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留“遼”過年
時光疾馳奔走,一路春夏秋冬。當時間的鐘擺走過2020,來到2021,忙碌的人們停下匆匆步履駐足以待,一年一度的“春節”正笑靨而來。
今年的“年”與往年不同。
遼沈大地上,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底猛然抬頭,加之國外疫情加速蔓延,國內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回家過年,原本是“喜大普奔”的高興事,如今卻成了不得不重新審視的課題。
2021年1月18日,遼寧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發出《留“遼”過年共守安“寧”——關于嚴防疫情擴散歡度新春佳節的倡議》。倡議書中言辭懇切,情義深深:疫情防控,每一個人都事關大局。為了您和親人朋友的平安健康,我們倡議全省廣大職工群眾就地過年。
每逢黨政發聲的關鍵節點,必有工會組織的有力作為。替黨政分憂,為職工解難,工會責無旁貸。

一邊是溫情,一邊是疫情,考驗的是工會的智慧和能量。全省各級工會組織積極倡導落實“留‘遼’過年共守安‘寧’”的倡議,齊思共想,多措并舉,將疫情拒之門外,將溫情迎進門來,為全省留“遼”過年的廣大職工營造一個平安健康溫馨祥和的春節。
遼寧省總工會謀定思動,率先垂范。
1月20日,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遼寧省總工會、遼寧省企業聯合會與企業家協會、遼寧省工商業聯合會聯合發布致全省企業及職工的倡議書。“沒有一個嚴冬不能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倡議書向全省廣大企業及職工發出倡議,留在本地過年,非必要不離遼;合理安排生產和休假,少聚集不扎堆;關心關愛職工,抓防疫早復工。
省總工會一紙倡議,各地工會紛紛跟進。
1月20日當天,沈陽市總工會面向廣大留沈過年的職工,通過“線上+線下”的眾多平臺,發出了一份調查問卷——“留在沈陽過年,你準備咋過?”問卷簡明扼要,其中一項問答頗為“吸睛”:不回家過年的你,有什么獨樹一幟的新銳過年方式?
一紙調查激起萬眾響應,留沈過年的種種思緒在問卷中盡情釋放,廣大留沈人員紛紛曬出各自的過年方式。“留沈過年要問需職工,要讓這個年有溫度、有關懷、有親情。”沈陽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問卷調查,制定相關留沈過年的服務項目,讓廣大留沈過年的務工人員切身感受到來自工會大家庭的溫暖。
大連市總工會第一時間面向來連務工人員發出倡議:但有躊躇志,他鄉亦故鄉。繁榮大連是我們親手建設的美麗家園,平安大連是我們攜手守護的共同家園。留下來吧,體驗一下“大連過大年”,這里會讓你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幸福。
在鞍山,市總工會迅速制定了《關于深入落實留“遼”留工作地過年有關倡議和文件的通知》以及《關于上報留“遼”留工作地過年企業的通知》,號召全市各縣(市)區、開發區總工會,鼓勵廣大職工群眾留“遼”留工作地過年。
……
一時間,全省各級工會積極響應省總工會倡議,號召廣大來遼務工人員:留下來過年,工會組織會給大家營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別樣春節。
工會“年”味
倡議一經發出,全省各級工會組織遂將倡議化作行動。
2月1日,沈陽市總工會向全市工會系統發出通知,決定啟動“溫情沈陽城留您過大年”活動,并通過開展“六送”行動,關愛服務留沈過年外來務工人員。
留沈過年,在沈陽市總工會看來,不僅人要留下來,心更要留下來。年貨備齊沒?家人理解嗎?在沈愉快嗎?種種難題,市總工會通過送祝福、送年貨、送政策、送文化、送健康、送服務的“六送”行動一一應對。
文件精神層層下發傳達,由市總工會到縣區,再到鄉鎮街和廣大企業,落實行動不斷下沉推進。
在順豐速運(沈陽)有限公司,公司工會將市總工會的精神層層解讀并一一落地,在企業內開展了“溫暖相伴幸福過年”2021年工會陪你過大年系列活動。系列活動分為新春送福、點亮“微心愿”、順豐首屆職工線上年貨節、順豐第三屆網絡春晚等七大主題活動。眾多活動中,最受職工歡迎的當屬順豐首屆職工線上年貨節活動。
奧華營業點快遞小哥杜超說:“年貨節太給力了。工會為我們搭建了一站式購物平臺,貨優價廉,方便了我們家在外地的快遞小哥。”杜超老家在鐵嶺市西豐縣,人在沈陽過年,心中卻掛念著老家獨居的母親。工會了解情況后,馬上幫助他為母親選購了肉蛋水果等一些精品年貨,幫他打包郵寄到西豐老家。“我可以安心在沈陽過年了。”杜超表示,工會不愧為職工娘家人,留人更留心。

在大連,留“遼”過年入鄉隨俗,成了“留連留企”過年。1月26日,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職工活動室內處處洋溢著喜慶氣氛,大連市總工會組織10余位書畫家現場揮毫潑墨,為公司“留連留企”過年的200余名職工書寫春聯和福字。現場,來自四川成都的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船舶分公司機務員蔣向陽高興地表示,工會送墨寶“大禮包”,讓身在異鄉的務工人員提前感受到了家的味道和濃濃的年味。
為企業職工送福字,僅是大連市總工會開展“留連留企”過年系列活動之一。進入臘月以來,大連市總工會便組織動員全市各級工會啟動了“留連‘家’有禮,工會愛相隨”活動,列支1500余萬元,向“留連留企”就地過年的外省市籍職工會員贈送“云拜年·通訊禮包”等線上線下六大新春禮包,通過工會娘家人的貼心服務與暖心行動留人留心,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就地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在江城丹東,丹東市總工會在春節期間啟動了“我在丹東過大年”——丹東市職工春節系列活動。丹東市總工會將省總工會的倡議精神進一步拓展延伸,“我在丹東過大年”系列活動中不僅包含了送福字、送溫暖、才藝秀等親情活動,同時還有送培訓、送崗位、送就業等活動,為春節期間不停工的企業送去工會的服務和關懷。
在阜新,阜新市總工會將留阜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請進了電影院,《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等賀歲大片讓大家目不暇接;撫順市總工會為留撫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送去了包括春聯、米面油、慰問金等在內的春節大禮包,一“包”在手,過年無憂……全省各級工會都紛紛行動起來,讓廣大來“遼”務工的外來人員人留下來、心暖起來。
躬耕號角
留“遼”過年,遼沈大地上盡顯工會組織的作為和行動,讓每一位留“遼”過年的職工、每一家春節堅持運轉的企業都感受到工會的溫暖與關愛,究其原因,仍是全省各級工會圍繞黨政中心,服務發展大局,服務企業和職工的具體實踐,更是全省工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投射。
精神有引領,行動有航標,全省各級工會能夠整齊劃一、步調一致,于細微處見精神,于宏觀處彰顯新時代下的工會工作新作為。2020年12月1日,隨著遼寧省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全省各級工會有了新目標、新任務,也由此踏上了新征程。

不同的時代呼喚著工會的不同使命。在遼寧省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在講話中為當下全省工會工作做出了全新詮釋,給出了具體目標,他在講話中指出:實現遼寧“十四五”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是全省上下共同的政治責任。全省廣大職工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努力在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全省各級工會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找準服務大局的著力點,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合法權益,推動工會工作取得新突破。各級黨委要加強和改進對工會工作的領導,為工會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
新時期的工會工作應該怎么做?大會給出了全新定義。在遼寧省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省總工會圍繞提出的九個“緊扣”和九個“著力”,以滿足職工群眾美好生活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健全服務體系、強化服務保障。
如果說遼寧省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是團結動員全省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力量的宣言書,那么在2021年2月1日召開的遼寧省總工會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則是2021年以及未來5年全省工會工作的動員令和路線圖。
會議指出,全省各級工會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狠抓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等11項重點工作落實。各級工會要加快轉變服務理念和工作方式,堅持圍著企業轉、圍著職工轉。聚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加大職工培訓力度,著力推動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在企業轉化,健全培訓、競賽、晉級、激勵一體化機制,進一步挖掘、發現、培養各行業各領域高技能領軍人才。落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推進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建立200個省級職工創新工作室、100個職工技能培訓陣地,積極培育遼寧振興發展新動能。

在這次會議上,還審議并通過了《遼寧省總工會2021~2025五年計劃》,這其中包含八大項任務目標24小項具體舉措,全方位保障全省未來工會工作的全面推進。
戰疫“工”事
回望2020,最深刻的記憶無疑是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初疫情突發之時,全省各級工會便立刻行動起來,團結動員全省廣大職工投入到這場艱巨的疫情防控戰役中來。心無旁騖腳踏實地,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疫情逐漸消退,各地復工復產,再踏征程,重啟繁華。
然而2020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又在沈陽、大連抬頭,隨著沈陽、大連相繼啟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疫情烏云又一次籠罩全省。
緊要關頭之際,工會自然不會缺位。
2021年1月1日,沈陽市總工會決定,啟動應急資金撥付程序,緊急向鐵西區、皇姑區、于洪區三區總工會,撥付工會防疫專項資金300萬元,用于支持一線防疫工作。期間,市總工會及時協調有關銀行,克服元旦放假、對公結算暫停的不利因素,將防疫專項資金300萬元,于當天下午到達三區總工會財務賬戶。
資金加持之外,沈陽市總工會還號召全市各級工會進行人力馳援。疫情突如其來,沈陽全市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個別行政區進行三輪核酸檢測,一度出現檢測人員緊缺、勞累過度的情況。面對如此情形,沈陽市各級工會紛紛響應號召,成立志愿者隊伍,支援到疫情防控一線。
2021年1月4日夜,和平區總工會連夜組織工會干部和志愿者60人,組成4支突擊隊,自1月5日起分赴沈水灣街道、渾河灣街道、長白街道進行支援。1月1日到3日,大東區總工會共計抽調84人次沖鋒在第一線,15個小時全程值守在4個核酸檢測采樣點位上,以志愿者的身份積極助力核酸檢測工作。在沈北新區,區總工會主席王金鐘更是親自帶隊,率領由區總工會、團委、婦聯等多家單位組成的“群團組織抗疫突擊隊”走進街道社區,助力工作人員核酸采樣。
在大連,為幫助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相關冷鏈企業和職工提振信心、共渡難關,大連市總工會第一時間響應,全市工會上下聯動,對全市冷鏈行業重點企業的“苦臟累險”艱苦行業一線職工,對進行“封閉、集中、規范管理”的冷鏈建會企業的4000多名職工,以及直接參與一線冷鏈進口食品監管的389名大連海關工作人員和市、區(市縣)兩級從事冷鏈食品儲存加工監管工作的1000多名市場監督管理人員關懷慰問。市總工會還精心研究制定了與冷鏈企業同舟共濟、關愛冷鏈行業職工隊伍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制定全市冷鏈建會企業2021年度工會經費返還政策,引導各級工會建立專門服務隊伍,對封閉管理的冷鏈企業職工進行點對點跟蹤服務,強化防疫知識普及、致信慰問職工、加強職工心理疏導、全力保障職工身心健康。

在大連市西崗區,區總工會選派人員到一線協助做好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同時,還第一時間組織防寒物資,送到轄區各街道、教育系統,為全區近200個核酸檢測崗位的戰疫一線職工發放60余箱近2萬貼御寒暖貼。在大連市金普新區,區總工會49名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全部下沉到25家街道和四大工會聯合會積極助力疫情防控,同時,區總工會還開辟疫情防控勞動關系線上線下服務綠色通道,對企業復工復產期間的職工權益保護相關事項開展動態監督,主動化解勞動關系矛盾,把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中。
當嚴寒逐漸消退,便是溫暖悄然而至的時刻。2021年1月14日,遼寧省總工會、省婦聯正式啟動“溫暖同行攜手抗疫”慰問活動。重點慰問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部分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及沈陽市和大連市中風險地區部分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由衷地向他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0,工會人人艱難走過,2021工會將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