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娟
(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 江蘇淮安 223000 )
小組合作學習是近些年炙手可熱的一個話題,在新形勢下,中職教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小組合作教育,實現了開放式教育,能夠給學生一定的自主空間,在課堂學習中,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高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小組合作教育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系統的知識,這種模式是值得推廣的。
在中職《數控車床》教育中,其課堂主要教育內容分為理論和實踐教育。理論教育就是針對課本中,以文字或者概念性呈現出來的知識,而實踐教育是指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在教育中,教師只有結合這兩種教育方式,才能夠有效完成教育任務,真正將學生培養成知識性、技術性的全能型人才。在傳統教育中,教師偏于理論知識教育,活動教育較少[1]。而理論式教育容易使課堂氣氛比較枯燥,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高,學生沒有實際操作的課堂容易對教學失去興趣。對中職學生來說,他們的特點是比較活躍,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且尤其喜歡對機械的研究。因此,如果教師能夠抓住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要,在課堂教育中實施合作小組教育模式,學生的積極性會得到一個較大的提高,小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教師教給的任務,這樣有利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實際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發展。通過對問題的探究和學習,學生的專業能力也會得到一個較大的提高,同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培養,這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個人品格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中職《數控車床》小組合作學習,有些學生好展示自己,或者小組優劣學生分布不均。優生過于表現自己,相對來說技能不怎么強的學生很少動手實踐的機會,全程都處在觀摩的狀態。也就是說在合作學習中,有些學生沒有實際參與到小組合作中[2]。這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是不利的,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厭學或者引起沖突。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教師對學生的能力掌握不夠,學生的個人情感沒有教育到位,學生不能進行換位思考,自主個性比較強。
小組合作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技能,而為了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就避免不了要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學生為了能夠得到教師的表揚,或者為了能夠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現自己,就偽造一些虛假的成績,明明自己沒有真正做到卻說自己做到了。沒有學習好卻說已經掌握了。讓教師掌握不了學生學習的真實數據。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制定相關機制,教育學生務實求真,并賦予小組成員監督的權利,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的意義。
在實施合作小組學習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綜合考量到各種因素,考量因素有學生成績、學生性格、學生能力、學生思維等。如教師可以將平時表現內向的學生與平時表現樂于助人的學生為一個小組;將活潑好動,性格張揚、能力不足但是思維性強學習能力強、理論成績高的學生為一組。通過綜合考量,組合小組,盡量安排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實操的機會,并能夠通過小組合作有所收獲。其次是落實小組成員的分工,小組成員中要有小組長、分析員、質檢員、操作員和程序編寫員[3]。小組長負責在小組合作中協調小組內部關系、工具的領用與教師做好工作對接,分析員負責對此次小組合作所取得的進展和樣品進行客觀分析。質檢員負責此次產品的檢驗,程序編寫員負責編寫程序。操作員需要對照圖紙,按照程序員的編寫程序進行操作加工。
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育模式,教師需要將每個小組成員的角色進行調動,讓每個小組成員輪流扮演以上5個角色,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小組活動前教師可以給每一個小組發工作任務單,其中明確規定項目有:①此次實訓的目的和要求;②制定出相關制度,包括操作規范、課堂秩序等;③引導策略及建議。注意引導策略及建議是提供給小組參考用的,小組如果有更好的實施策略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操作;④加工工藝;⑤加工程序;⑥檢驗數據;⑦小組成員自我評價;⑧教師評價。學生拿到學習任務單的時候,由教師發出指令,學生按照自己的角色進行完成,并以最終填好任務單為完成任務。最后教師再對此次合作學習進行評價、分析和總結[4]。
中職《數據車床》小組合作,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表現出能力不足也是正常的。這時教師需要綜合評價,如學生在此次合作中有長進和突破進行分析和鼓勵。長進中包括,學生能夠站在同學的立場思考問題,能夠讓其他同學優先操作,或者之前特別有操作欲望的學生這次也能夠讓其他同學進行優先操作、學生在此次合作學習中所體現的創新思維等。然后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作品,進行客觀評價引導學生取得更大的長進,并指出不足讓學生在以后學習中加以完善,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中職《數據車床》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并根據需要靈活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在此次學生合作小組中的角色包含:引導者、監督者、評價者、分析者、指導者、解說者等。此外教師要根據需要調動課堂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當課堂氣氛變得沉悶的時候,教師就要有“鯰魚”意識,發揮“鯰魚”效應,促進課堂活躍的氣氛激活學生的思維,讓課堂處在一個和諧的氛圍[5]。師生之間能夠良好相處互相信任,這樣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才會更高,合作學習才更具有意義。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能夠讓學生有折服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生對教師的指令更有依從性,對合作學習中所探究的知識印象更加深刻。為了讓學生的理論知識能夠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教師還可以提問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討,采用小組答辯的形式,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等。
總而言之,在中職《數控車床》教育中,教師需要注意將學生的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設立小組合作的教育模式,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性活動提高自身文化和技能的修養。讓合作學習的觀念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并通過激勵機制促進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