等來闡明糟糕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繁重的勞動以及由此導致的不良的身體狀況等壓迫著勞動人民,借此向人們發出明確警告。另外,恩格斯也曾細致地研究并闡述了當時處于過渡階段的英國環境污染的真實狀況,比如工業廢水未經轉化處理就直排入河,煤煙過度排放使得空氣污染嚴重,遭受壓迫和剝削的工人所處的環境更加惡劣,工人身處其中嚴重缺失幸福感。因此,恩格斯說:“英國工人在這種狀況下是不會感到幸福的;處于這種境況,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階級都不可能像人一樣地思想、感覺和生活。”[11]448他從生態維度闡明了資本主義工業化導致的環境破壞與無產階級實現美好生活之間是相互排斥的。

資本在創造物質財富、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但是繁榮的背后,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細致地描述資本主義文明在推進過程中造成了環境破壞、氣候惡化等生態問題的方式,指出唯利是圖的資本家對待他人及自然采取的是最為冷酷無情的態度,他們唯一關心的是付出的所有行為所能帶來的直接效益,而其他一切后果都與他們毫不相干。因此為了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資本家不斷剝削和壓榨勞動工人,而讓資本家意識到這種異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極端重要性是很難的,但這對工人的身心造成的后果卻十分嚴重,以至于那些食利者認為這些后果是源自工人固有的階級本性,進而愈加透支彼此之間本就淡薄的關系。同時在由物的統治而形成的自然觀的助推下,資本對外部自然的大肆掠奪,想方設法讓自然滿足貪欲的需要,造成二者交換的斷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呈現出的反生態性和反人類性,不僅破壞了自然環境導致資源枯竭等生態災難,而且還破壞了勞動工人自身,工人深受其害,這是對生態和社會的不公,也阻礙了對美好生活的建構。

馬克思、恩格斯意識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帶來的一系列生態方面的消極影響,從物質變換和物質代謝的角度論述了人類過度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破壞了生態平衡。這種以物質財富積累為目的的生產一味地對自然進行掠奪,蔑視甚至無視自然本身的存在和發展,一旦超過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必然會在對自然的人化過程中引發自然的異化,人們就會受到自然加倍的懲罰和報復。正如恩格斯所告誡的那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9]559-560。并用居民砍光森林換取耕地卻導致既失去森林又失去儲水中心等例子加以佐證。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類不能違背具有客觀性的自然規律,要用理性的態度和道德的目光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既要認識到人的社會本質帶給人的相對于自然的主體地位,更要意識到人的自然本質對于自然的依賴關系,而自然的承載力是有限度的,不能只是單方面地追逐物質利益而隨意地對待自然。只有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并在其框架下進行活動,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才有實現人與自然和解的可能,才有實現美好生活的可能。

而要真正解決生態危機,維護好生態環境,使工人擺脫這種糟糕、嘈雜的生活與工作環境,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資本主義社會,認為必須實現“兩個和解”,即化解人自身的危機和化解人與自然的危機。這不僅需要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念,最關鍵的是要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改變并超越舊的生產方式,把勞苦大眾從異化勞動和異化自然中徹底拯救出來,進而達到共產主義,“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11]185。到那時,就像馬克思所設想的那樣,全社會占有生產資料,并且由于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人的自然觀也發生根本轉變,在此基礎之上,“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5]926-927。對資源的利用采用的將是最集約的方式,并且是從社會成員的需要出發進行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這就從根本上克服資本主義私有制下掠奪式利用自然的方式,人道主義和自然主義真正實現統一,之前存在的緊張關系得以消除,并且都能得以健康持續地發展,呈現出和諧相處、同舟共濟的美好圖景,在此基礎上走上美好生活的光明大道。

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資本主義社會正處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我們無法苛求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美好生活作出準確回答或提供具體的實施方案,但是他們對資本主義的深刻剖析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科學設想中蘊含的豐富哲理貫穿于他們的整個理論體系。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在新時代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人民也愈加期盼更美好的生活,但是現在這些發展還不夠充分、平衡,與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美好生活還有一定差距。這就更需要我們立足于現實,科學梳理和全面解讀馬克思、恩格斯美好生活思想,從中汲取新啟示,夯實建設美好生活所需的各方面保障,為實現美好生活做好鋪墊。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3.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75.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3.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

[1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

[1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0.

[1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8.

[1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82.

[1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責任編輯莫仲寧

猜你喜歡
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馬克思哲學的“形式指引”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0
廣元有條馬克思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草热视频在线| 99热亚洲精品6码| 国产91小视频| 精品色综合|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夜夜操天天摸|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5555国产在线观看| 天堂亚洲网|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婷婷| 免费在线一区|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国产精品美乳|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精品第一区|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国产黄色爱视频|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2020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91娇喘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澳门av无码|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天堂视频| 一区二区午夜| 黄色a一级视频| 久久精品91麻豆|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99re视频在线| 国产麻豆另类AV| 成人中文在线| 日本a级免费| 一级毛片免费的|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日韩无码黄色| 99热亚洲精品6码|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欧洲av毛片|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午夜|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欧美激情第一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a级片| 成人欧美日韩|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