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健 張顧旭 薛金龍
(上海市浦東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上海 201201)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J.E.Smith)]屬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是一種原產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世界性重大遷飛害蟲,具有寄主范圍廣、遷飛能力強、繁殖速率快、為害程度重等特點[1-3]。玉米是草地貪夜蛾遷入我國并定殖為害的首選寄主作物,2019年1月,首次確定該蟲入侵我國云南省并為害冬玉米[4]。草地貪夜蛾入侵后,以云南省為蟲源基地,不斷向北擴散,5月中旬、下旬遷飛至長江和江淮流域[1]。上海市浦東新區于2019年5月28日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的成蟲,6月4日查見其幼蟲為害玉米,之后迅速擴散,發生范圍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筆者于2020年進一步加強了對浦東新區草地貪夜蛾的監測,以期通過系統監測和調查,明確其發生動態及對玉米的為害情況,進而分析其發生特點和規律,從而為開展準確的預測預報、指導科學防治提供依據?,F將相關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2020年3月15日至12月8日,對浦東新區草地貪夜蛾的發生情況進行監測調查,并調查玉米等作物(以玉米為主,并兼顧其他作物如小麥、水稻、蔬菜等)的受害情況,其中春玉米播種期在3月至5月中旬,夏玉米播種期在5月下旬至6月,秋玉米播種期在7月至9月。
1.2.1 性誘監測
2020年3月15日至12月8日,在宣橋鎮新安村的玉米田中設置4種不同類型的性誘捕器,其中設置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誘捕器2種(以下簡稱寧波紐康漏斗型誘捕器、寧波紐康雙漏斗型誘捕器)、深圳百樂寶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誘捕器1種(以下簡稱深圳百樂寶桶型誘捕器)、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誘捕器1種(以下簡稱北京中捷四方桶型誘捕器),每種類型性誘捕器均放置3個。同時,在惠南鎮海沈村玉米田設置深圳百樂寶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誘捕器1種,共放置3個,見表1。性誘捕器放置高度均為距地面1 m,相鄰性誘捕器間距均大于50 m,性誘捕器距田邊均為1 m,每5~7 d調查1次誘蛾情況,每隔30 d更換1次誘芯。

表1 2020年浦東新區草地貪夜蛾性誘監測方法
1.2.2 測報燈監測
2020年3月20日至11月30日,在川沙新鎮、航頭鎮、祝橋鎮、惠南鎮、書院鎮共5個鎮設置蟲情測報燈,測報燈均為佳多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黑光燈,逐日監測誘蛾情況。
1.2.3 田間調查
2020年3月20日至10月31日,通過定點調查和面上調查相結合,每周調查1次草地貪夜蛾在作物田間的發生及為害情況,每次調查5~10塊田,每塊田選5點取樣,每點調查20株,記錄被害株數和草地貪夜蛾幼蟲發生數量,計算被害株率和百株蟲量。
2.1.1 性誘監測成蟲發生動態
由圖1、圖2可知,2020年浦東新區草地貪夜蛾成蟲始見期為5月8日(在宣橋鎮新安村香嘭嘭玉米合作社的玉米田間查見),前期(3月—7月)誘蛾量較少,蛾峰不明顯,后期(8月—11月)誘蛾量多,蛾峰較明顯。其中,8月1日前誘蛾量少,惠南點3個性誘捕器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3頭,宣橋點12個性誘捕器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9頭。8月1日至9月30日,惠南點3個性誘捕器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18頭,占全年總誘捕量的12.0%;宣橋點12個性誘捕器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179頭,占全年總誘捕量的32.3%,且8月10日—25日宣橋點有明顯的發蛾高峰出現,其間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120頭。10月1日至11月30日誘蛾量高,惠南點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129頭,占全年總誘捕量的86.0%,以11月18日—23日的誘蛾量較高,其間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69頭;宣橋點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366頭,占全年總誘捕量的66.1%,其中以11月18日—24日的誘蛾量較高,其間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160頭。

圖1 2020年浦東新區惠南鎮性誘監測草地貪夜蛾成蟲發生動態

圖2 2020年浦東新區宣橋鎮性誘監測草地貪夜蛾成蟲發生動態
2.1.2 測報燈監測成蟲發生動態
據川沙新鎮、航頭鎮、祝橋鎮、惠南鎮、書院鎮監測點的測報燈監測結果,2020年3月20日至11月30日,僅惠南鎮監測點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5頭(分別在6月10日、7月1日、8月9日、9月8日、9月10日各誘捕到1頭),其他監測點均未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
由圖3可知,在宣橋鎮新安村設置的4種性誘捕器中,寧波紐康漏斗型誘捕器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70頭,寧波紐康雙漏斗型誘捕器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42頭,北京中捷四方桶型誘捕器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57頭,深圳百樂寶桶型誘捕器共誘捕到草地貪夜蛾成蟲385頭。從誘捕效果來看,深圳百樂寶桶型誘捕器效果最好,誘蛾量最多,其次為寧波紐康漏斗型誘捕器,寧波紐康雙漏斗型誘捕器的誘蛾量最少。

圖3 2020年浦東新區宣橋鎮不同性誘捕器的誘蛾效果比較
由表2可知,2020年浦東新區草地貪夜蛾幼蟲始見期為5月25日(在宣橋鎮新安村玉米田查見),之后在惠南鎮、泥城鎮、祝橋鎮等地的玉米田也陸續發現了草地貪夜蛾幼蟲,而在小麥、水稻、蔬菜等作物上均未查見草地貪夜蛾幼蟲。從幼蟲發生情況及為害程度來看,草地貪夜蛾幼蟲在春季發生及為害程度較輕,而在夏秋季發生及為害均較重。其中,在春玉米上,草地貪夜蛾幼蟲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玉米喇叭口期)發生及為害,其中以在5月25日的發生及為害程度較重,百株蟲量平均為2.1頭、最高為8頭,被害株率平均為2.1%、最高為8%。在夏玉米上,草地貪夜蛾幼蟲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玉米拔節至喇叭口期)發生及為害,其中以在6月23日的發生及為害程度較重,百株蟲量平均為6.8頭、最高為18頭,被害株率平均為12.3%、最高為29%。在秋玉米上,草地貪夜蛾自7月下旬開始為害,其幼蟲在玉米苗期至喇叭口期均有發生及為害,一直持續至9月下旬,其中在7月下旬有1個發生及為害高峰,即以在7月28日的發生及為害程度較重,百株蟲量平均為7.2頭、最高為31頭,被害株率平均為16.2%、最高為41%;在8月下旬至9月初又有1個發生及為害高峰,即以在9月1日的發生及為害程度較重,百株蟲量平均為3.4頭、最高為9頭,被害株率平均為13.6%、最高為28%。

表2 2020年浦東新區草地貪夜蛾幼蟲發生及為害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2020年浦東新區草地貪夜蛾于5月8日始見成蟲,于5月25日始見幼蟲,目前只在玉米上查見,在其他作物上均未查見。其中,春季草地貪夜蛾的誘蛾量和幼蟲發生量較少,在春玉米上的發生及為害程度均較輕,幼蟲發生及為害期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玉米喇叭口期);夏秋季草地貪夜蛾的誘蛾量與幼蟲發生量均較高,在夏玉米、秋玉米上的發生及為害程度均較重,夏玉米上幼蟲發生及為害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玉米拔節至喇叭口期),秋玉米上幼蟲發生及為害期自7月下旬開始,一直持續至9月下旬。
雖然2020年浦東新區草地貪夜蛾的發生面積不大、總體發生及為害程度均較輕,但從夏玉米、秋玉米的受害情況來看,一旦草地貪夜蛾入侵時間提早,蟲源基數增加,將嚴重威脅當地玉米生產的安全性,尤其是在玉米連作地區,其重發風險將大大增加。因此,今后應進一步加強對草地貪夜蛾的監測預報工作,尤其是在玉米拔節至喇叭口期,應做好對草地貪夜蛾的全面普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和早預警,并在草地貪夜蛾孵化至3齡初及時開展藥劑防控,以掌握防控主動權[4],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玉米產量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