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祥祥


摘要:在近些年來,全國各地的洪澇與災旱事件變得頻繁,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會遭遇災害,使人民群眾的生命以及財產都受到了極大地威脅。現在隨著各種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各方面都幫助了人們的生活,在防汛抗旱中也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在防汛抗旱時可以充分地借助水利信息化的技術進行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在得到相關數據的前提下就可以針對防汛抗旱進行安排,將國家的防汛抗旱的能力得到增強。文章就現在水利信息化技術對防汛抗旱工作中產生的影響以及相應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水利信息化;防汛抗旱;應用分析
引言:
這些年來,由于人們不加節制的開采地球資源,導致全球的氣候都發生了改變,使地球上的自然災害增多,像洪水,旱澇等。我國在洪水發生的情況下影響較為劇烈,給國家人民的生命以及財產帶來了極大地威脅,在這種猛烈的情況下,人們發現水利信息化對于防汛抗旱有一定的幫助。水利信息化可以將洪水、旱澇等災難的具體情況進行收集,為之后的救災提供了專業的數據支撐,為防汛抗旱的工作提供了專業的指導。
一、水利信息化對于防汛抗旱的作用
(一)使預警能力得到提升
對一些經常遭受自然災害侵害的地方,像季節性的洪澇、干旱等災害頻發的地區,就要針對這些地區設立專業的預警措施,如果沒有這些災害的預警,那么自然災害帶來的傷害將是不可估量的。一些地區在經歷一場洪澇災害后,會有九成以上的人們遭到傷害,而且對于人們種植的田地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農作物產量受到大幅銳減,人們居住的房屋基本上都被損壞,對于人們的經濟上面的損失是巨大的。將水利信息化應用到防汛抗旱的工作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人們的損失降低,提高了對于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
(二)幫助人們更好地面對自然災害
現在政府部門在進行防汛抗旱的工作的時候要將自己的思想進行轉變,充分使用水利信息化來將防汛抗旱的能力進行增強。第一,先要將信息化的覆蓋面加大,讓水利信息化可以大面積的覆蓋;第二,全力推廣水利信息化的使用,將國家之前的災害數據進行收集,通過水利信息化的分析,對將來的險情有一定的把握,可以在里面找到合適的措施進行管理,幫助人們及時的轉移;第三,在進行水利建設的時候,可以用信息化來保證建設的安全進行,在遇到險情的時候能夠及時的做出相應的指揮,提高整體應對險情的能力。
二、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中的實際應用
(一)建立明確的水利信息化的制度
在防汛抗旱的工作時,水利部門的工作量是巨大的。首先是對于基本信息的掌握,之前發生災害的實際數據較為龐大,而且內容較為復雜,所以針對這些問題,要將水利部門的數據掌握放在主要位置,建立明確的制度進行管理,將各項工作的技術要求進行明確到位,將信息化的相關設備提供到位,對于水利部門的人員管理以及相關數據的整理規范,可以在根據我們國家相關的水利建設的標準進行,將制度與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建立出更加適合的標準制度,確保制度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可以在后續的工作中進行整改。建立明確的制度規范,需要以水利為基礎,優化各項資源的相關配置,將水利信息化的效率得到進一步增強。水利部門還可以運用相關的信息系統進行數據的整理與分類,如圖一所示,保證數據的準確性,確保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完美運行。
(二)加大對于水利信息化的設施投入
水利部門在進行數據整理的工作時,隨著數據的不斷增加,對于相關設備的要求也在不斷升高,對于數據的準確與高效性主要是依靠相應的數據處理的技術,如圖二所示。要對海量的數據進行處理,就需要對設備進行改進,在確定設備的前提條件下,對于處理數據的系統也要進行更新,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數據的準確性[1]。在防汛抗旱的工作中,主要收集的數據不只有文字圖片,還有相關的視頻等,里面包括了災害以及現場環境、氣候的情況,所以在進行查找時較為復雜,因此需要將相關的系統軟件進行及時更新,保證在查找起來時更加的方便快捷,幫助后續工作的進行。除過這些方面的更新以外,對于信息化系統來說,工作人員要將這個系統進行充分的使用,將得到的信息進行系統的上傳,保證相關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實時性,確保人員都可以及時地查找到信息。
(三)將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中進行完善
在水利信息化的管理中不僅包括了防汛抗旱的相應指揮系統,還有對于水資源的管理系統在里面,系統里面還有所有的數據以及信息查找的功能,相關部門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完善,建立出更加標準化的防汛抗旱的指揮系統,將人們的防汛抗旱能力進行提升了,增加系統對于災害數據的采集,包括一些小型災害治理的相關數據[2]。在進行重大災害的數據采集上面,要保證搜集到的數據的全面性,能夠將災害發生狀況進行一定程度的預測,幫助人們進行防治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對人們的安全做好保證。同時要減小資源的浪費,可以在數據采集的時候多設置幾個采集點,保證數據的使用性,根據數據的結果以及當地地質的勘察結果進行災害的預測,為防汛抗旱提供相對準確的支持。
(四)成立專業化的技術團隊
在運用水利信息化進行防汛抗旱的工作時,不僅要加強設備上面的投入,對于專業能力的工作人員也要加強培訓力度,增強工作人員對于災害的分析能力以及能夠提出關鍵的應對措施,將災害帶來的傷害降低[3]。相關部門可以組織相關的培訓,針對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是整體人員的專業素質得到增強;也可以吸納一些外來的優秀人才,將部門內部的人才進行擴充,促進防汛抗旱工作中信息的有效性;也可以設立相應的考核體系,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進行提高,進一步使得整個水利部門的工作得到提高。
三、結束語
現在信息化技術已經充分的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在社會上的各個行業中也有著不同的作用,而在防汛抗旱的工作中水利信息化也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但是現在我們國家對于水利信息化的建設上還不是很全面,在一些方面需要進行改善,建立相關的制度進行管理,加大對于水利信息化設備的投入以及成立專業的團隊進行水利信息化的工作等,都可以將我們國家的水利信息化建設進行完善,在進行防汛抗旱時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米瑪桑珠,張文.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陜西水利,2019,000(003):147-148.
[2]余坤,朱澤民.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應用——評《現代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理論與實務》[J].人民黃河,2019,v.41;No.409(09):178-178.
[3]鄭文,王琳.基于水利云存儲技術的天氣雷達數據共享服務[J].水利信息化,2020(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