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禹 楊 琳 宋宇迎 周雨璊 蔣棟華
(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上海 20033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綠色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綠色食品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例如,截至2020年11月底,上海市有效期內的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有875家、產品有1 573個、產量達1.263×106t,比2019年新增企業221家、產品441個、產量2.08×105t;同時,上海市還實施了《上海市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以期有效促進上海市綠色食品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為推進“十四五”綠色食品事業開好局、起好步,提升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水平,我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出臺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關于進一步完善綠色食品審查要求的通知》(中綠審〔2021〕34號)。其中,在綠色食品標志許可中,對加工產品占比、申報規模、注冊商標、平行生產等增加了更嚴格的要求。同時,為強化綠色食品的先鋒帶頭作用,提高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信任度,增強消費信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對《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綠色食品 白菜類蔬菜》等18項綠色食品標準進行了修訂更新,其中,《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 393-2020)較其2013版,刪除了22種農藥,增加了33種農藥,綠色食品允許使用的農藥達141種,并修訂了多種農藥農殘限量標準,充分體現了標準的前瞻性和規范性。在此背景下,為給相關綠色食品工作機構和生產企業進行管理與生產提供參考,筆者擬對綠色食品審查新要求、綠色食品標準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并對推進綠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進行總結。
目前,大部分綠色食品為初級農產品,加工產品較少,且產品深加工不足,供選擇的產品樣式也不多,產品附加值不高。加工產品是將原材料轉變為高價值產品的主要途徑,能延長貨架期,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在最新的綠色食品審查要求中,增加了關于加工產品比例的要求,即“新發展的綠色食品產品中,加工產品占比應不低于40%”。同時,在最新的綠色食品審查要求中,對委托加工單位進行了嚴格規范,即“在執行原有條件基礎上,要求被委托方必須是綠色食品企業”。此外,還要求統籌種植產品、養殖產品、加工產品的發展布局,從而擴大綠色食品的有效供給。
綠色食品規模化生產不僅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還有利于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專業化,從而實現產品的統一化和標準化。因此,在最新的綠色食品審查要求中,提高了蔬菜、水果的最小申報規模,其中,露地蔬菜最小申報規模從6.67 hm2(含)以上提高至13.33 hm2(含)以上;設施蔬菜最小申報規模從3.33 hm2(含)以上提高至6.67 hm2(含)以上;水果最小申報規模從6.67 hm2(含)以上提高至13.33 hm2(含)以上。
商標是知識產權的代表,是一種無形資產,是區別商品和服務來源的標志,更是生產者的信譽和競爭力強弱的象征。同時,注冊商標可以使生產者強化品牌意識,提升品牌形象,擴大品牌影響力。因此,在最新的綠色食品審查要求中,要求從2021年起對預包裝食品增加注冊商標(含授權使用商標)審核,從而樹立綠色食品品牌新形象。
當同一生產基地同時存在綠色食品和常規農產品生產時,即存在平行生產。由于綠色食品生產具有嚴格的標準體系,與常規農產品生產有著本質的區別,而當申報主體存在平行生產時,就有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的風險。因此,在最新的綠色食品審查要求中,要求“對蔬菜或水果初次申報主體,應當一次性完成全部產品申報;對蔬菜或水果續展主體,如存在平行消費狀況,要求全部產品統一依照綠色食品規范組織消費后,再申報續展。”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 393-2020)基于對環境、土壤、有益生物(特別是水生生物、天敵昆蟲)、害蟲抗藥性、終產品安全的影響,進行了農藥種類的修訂和調整,允許綠色食品使用的農藥共有141種,刪除了農藥23種,增加了農藥36種。其中,AA級綠色食品允許使用的農藥中刪除了(硫酸)鏈霉素,增加了具有誘殺作用的植物(如香根草等)、烯腺嘌呤和松脂酸鈉;A級綠色食品允許使用的農藥中刪除了S-氰戊菊酯等7種殺蟲劑、甲霜靈1種殺菌劑、草甘膦等12種除草劑、多效唑等2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加了蟲螨腈等9種殺蟲劑、苯醚甲環唑等16種殺菌劑、芐嘧磺隆等7種除草劑、1-甲基環丙烯1種植物生長調節劑,見表1。

表1 綠色食品允許使用農藥比對
雖然《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 393-2020)允許在綠色食品上使用的農藥種類有所增加,但是,這并不代表降低了對綠色食品的用藥要求。同時,在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的修訂中,增加了多種農藥殘留限量項目,嚴格規定了農藥殘留限量指標。例如,在《綠色食品 茄果類蔬菜》(NY/T 655-2020)中新增了17項農藥殘留限量項目;在《綠色食品 綠葉類蔬菜》(NY/T 743-2020)、《綠色食品 白菜類蔬菜》(NY/T 654-2020)、《綠色食品 根菜類蔬菜》(NY/T 745-2020)等標準中,增加了7項農藥殘留限量項目。
綠色食品產品標準同《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相比,農藥殘留限量指標更加嚴格。例如,《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對烯酰嗎啉在蔬菜上的農藥殘留限量指標沒有要求,而在《綠色食品 白菜類蔬菜》(NY/T 654-2020)中,對烯酰嗎啉的最大殘留限量值要求為0.01 mg/kg;依據《綠色食品 綠葉類蔬菜》(NY/T 743-2020),苯醚甲環唑在芹菜上使用,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1 mg/kg,比國標要求的10 mg/kg嚴格了100倍。
綠色食品產品新標準對綠色食品生產的要求更加嚴格,其中對農藥的使用有了更加嚴格的限量標準。例如,多菌靈在綠葉類蔬菜、根菜類蔬菜、甘藍類蔬菜、蔥蒜類蔬菜、瓜類蔬菜(黃瓜除外)、豆類蔬菜上的最大殘留限量值均為≤0.01 mg/kg,見表2。

表2 高風險農藥名錄和最大殘留限量
綠色食品標志許可工作機構應扎實做好引導服務,依托綠色食品信息管理系統,優化審查流程,加快申報進程;同時,要加大對食品加工業認證申報的審核力度和對申報主體的培訓力度,從而平衡種植產品、養殖產品、加工產品產業結構,推進綠色食品監管,擴大綠色食品的有效供給。
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應穩定生產規模,完善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推進綠色食品標準化體系建設;同時,對照農藥使用準則和產品標準,積極組織培訓學習,嚴格控制高風險農藥使用,限制平行生產,確保綠色食品質量安全。
相關部門要深入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或基地,利用新媒體宣傳綠色食品品牌故事,樹立典型標桿;同時,要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普及綠色食品相關知識,提升綠色食品的市場競爭力,樹立良好的綠色食品品牌形象,積極培養市民的綠色消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