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朱書漾 李佳
近日,平江路朱馬交橋上總是傳來曲調悠揚的蘇州評彈,吸引游客駐足。這是姑蘇區平江街道大儒巷社區結合古巷特色和節令,邀請專業評彈演員在小橋流水邊進行浸入式表演。這樣的場景,正是來自于近期平江街道結合各社區的區位優勢和文化特色,通過打造“周末社區”特色活動,為游客送上的特色“文化+”服務。
為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健全社區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組織體系末梢“根系”,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近期,姑蘇區創新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根系工程”。平江街道創新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選取了平江片區重點功能區為先行區,探索如何通過“根系工程”實現社區、景區協同治理的效能提升。
自治黨組織,無物業小區從此“有人管”
大儒巷社區懸橋巷60號零星樓大院建于1979年,是標準的無物業小區。院落房屋本身所處地勢較低,經過40多年變遷,基礎設施老化嚴重,加上小院緊鄰景區,來往人員較多,樓道內小廣告隨處可見,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環境和游客的游覽體驗。
為此,通過排摸,大儒巷社區聯合居住在小區內的5名退休黨員和3名社工黨員、1名物業公司黨員成立院落共治黨組織,開展“板凳議事會”“周五聯席例會”等多方議事。大家坐在大院里,圍繞環境衛生、車庫改造、增設“綠化角”等提出建議。社區仔細梳理這些需求清單,整理發布了懸橋巷60號“樓道粉刷認領”項目和“車庫改造”項目。與此同時,社區聯動街道城管、環衛部門,對大院和車庫進行環境整治。通過這種方式,懸橋巷60號大院華麗變身,成為平江路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
今年以來,平江街道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持續優化基層黨組織“樹形”體系,不斷織密、扎深、夯實“紅色根系”。懸橋巷60號正是最好的例子。街道通過將基層黨建工作和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強健社區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組織體系末梢“根系”,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進基層治理的強大動力。
“菜單式”服務,共建單位打造生活典范
蔡匯河頭13-15號大院位于平江街道觀前社區碧鳳坊南面,建于20世紀80年代,屬于無物業小區。小區里共有兩幢樓房、36戶居民。經過幾十年的風雨,防盜大門和公共基礎設施老化嚴重,樓院內墻體脫落,路面塌陷。居民大院還因為處于熱鬧繁華的觀前商圈,成了外賣小哥的“公共停車場”,潛藏了一系列安全隱患。
為此,觀前社區黨委在蔡匯河頭13-15號大院建立共治黨組織,發動居民力量、協同共建資源提供“菜單式”服務,打造“陽光觀前議事小院”,配合“小院自治公約”實現長效管理。社區也緊扣實事項目、鏈接多方資源,與大院結對掛牌建立“同心家園”的愛心企業。豫園商城組織企業員工捐款,為大院安裝防盜門,并認領了小院墻面粉刷工程。廣發銀行蘇州分行還為小院新增了宣傳欄,提供各種政策信息和便民咨詢。社區結對處室觀前地區綜合管理辦公室也加入小院垃圾清理、環境整治行動中。
通過民主協商、鏈接資源下沉,黨組織聯合共建單位為小區安裝上了防盜門、通上了管道燃氣、修復了路面、增添了花壇景致,還搭配上墻面彩繪,取得良好的成效,使其成為觀前商圈夜間經濟鬧中取靜的“蘇式生活典范”。
“沉浸”式體驗,平江生活里文化韻味足
為滿足大眾需求,今年,平江街道梅巷社區黨委以“巷心力 共享家”作為品牌,依托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等,積極打造了紅色智慧學習平臺、梅巷社區“紅色錄播廳”等線上線下多個紅韻陣地。
社區在線上設置黨史智慧學習墻,開發黨史知識學習手機終端平臺,打造網上陣地;與喜馬拉雅黨建共建,建設“有聲梅巷”文化浸潤式體驗館,黨員群眾通過無線耳機即可收聽“平江故事”“黨建教材”“民聲家書”等各類優質有聲資源。社區還將錄音設備搬進活動室,依托紅色錄播廳打造“吳聲向黨”“初心稚語”等有聲專輯。同時,強化紅色共享議事空間的復合功能屬性,打造“逸閱讀”紅韻學習角,發揮好紅色學習及黨員、居民議事的陣地作用。
依托“鄰里紅韻”載體,梅巷社區黨委還定期為轄區老年居民開展書法、國畫、剪紙等特色文化課程,并組織策劃轄區居民書畫展、二十四節氣系列活動,不斷挖掘本地文化團隊,持續培育梅巷社區先鋒文藝隊、舞蹈隊等特色隊伍。此外,社區還聚焦轄區青少年成長需求,在寒暑假和周末時段,開設梅巷社區“紅韻暑托班”和“周末紅悅”讀書沙龍等活動,為青少年的成長保駕護航。
近期,平江街道結合姑蘇區委組織部《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根系工程”工作方案》的要求,啟動了觀前、梅巷等5個“周末社區”的建設工作。除了提供常規的政務類服務,還將結合社區實際特色,鏈接相關資源,回應在“社情民意聯系日”里居民、游客提出的心愿,將平江路景區的資源優勢通過“1+10+N”黨員隊伍的力量整合發揮出來,推出“蘇式生活周末匯”特色服務,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接下來的“周末社區”還將凝聚轄區內的博物館、幼兒園、商會、商家、黨員志愿者等力量,將最正宗的蘇式文化課程輸送到游客身邊。同時加大聯動力度,打造亮點品牌,不斷涵養黨的組織根系,匯聚起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和組織力。
“平江街道將繼續加大黨建聯動力度,延伸‘根系工程’組織觸角,發揮‘千朵海棠’陣地作用,打造亮點品牌,不斷涵養黨的組織根系,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平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