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菲
戲劇作為傳統藝術國粹,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諸多考驗,有傳統戲劇傳承與現代戲劇創新發展的矛盾、傳統戲劇檔案管理與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矛盾、民間地域戲劇與傳統官方戲劇發展的矛盾等[1]41-45。因此,解決上述矛盾,尋求不同戲劇種類的平衡式發展,做好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管理的改革是必然。以數字媒體技術為支撐,推動戲劇檔案信息化建設和現代化管理是當務之急。
戲劇是獨特的藝術種類與文化演繹方式,是在歷史發展中基于地域特色、人文風俗、生活習性、語言特色等形成的藝術表達綜合體,其來源于生活,回歸于藝術。戲劇檔案則是對戲劇資料的留存與匯編,是戲劇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載體支持。新的戲劇創作以戲劇檔案的翻閱、學習為前提,戲劇檔案又承擔著戲劇文化記錄與傳承的重任。戲劇檔案使得我們透過歷史,感悟先民時期的特色戲劇、了解不同地域多元的民族戲劇。對于國家和民族來說,戲劇檔案的管理必須落到實處,規范運作、精益求精、推陳出新,才能做好數字媒體時代管理上的變革應對。
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管理變革是必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原因有三。其一,戲劇藝術資源受到沖擊與排擠。國粹在鼎盛發展后因為不夠重視,面臨傳承后繼無人的窘境,而戲劇國粹在不斷發展中也呈現斷層的趨勢。年輕群體對戲劇了解不多,不感興趣。而藝術流派異彩紛呈,帶有時尚元素的非主流藝術更受年輕群體追捧,戲劇在現代藝術競爭中艱難發展。戲劇檔案管理創新是拯救戲劇藝術、傳承戲劇文化的關鍵之舉[2]76-77。其二,戲劇檔案管理難度增加。數字媒體豐富了戲劇檔案的內容和形式,互聯網使得戲曲資源傳播共享。紙質資源之外,更有數字化資源、音視頻資料等,檔案信息篩選與鑒別的難度加大,工作量加大。其三,戲劇檔案整合與開發的本質目的是利用,而面向大眾開放的戲劇檔案少之又少,孤本戲劇資料更需要妥善保管。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傳播共享更為便捷,可以有效滿足大眾借閱學習戲劇資料與享受戲劇文化成果的需求。因此,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的管理變革具有現實必然性。
1.思想上轉型應對。戲劇檔案管理要想實現數字媒體時代的變革應對,必須確保基礎支撐到位且穩固。其一是意識上的高度覺醒與重視。辯證分析數字媒體對戲劇檔案管理的變革沖擊。認可其管理的自動化與高效化,了解學習數字媒體的特征、技術范疇,明確戲劇檔案管理數字媒體應用的系統性與復雜性要求,以數字媒體理念和技術統籌戲劇檔案管理,以理念方法的創新推動傳統檔案管理模式向數字檔案管理的轉型。其二是戲劇檔案管理人員要自覺參與戲劇檔案管理的變革,推動變革,具備數字媒體管理的基本技能,融入工作實踐,以技術的學習與強化做好戲劇檔案的轉型應對。其三要強化平臺建設意識。立足戲劇檔案管理實際,客觀分析檔案管理的優劣勢,以先進的管理方法持續在數字媒體轉型中補差位,制定戲劇檔案數字化管理的標準與規范。做好原始戲劇資源的辨別篩選、攝制整理、傳播共享。意識、人才、標準的建設到位,奠定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管理創新的思想基礎。
2.數字整理常態化。數字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得戲劇檔案管理自動化水平提升,以自動化歸檔整理提升戲劇檔案的管理效率。重點是信息維度不斷細化,數字化管理常態化。具體來說,明確戲劇檔案數字化轉型整理要求基礎上,致力于戲劇檔案資料檢索的便捷與高效。針對戲劇檔案管理的實際訴求,做好數字化檔案整理工作。傳統戲劇檔案資料與數字檔案資料、信息化材料無縫鏈接,格式統一,調取方便[3]84-85。在戲劇檔案資料數字化處理中重視對戲劇檔案資料的保護。數字化檔案資料與紙質戲劇檔案、戲劇原始素材分別保存,其中數字檔案復制另存,紙質檔案復印另存,原始資料妥善保管。考慮到數字化戲劇檔案因網絡不穩定引發的遺失損毀風險,強化技術保障。雙回路服務器鏈接,關鍵環節重點監管與技術指導,最大限度確保戲劇檔案資料的完整與真實。最后將上述內容轉變為戲劇檔案管理的常態化工作,納入戲劇檔案日常管理運維中。
3.檔案管理精細化。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管理在追求自動化與高效化的同時,也要關注管理質量,走精細化管理之路。數字媒體帶來的戲劇檔案管理變革較之于傳統的戲劇檔案管理,其流程與模式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質的改變,但輸出高質量的檔案資料始終是戲劇檔案管理的初心。精細化管理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一,數字化整理歸檔有明確的標準體系,著錄人信息、文號、密級、期限等有章可循,規范統一,方便資料的檢索與提取[4]52-53。其二,要關注到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管理的交互屬性和普適性,以引擎技術與編程技術的創新提高戲劇檔案檢索系統的聯想關聯度,增強特色戲劇、高密級檔案的辨識度。其三,科學歸類,特殊對待。不同類別的數字化戲劇檔案有著詳細具體的分類標準,格式、屬性到壓縮處理方式等有著準確的區別與界定。其四,數字化整理同步。重點針對珍稀且容易損毀的紙質戲劇檔案資料,有條不紊地進行數字化改造,數字化改造要確保原有戲劇檔案資料內容的真實性、描述的準確性,確保戲劇檔案資料改造后也能“原汁原味”,以精細化管理讓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管理有序化、清晰化。
4.資源開發創新化。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管理創新也對資源開發提出了更高要求。拒絕做戲劇資源的“搬運工”,管理者要承擔起戲劇檔案時代創新變革發展的重任。戲劇檔案管理者雖然不能像專業的戲劇創作者那樣進行專業、系統的戲劇整合創作,但在戲劇檔案管理中要堅持創新思維,重視并努力做好戲劇檔案資源的開發、創編,積極做好創編工作。數字媒體時代戲劇資源傳播更為便捷,戲劇檔案資源的獲取擺脫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借助網絡、移動終端等傳播媒介就可以獲取豐富的戲劇檔案資料,及時發現優秀的民間或地域戲劇資源。在檔案管理中要具備守護、創編與利用意識。守護就是確保戲劇資源的安全,將搜集的第一手戲劇資料妥善保管,專人審查,備份更新。創編包括自我創編與創編管理兩個方面。對于收集到的戲劇檔案信息化資源進行有效的辨別篩選與整合加工,以正確的檔案編纂整理能力,做好戲劇檔案的規范整理。對于民間藝人或者藝術大家,鼓勵其戲劇創作與整合,邀請其參與戲劇檔案的整理,共同做好優秀戲劇資料的整理,確保戲劇檔案管理的專業與高效。利用方面則是在資源開發基礎上關注資源利用。以完善的戲劇檔案管理使用體系為保障,基于大眾對戲劇檔案資源的利用訴求,提供便捷的檢索通道和開放的檢索內容,創新戲劇檔案的傳播形式,在滿足大眾戲劇檔案使用訴求基礎上,做好戲劇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利用與保護是相輔相成的,取之有度,用之有度。
5.檔案展覽科技化。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管理的創新也需要在用上大做文章,創新戲劇檔案展示形式,以數字媒體技術帶給大眾更優質的展覽觀賞體驗[5]31-33。傳統的戲劇檔案管理重管理、輕利用,數字媒體為戲劇檔案的展覽與傳播提供更多元的載體。如VR虛擬現實技術,將珍貴戲劇檔案以數字三維的形式進行內容的模型建構,根據戲劇檔案音視頻演繹資料形成數字媒體動畫,讓趨于消亡的戲劇藝術重現舞臺,配合先進的放映技術,讓大眾獲得真實的藝術觀賞體驗。如幻影成像技術,多角度幻影成像、多面全息成像,大眾獲得裸眼觀看立體影像的戲劇藝術體驗。再如3D、4D影像播放,大眾對戲劇場景有了更逼真的接觸式體驗,大眾不再單方面地觀看戲劇藝術表演,更參與到戲劇舞臺表演中,近距離感知戲劇藝術的魅力。戲劇檔案的數字媒體展覽使得戲劇檔案煥發時代活力,讓更多的年輕群體去感知了解戲劇的藝術魅力,自覺成為戲劇藝術文化的傳承者。在戲劇檔案管理中,要做好檔案資料與媒體技術的融合,讓戲劇檔案更具科技前沿屬性。
1.風險關注。戲劇檔案數字化轉型發展必須以安全保護為前提。紙質檔案要注意氧化、受潮等問題。數字媒體下的戲劇檔案安全風險并不少,使用權限的設定、入侵復制盜取風險、銷毀處理風險、人為泄密風險等都需要重點考慮,妥善監管。
2.創新服務。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管理開放程度增加,大眾參與度高,用戶服務中必須堅持數字媒體信息營銷的理念,化解數字化戲劇檔案借閱的心理門檻,了解用戶需求傾向,提升戲劇檔案服務質量,確保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的吸引力。
數字媒體時代發展潮流不可逆,而戲劇檔案管理必須樹立創新思維,轉變管理模式,更好地應對數字媒體時代檔案管理的變革。從思想的創新轉變到實踐中的數字化轉型,如檔案管理的精細化、檔案數字化發展的常態化、檔案資源的創新開發,再到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的創新展示、創新宣傳等,構建戲劇檔案數字媒體時代創新發展的立體多維框架,帶來戲劇檔案管理的高質高效。數字媒體時代戲劇檔案創新發展也要樹立風險意識,以創新數字化服務手段確保檔案管理的安全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