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克蕓
(青州市東高初級中學 山東濰坊 262509)
核心素養的概念是在2014年3月印發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的,為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指明了發展的方向。微課教學則是當下的一種革命式教學模式,為新課程改革提供新的契機。促進了傳統教育的改革,實現翻轉課堂的真正價值。
微課作為新時期的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優勢,在未來的教育中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結合當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大部分的教師能夠掌握微課的應用方法,甚至一些教師具備微課的制作能力。在學校的發展中也更加重視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的發展,其中對教師能夠使用和制作微課也有明確的要求。按照新課改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進和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微課的開發和應用為教師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有重要的作用。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核心概念、科學思維以及科學探究能力,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將更加重視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科學思維的培養以及探究能力的發展[1]。在未來的教育的發展中,微課也將根據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要求發揮自身的優勢,側重于對教學形式的優化、教學內容的豐富,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物理概念對于初中剛剛接觸物理知識的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并且一些較為抽象的物理概念在理解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對初中物理微課進行有效開發,可以利用微課的視頻圖解實現對抽象概念的具體化講解,使學生在物理概念的學習中更加輕松,為學生奠定良好的物理知識基礎。另外利用微課還能使學生輕松掌握每節課的重難點,并且便于學生隨時學習鞏固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2]。在課前聽微課能夠學習基礎概念,課后聽微課能使學生在學習后的基礎上鞏固知識內容,促進學生物理概念的掌握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
物理學科是一項科學思維很強的學科,很多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在知識的學習中探索科學世界的奧秘。微課可以幫助學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突破空間和時間的界限,發展科學思維。比如宇宙知識的講解,可以利用微課的優勢,將知識內容設定在雨中,通過微課視頻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極大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發展科學思維,學會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世界,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嚴謹的學習態度。物理學科中有很多的科學知識,力的作用、光現象、電的知識等,都是極具科學價值和內涵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微課本身的科學性,以及生動的授課形式,使學生能夠積極發展科學思維,促進全面發展。
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微課教學的形式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以學生為本,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微課教學通過教師的設計將PPT轉換成微課視頻,使學生在課余生活中也能根據視頻的引導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需求設計教學內容,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這樣的教學形式便于學生自主學習,鞏固知識。另外微課教學內容時間較短,一般一節課保持在十幾分鐘之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能隨時暫停、回放或者快進,更加便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微課的便利條件下,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機會,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物理的題型有很多,比如計算題、作圖題、試驗題等。教師借助電子白板或者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將大大提升教學效率。但是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不同,在題型的講解中學生的理解程度不同,有的不能跟上教師的進度。這時可以結合手機拍攝的方式將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記錄下來,使學生能夠在課下進行學習,找到自己聽課時沒有聽清、沒有聽懂的部分,有助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的“光的反射”這類作圖題時可以制作原創視頻,教師可以用電子筆示范光線的畫法,對入射光線、法線、反射線等線的畫法進行展示,優化教學。這樣錄制好的視頻在課后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剪輯,作為課下的復習資料,供學生鞏固知識。在學習計算題時,比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牛頓第一定律”時,這部分知識的講解有數形結合的形式,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結合圖像分析,使學生能夠根據公式解題。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結合黑板或者PPT課件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使其掌握分析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這樣錄制的微課便于學生對同類題型的理解和分析,使學生在微課的學習中能夠掌握不同的題型的解題思路,幫助學生整理知識內容,便于查漏補缺,提升學生的物理的綜合能力。
物理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有重要作用[3]。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缺乏這類微課視頻的講解,在微課的開發過程中更加應該重視實驗課程的微課視頻開發,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注重細節、新穎的物理實驗微課視頻,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掌握實驗的原理,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物理教師可以一邊做實驗一邊錄制微課視頻,教師可以采用更加專業的攝像頭連接電腦拍攝,在拍攝前調整好機位,保證實驗整個過程的完整性。遇到較為復雜的需要進行實驗數據記錄的視頻錄制可以采用多攝像頭的方式同時拍攝。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熔化和凝固”的物理實驗時,可以采用雙攝像的錄制方法,記錄晶體熔化過程的同時,也根據溫度的變化情況記錄晶體的變化情況,對數據進行實時整合,使學生在整個熔化過程中,了解晶體的熔化的性質,教學效果顯著。微課資源的開發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和勇于創造的雙手,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充分發揮每一堂實驗課的價值,為學生做好記錄,使實驗課成為學生回顧知識、鞏固基礎的重要途徑。
物理知識在實際的生活中有很強的應用價值,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缺乏有效的教學情境的設定,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結合不到位,學生很難能夠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結合。在微課資源的開發中,可以從生活出發,注重生活情景的創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發展。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家庭電路”時,可以錄制家庭電路的微課視頻,微課的設計從家庭中常見的電路出發,結合學習過的物理知識,制作充滿趣味的微課視頻。導入過程,利用電能使用的各種場景,家中的各種用電器,問學生家庭中是如何用電的?展示生活中各種用電器的圖片,它們是如何接入電路中的?展示家庭電路模擬板,觀察線路板,了解家庭電路的構造,對各個部件的名稱進行介紹。學習火線和零線的判斷方法,結合家庭電路的模式圖,使學生能正確判斷。另外還可以結合試電筆的應用方法操作,使學生明白試電筆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教會學生使用試電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家庭電路的構造,還能增強自身的用電安全意識,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問題能夠結合物理知識的學習內容解決一些問題,使學生的知識的應用能力增強。結合實際生活開發微課資源,不僅能豐富微課的內容,還能使微課教學充滿趣味,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
微課對于物理學科的教學優化有重要作用,不僅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體化,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物理微課有效開發的過程中,結合初中物理學科的特點,重視在習題講解類、實驗操作類、實踐應用類等內容的開發,能夠充分體現核心素養的教育意義發揮微課的教學價值。在整個過程中優化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綜合能力,促進初中物理課堂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