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如果說將古建老宅修繕完好,并升級至適于現代使用,是讓其重新升騰起鮮活生氣兒,那么敞開古建老宅大門,以不同形式活化利用,則是邀請公眾走進歷史,親身與古建筑對話,實現文化傳播,在保護中達成文化的一種傳承。
古建老宅串聯出歷史的影像
在蘇州,民間慣稱潘世恩一脈為“貴潘”,以一狀元、八進士、三十六舉人享有“天下無第二家”之譽,是清代蘇州最為顯赫的家族。與之對應,“貴潘”的宅第散落于姑蘇古城的數條隱匿的街巷內。
鈕家巷3號,原為清乾隆五十八年狀元潘世恩的宅第,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潘世恩宅被列入蘇州市政府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由蘇州文旅集團古城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經過為期4年的復原修繕,2014年11月,在原宅西路基礎上設立的蘇州狀元博物館正式開放。2021年4月,保護區、姑蘇區啟動名人故居文化展示項目,區古城保護委員會聯手文旅集團古城公司,在中路后廳二樓,以圖片、影像、視頻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了潘世恩的名人文化、潘氏一門的深厚底蘊。
五六百米之外,距離鈕家巷約8至10分鐘的步程,有南石子街5至10號原清咸豐探花潘祖蔭故居,現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筑。2011年底,潘祖蔭故居也被列入蘇州市政府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自2012年以來,由蘇州文旅集團對其開展修繕利用,恢復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原貌、恢弘別致的空間結構,在此基礎上加設消防池等防火設施后,打造為探花府·蘇州文旅花間堂精品酒店。2020年3月,潘祖蔭故居修復后的三期工程“文旅會客廳·探花書房”對外營業。
循著“貴潘”宅第在姑蘇古城內的分布,蘇州文旅集團正著手修繕他們在海紅坊的祖宅。通過一座座古建老宅,可以將一個江南望族在蘇州的發展軌跡串聯起來,展現他們從“商”走向“士”,以讀書扭轉家族命運,以及護衛、捐贈國寶的傳奇,以古建筑的形式修復一段生動立體的歷史影像。
在活化利用中與歷史相交
就連潘家后人也已忘卻,狀元府的屋頂夾層里還藏有道光帝賜給潘家的“福”字,在建筑修繕時被文旅集團的施工人員發現。西路設立的蘇州狀元博物館,集中匯聚了以潘世恩為代表的蘇州歷代狀元的相關資料,展出與蘇州狀元文化相關的珍貴文物。館內兩幅狀元府、探花府主人的畫像,來自后人捐贈,因為是由潘家聘請的專業畫師繪制的,真實度非常高。包括全宅最為精美、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紗帽廳修復,也參考了后人捐贈的潘宅畫像。2021年,以狀元博物館為基地,文旅集團古城公司還為小朋友們打造了“夜游博物館”研學之旅,圍繞館藏展品,設計多項研學活動,并以搭設帳篷、國學夜話的形式體驗古人生活,幫助小朋友們更生動了解蘇州的狀元文化。
在中路和東路,2020年5月,蘇州文旅集團策劃舉辦了“江南小劇場·太傅第”暨沉浸式喜劇《金榜題名時》等精品演藝,并將那里作為蘇州文化藝術中心沉浸式新劇《聲入姑蘇》的起點和重要場景。利用古建老宅做沉浸式情景劇,將音樂、舞蹈、表演與古宅融為一體,對劇目意欲表現的內容,以及這座古宅都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中路正廳留余堂,在安裝消防設施后,配備燈光系統、音響系統等,可作課堂使用,曾用于混沌大學授課。東路拜壽堂,偏房寬敞,可作為劇場演出的化妝間或更衣室。2020年國內疫情趨緩后,小劇場半年演出70余場,接待觀眾2000余人次。
在文化傳播中實現古城的保護與傳承
古建老宅的保護修繕活化利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把里面紛繁復雜的各方關系捋順,到實施保護性修繕,再到活化利用,直至引入的業態經營穩定,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有的古建老宅一期工程修復完畢以后,仍有一些住戶因故居老宅情結沒有動遷的意愿。但換個角度思考,相較于已經破敗不堪、危機四伏的現狀,如果能夠重現故居老宅昔日榮光,讓老宅繼續講述家族的榮耀,又何嘗不是情節更好的表達與實現方式呢。
潘祖蔭故居坐北朝南,三路五進,中路各進建筑皆為樓層,兩側廂房聯通為走馬樓式,是一座融合有北京和蘇州風格的大型宅第。花間堂精品酒店那一路是最早修復完畢的,之后修復完探花書房一路,直至目前,仍有房屋在修繕。
綜合來看,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產生的經濟效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比如古宅做酒店,在人員、管理、消防等各方面要素匹配到位的情況,花間堂的運營成本就較高,因為一般酒店的清理車可以正常在店內推行,但古宅內全是門檻、樓梯,且沒有電梯,人力消耗就很大。類似潘世恩宅、潘祖蔭故居等大宅都不在主街上。選擇以博物館、酒店、書房等多種形式活化使用,包括舉辦各類活動,就是在保護的前提下盡可能向公眾開放,讓盡可能多的人能夠領略蘇州的古建文化、科舉文化、隱逸文化等,品讀蘇州,領悟古城保護的蘇州思路。一切還是為保護、為傳承,在活化利用過程中帶動文化傳播,將古城的精神價值與文化價值擴散出去。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古建老宅活化利用藍皮書》正是以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為切入點,在古城保護更新和資源活化利用方面總結了這樣一批經典案例,對古建老宅保護利用工作進行系統發掘與成果展示。作為保護區、姑蘇區古城保護經典案例藍皮書一年沖刺行動計劃的關鍵一環,第二輯藍皮書的編制計劃將于2022年10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