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紅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人民至上的理念,更加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在生活中、在行業中、在工作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像民生檔案資源的共享,民生檔案資源的利用,就體現在現實生活和具體工作中。民生檔案資源中的民生基本信息、家庭狀況、收入開支、住房處境、養老保險等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借助檔案這種特殊“橋梁”和“紐帶”,體現出應有盡有的價值,這種資源價值的體現,對促進國民幸福指數的提升,助力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目標的實現,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將在本文與大家共同探討新時代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價值。
要探討民生檔案資源共享在新時代的價值,首先要對民生檔案涉及的內容與范疇進行分析。
我們把凡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檔案都稱為民生檔案。民生檔案的范圍很寬,民生檔案的類別少說也有80 多種,像大家熟知的扶貧檔案、失業人員檔案、學籍檔案、城市拆遷檔案、環境檢測檔案以及企業職工檔案等等,均屬于民生檔案范疇。民生檔案,不僅范疇寬泛,且內容廣泛。在以上這些民生檔案中,都具體地記錄著老百姓真實的個人信息、家庭信息。大到老百姓的房產信息(住的是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還是商品房等等)、工資收入信息(如個人或家庭的年收入、月收入以及平均收入)、職業情況(是否是公務員、企事業單位或私營單位以及個體經商狀況)、就業情況(就業或是在職的狀態)、文化背景(包括文化層次、學習專業)以及婚姻現狀等等方面,小到老百姓的個人電話號碼、身份信息、家庭住址(城市、農村、城鄉結合以及新型的“城市鄉村”)和身體健康情況,以上這些與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信息,可謂“包羅萬象”。
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物質的豐富與國家的富強,老百姓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從簡單物質上的需求,已提升到豐富多彩的精神上的追求,再提升到生活品質上的高標準。不僅如此,新時代,人民對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等方面又有了更高、更新的期待,比如人民對自己住房的需求和滿意度、人民對自己學歷結構的提升、人民對生存環境和空氣質量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新的標準和更高的期待。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改變,社會主要矛盾的改變給民生檔案信息資源注入了新的“魅力”。人民在利用民生檔案信息資源的同時,借助民生檔案的“橋梁”作用,促使老百姓個人需求、家庭需求、生活需求、學習需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滿足;民生檔案中信息、數據的憑證作用,間接地促進了各種矛盾的解決,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了解與社會的和諧。所有這些,都體現著新時代民生檔案資源所發揮的潛在作用。
1. 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有助于人民獲得感的滿足。新時代,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意義更是深遠。民生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帶給百姓的是獲得感不斷增強、幸福感不斷提升、滿足感倍加增長,而民生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間接地幫助民眾實現了共享這些“分紅”。一是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超過8000 美元;二是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建立;三是新時代人民對物質方面、精神方面有了更高的期待,包括教育、學習、公平、公正、安全、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而這些最直接的“分紅”與共享,都離不開民生檔案資源中數據的統計與信息分析和調查結果的比較。比如,在城鄉低保檔案中,我國城鄉低保人數的統計;比如,精準扶貧檔案中,扶貧對象信息的采集、脫貧人數的統計;比如,醫療保險檔案中,保險人員的范圍、層級等等;以及我國就業、住房建設等方面,無一不是以民生檔案信息資源為依托的。新時代,人民已真正地享用著“勞有所得、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成果“分紅”,真正體會到獲得感的不斷增強。
2. 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有助于人民安全感的增強。西方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可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對處在新時代的中國老百姓來說,百姓安居樂業,醫保、社保不斷完善,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目標的實現等,都離不開民生檔案資源中的“廉租住房檔案中的信息資源”“社保檔案中的信息資源”“低保檔案中的信息資源”以及養老保險檔案等中的信息資源利用成就。這些“民生檔案”信息資源中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數據、統計以及情況調查資料的提供,住房建設部門、社保部門、養老機構、決策機構都提供了真實可信的第一手素材和可靠憑證。
3. 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有助于人民幸福感的提升。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讓我們對我國國民受教育的情況和現狀有了更新的了解。比如,通過對“精準扶貧檔案”“扶貧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可以分析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家庭受教育情況和輟學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教育公平”問題,提升公民的受教育機會;比如,在共享“農民工檔案”的同時可以了解到,我國現在農民工兄弟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前的培訓目標、培訓需求,以達到降低培訓盲目性和提高培訓效率的目的,進而提升我國國民的文化素養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再比如,在共享“流動兒童檔案”的同時,可以為我們這些為生活打拼、為城市建設而努力的農民工子女的入學提供方便,讓這個特殊群體的孩子就近入學、安心學習。大家知道,學習與提高自己,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而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更能促進民眾在發展中感受到精神生活上的豐富與多彩。
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如果不被利用,也就無從談其價值,更無從談其價值的實現。新時代,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諸多的方便,人們共享著高科技帶來的“福利”。多途徑利用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同樣是帶給老百姓“福利”的一種。通常利用民生檔案信息資源的途徑,有如下幾種。
1.館藏利用“直接化”。“館藏利用”,也就是到保存檔案的檔案館、檔案室查閱、借用、復印等。工作中,為了科研、為了解決貧困生活補貼、為了經濟適用房分配、為了廉租住房租用、為了低保經費發放,甚至為了緩解糾紛、了解實情,檔案人員或工作人員會主動到各個級別的檔案室或檔案館,查閱、調閱其需要的檔案資源(民生檔案信息資源),以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館藏利用”是最直接的“零”距離的檔案利用。
2.平臺利用“網絡化”。在今天信息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的神速、信息的快速已大大提升了檔案利用的頻率、效率和效益。人們可以通過QQ 平臺、微信公眾號平臺傳遞信息,分享檔案利用的經驗,這些都是共享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快捷、高效、新型的檔案利用方式。
3.高效利用“智慧化”。“智慧檔案館”是檔案館發展的高級形態,它通過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實現城市各類信息的有序整合、協同共享和高效利用,從而更好地為公眾服務、為百姓服務。“智慧化”應覆蓋檔案收集、整理、存儲、保護、利用等方面。“智慧化”利用檔案,將使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利用、共享以及數據分析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檔案的價值在于利用,通過利用才能實現其價值。新時代,人民對檔案信息的需求日益擴大和深入[1]。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民生檔案資源共享價值[2]更為突出。正確地、充分地利用好民生檔案的相關信息內容,無疑會為新時代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和準確的數據分析以及第一手真實可靠資料,為領導決策提供情報服務[3]。民生檔案中的諸多信息、數據,真切地為各職能部門、決策機構提供具有說服力的幫助,為相關部門公平、公正地協調處理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以及敏感的事情,提供有力的佐證和說服力,緩解和解決了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包括老百姓的社會就業、入學貸款、收入分配、知識結構、住房保障、教育公平以及精準扶貧等方面。將現有檔案資源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現象普遍得到體現,特別是民生檔案。民生檔案是國家檔案的一種,相對于其他檔案,民生檔案的價值能更直接、具體地體現出為民生謀利益的“本能”。民生檔案更能助力老百姓保護個人權益、滿足個人所需,促使老百姓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矛盾糾紛得以化解,更能為人民實現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標架起“橋梁”,為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提供了“后勤”保障,為黨和政府在制定服務民生、服務大眾的決策中提供有力的佐證依據,從而促進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依法治國、政治穩定,促進深化改革與社會分配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