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江華
桂林旅游學院,廣西桂林 541006
《財務管理》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該課程概念、理論多,具有邏輯性強、計算量大的特征,傳統的講授型教學方式顯得枯燥乏味,教學效果不理想。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財務理論和財務模型的理解,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該課程亟待解決的問題。
胡玲(2012)指出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需結合專業特點在廣度和深度上應與財會專業有所區別,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學方法陳舊[1];何慧(2017)指出財務管理教學定位不清,沒有將旅游專業和會計專業的教學進行區分,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師生互動[2];張欣(2017)提出財務管理建立“教師課堂講授+慕課微課學習+課后練習、討論”多種教學方法的體系,增加實踐教學[3];王瑞軍(2019)認為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學生反饋質量較低,時間滯后[4];姚榮(2019)認為教師在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應融合大數據思維,利用大數據優勢找出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線學習、網上視頻學習,也可以用ERP沙盤模擬企業經營與運作管理[5]。趙虹(2019)指出現有的財務管理微課,主要偏向財會專業,對管理學類專業等非財會專業適用性不夠[6]。
綜上所述,國內關于《財務管理》課程整體建設研究較少,往往就教學內容或教學方法某一方面進行研究,而對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研究相當缺乏,大多停留在理論上,缺乏一手數據。
《財務管理》在研究資源配置時,會運用數學、計量經濟學、運籌學和會計學等分析工具和概念,通過預測和決策來實現對財務活動價值管理的目的。因此,這門課程具有邏輯性強、計算量大的特征。一直以來也被學生認為最難以掌握和通過的課程之一。旅游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教材與其他財會、經濟類專業通用教材區別不大。到底是應該“大而全”,還是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小而精”、夠用即可,這是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旅游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案例相對較為陳舊,更新不及時,且有部分案例為生產制造業的案例。原有的案例時間較為久遠,沒有體現最新的旅游業態,與旅游企業的發展、變化相脫離,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實踐教學環境,學生無法了解旅游企業財務管理實際情況。
一方面,傳統的《財務管理》教學手段主要采用的是課堂講授,教學方式單一,理論多、計算復雜,沒有將旅游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的教學進行區分。學生覺得課程艱澀難懂,與實際生活關系不大,缺乏師生互動,缺乏模擬實踐教學,缺乏相應的旅游企業模擬實驗和案例分析,學生既缺乏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又普遍存在畏難心理,教學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部分現代教學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分依賴線上教學資源,學生通過網絡自學、完成練習,教師只做簡單講解,由于《財務管理》課程邏輯性強、計算量大的特點,往往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難以達到教學目標。
區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與財會專業學生的不同,整合教學內容。圍繞財務活動的內容,包括把零散的知識點串成兩大模塊,即籌資和投資模塊。結合實際生活中的財務管理問題和旅游企業中的實例,把基礎理論和財務模型講深講透,并輔以課后線上平臺相關重點、難點的講解視頻,做到既深入淺出,又能激發學生學習和深入理解的積極性。同時,注重課程思政,滲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強化職業道德觀念。比如講授時間價值部分單利和復利時,結合“校園貸”的例子,讓學生理解復利的本金每天都在增加,也就是俗稱的“利滾利”,一個月就是(1+i)30(i為日利率),本息和是呈幾何式增長的,從而真正認識到“校園貸”等高利貸的危害。
通過與實習單位的合作,不斷收集旅游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鮮活事例,開發成為旅游企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案例,教學內容體現前沿性與時代性。完善旅游財務管理案例庫建設。不斷收集國內外最新的典型案例,與實習單位合作,持續穩定地收集一線旅游企業案例。聘請旅游企業業界精英、財務管理從業者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切實提高學生運用財務理論、財務模型解決實際財務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
《財務管理》課程概念、理論多,具有邏輯性強、計算量大的特征,傳統的講授型教學方式顯得枯燥乏味,教學效果不理想。應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網絡在線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通過開發大量在線試題資源,增強課程學習的挑戰性。通過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改變原來單一的教學方法,既保留板書講授、習題演算講解,也借助大學慕課SPOC課程的建設,微助教教學平臺的運用,完善網上重點模塊視頻建設、網上試題庫建設,線下教學為主,線上教學為輔,加強對學生參與度的控制。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前10周是網上直播教學、微助教平臺和大學慕課平臺異步SPOC課程相結合,后面7周是線下課堂教學、微助教平臺和大學慕課平臺異步SPOC課程結合使用,學生對于線上線下教學有了更為深刻的體驗,通過期末對上學期四個教學班班共計155位同學有關線上線下教學體驗的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35份,其中非常滿意為5分,基本滿意為4分、不滿意為3分、非常不滿意為2分、說不清楚為1分,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式學生評價統計表
由此可以看出,對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式的整體評價較好,達到了4.21分,對于這種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自主性給予了肯定,分數都在3.7分以上,但還有一定差距,對于大學慕課平臺的該課程資源的評分是3.81分,也存在提升空間。原因主要是由于課程特點,《財務管理》課程內容專業性強、內容多、計算多,學生不易理解,不大適合網上自學,教學應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
總之,旅游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既要考慮專業特點,適當篩選教學內容,不要“大而全”;也要不斷增加旅游企業的實際案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要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網絡在線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但根據課程特點,應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