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春 周宇杰 駱 琴 方少陽
(1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農技站,諸暨 311835;2浙江省諸暨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諸暨 311800)
早稻谷作為糧食儲備輪換糧的重要來源,對提高糧地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總量、確保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而目前影響早稻生產最主要的病害是水稻惡苗病和水稻立枯病(均為苗期病害)。其中,水稻惡苗病主要由種子帶菌傳播,預防措施主要是藥劑浸種,但在部分地區,該病病菌對市場上使用量較大的氰烯菌酯、咪鮮胺等藥劑已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2-3];水稻立枯病則是水稻旱育秧田中常發的一種毀滅性病害,近年來,隨著浙江省諸暨市育秧基質和旱育秧技術的推廣應用,早稻秧苗一旦遭遇“倒春寒”天氣,常造成水稻立枯病大面積發生,給諸暨市早稻安全生產帶來了不良影響。因此,亟需篩選出一種預防水稻惡苗病和水稻立枯病的高效藥劑,從而保障浙江省諸暨市早稻安全生產。在此背景下,筆者于2020年進行了4.23%甲霜·種菌唑ME預防早稻苗期病害的藥效比較試驗。現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在諸暨市進行。供試水稻品種為“中早39”,于2020年3月15日播種,秧盤規格為30 cm×60 cm,每盤播種量為125 g,育秧基質為客土∶基質=1∶1,采用疊盤暗出苗方式,室內溫度為30 ℃、濕度為90%,出苗后移至智能育秧大棚。
供試藥劑為4.23%甲霜·種菌唑ME(頂苗新,印度聯合磷化物有限公司)、25%氰烯菌酯SC(亮地,江蘇農藥研究股份有限公司)、25%咪鮮胺EC(使百克,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試驗共設9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每重復用種量均為125 g,具體用藥量和處理措施見表1。

表1 試驗設計處理
1.4.1 水稻惡苗病
每處理調查3個秧盤,記錄秧盤內水稻惡苗病的發病秧苗數,計算病株率和防效。
1.4.2 水稻立枯病
每處理框取10 cm×10 cm的面積,取5個點,肉眼觀察水稻立枯病的發病秧苗數,重復3次,計算病株率和防效。
1.4.3 計算公式
病株率=(病苗數÷調查總苗數)×100%;防治效果=[(空白對照區藥后病株率-藥劑處理區藥后病株率)÷空白對照區藥后病株率]×100%。
試驗數據采用DPS進行處理,并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比較分析。
由表2可知,在4.23%甲霜·種菌唑ME的5個處理中,采用包衣后清水浸種的處理(3)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病株率為0.13%,防效為91.04%;只采用浸種的處理(4)和處理(5)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相當,防效分別為83.00%和83.95%;采用清水浸種后包衣的兩個處理,用藥量高的處理(2)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好于用藥量低的處理(1),防效分別為72.73%和43.83%;處理(1)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效極顯著低于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使用25%氰烯菌酯SC的處理(6)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最差,防效僅為4.00%,極顯著低于其他藥劑處理。使用25%咪鮮胺EC的處理(7)和使用25%咪鮮胺EC+25%氰烯菌酯SC的處理(8)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較好,防效分別為91.43%和92.32%,這兩個處理與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間防效差異不顯著。綜合比較,4.23%甲霜·種菌唑ME預防水稻惡苗病以采用包衣后清水浸種的效果較好,其次是只浸種,采用清水浸種后再包衣預防水稻惡苗病的效果較差,且清水浸種后包衣中藥劑使用量高的處理的預防效果好于藥劑使用量低的處理。

表2 不同處理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效比較
受倒春寒天氣的影響,2020年諸暨市早稻生產上水稻立枯病發生較重。由表3可知,空白對照(CK)的平均病株率達27.67%。使用25%咪鮮胺EC的處理(7)對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差,病株率為23.53%,防效為10.48%;使用25%氰烯菌酯SC的處理(6)對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較差,病株率為18.13%,防效為40.12%;這兩個處理與CK間病株率差異不顯著,防效顯著低于其他藥劑處理。使用4.23%甲霜·種菌唑ME的5個處理的秧盤內均未見立枯病死苗,對水稻立枯病的防效均達100%。使用25%咪鮮胺EC+25%氰烯菌酯SC 1 500倍液的處理(8)對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較好,病株率為1.00%,防效為94.43%,與使用4.23%甲霜·種菌唑ME的5個處理間防效差異不顯著。

表3 不同處理對水稻立枯病的防效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4.23%甲霜·種菌唑ME對水稻惡苗病、水稻立枯病均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在預防水稻惡苗病時,4.23%甲霜·種菌唑ME采用包衣后浸種的預防效果好于只浸種,只浸種的預防效果好于清水浸種后包衣,清水浸種后包衣中藥劑使用量高的處理的預防效果好于藥劑使用量低的處理;在預防水稻立枯病時,4.23%甲霜·種菌唑ME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只浸種、包衣后浸種、清水浸種后包衣),對水稻立枯病的預防效果一致,防效均為100%。綜合來看,以每1 kg種子用4.23%甲霜·種菌唑ME 2 mL包衣后浸種,對水稻惡苗病和立枯病的預防效果較好,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效達91.04%,對水稻立枯病的防效達100%。
綜上,在水稻種子處理時,可選用4.23%甲霜·種菌唑ME,作為預防水稻惡苗病的有效藥劑進行使用,尤其是在早稻種子處理時,該藥劑可兼防水稻立枯病,這有助于保障秧苗的足量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