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央曲珍
(西藏日土縣九年一貫制學校 西藏阿里 859700)
學習的主動性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初中數學是一門具有挑戰性、應用性和抽象性的學科,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成為關鍵?;诖耍疚姆治龀踔袛祵W教學現狀,提出相應教學策略,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進行了探究。
首先,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受到積極影響,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了優化和創新。但仍有少部分教師對新課改的內容認識不足,出現理解偏差,導致初中教師教學的水平無法得到明顯提升。
其次,在初中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節課中一直都是教師在進行知識的講授,學生只是被動地聆聽和學習,教師通常很少會跟學生進行互動,往往會采用填鴨式或者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整節課的學習效率明顯下降。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完全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降低,教師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得不到體現。
最后,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形式缺乏靈活性和趣味性,在進行教學時,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對所學內容吃不透。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和提高的關鍵時期,教師的教學缺乏創新,則會導致學生無法積極主動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索,導致教師的教學有效性偏低,學生無法正確掌握理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的學習水平無法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無法得到全面發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條件。學生學習感興趣的內容,會不自覺地主動進行知識的探尋,還會對教師所提出的教學問題進行積極的反應和探究,對提高學習效率有著很大的作用。對于初中數學來說,本身學習內容就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性,如果教師再進行相對單一、缺乏趣味性的教學,則會使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使學生的求知欲望明顯減弱。所以,教師首先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導入環節,通過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潛意識中學會主動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興趣[1]。
例如,教學“幾何圖形”時,為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在課前搜集到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并對部分圖形列舉了實物。學生通過觀察教師列舉的圖形復習內容,于是教師“趁熱打鐵”通過提問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情景引入。如:同學們知道什么是幾何圖形嗎?什么是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呢?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對教師列舉的這些生活中的幾何圖形產生了興趣,有的學生還會進行一一補充;在教師進行導入時,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積極的配合教師回答問題,并初步建立了空間概念,正確區分了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充滿趣味,成功吸引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為之后的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最關鍵的就是讓學生學會疑問和好奇。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提出疑問,則是思維想象的開端;敢于提問、質疑,才能對深層次的內容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以學生為主體,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提問和探究。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意對學生進行心理建設,引導學生與教師之間、與同學之間建立信任,增強自信心。當學生勇敢提問時,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從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2]。
例如,教學“相交線”時,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善于提問的學習方法,教師通過問題引入的方式鼓勵學生,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建設。首先為學生出示一張圖片,并引導學生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探究“任意畫兩條相交的直線,形成四個角,∠1和∠2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在此過程中,通過分析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大部分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問題,但有少部分學生因為缺乏勇氣、不自信等問題,產生了緊張心理,不敢回答教師的問題,害怕被教師批評、被學生嘲笑。為此,教師通過讓一些積極開朗的學生回答問題,無論對錯都會獎勵一根木棒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當那些不敢回答問題的學生受到感染,踴躍回答問題之后,教師要無論對錯,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表揚和鼓勵這位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一直處于一個積極進取、熱情向上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快速提高,既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每位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他們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都各不相同。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如果教師仍然采用統一的教學,統一化的學習成果管理,長此以往,能力相對較好的學生會越來越優秀,而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則因為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對自身的學習喪失信心等原因,導致學習能力無法提升,教師的整體教學效果較差。所以,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合每位學生的綜合特點進行分層,并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進行針對性教學[3]。
例如,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時,發現每位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依據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了合理分層。如:將平時學習成績良好、學習態度積極且樂于助人的學生分為A組;將平時學習成績處于中等、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的學生分為B組;將平時學習成績相對較弱、學習態度不積極的學生分為C組。經過分組,教師對本節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劃分,依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了針對性的教學。在此過程中,通過分層,各層次學生進行了相對應的學習,不僅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還培養了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被逐步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例如,微課教學就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的突出產物,它具有生動性、具體性、精煉性等特點,能夠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具體分析,是學生學習的有力工具。所以,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應用微課視頻,將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內容,方便學生進行學習和記憶,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的空間,豐富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綜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4]。
例如,教學“平移”時,為了讓學生更為直觀地學習,教師運用微課將圖形的平移過程進行了展現,還運用微課視頻將本節內容的重點用精煉的語言向學生展示了“了解平移的特征,學習了平移的性質,并進行了應用?!痹诖诉^程中,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對本節內容的重點進行了清晰的認知,在進行詳細的學習時更加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豐富了教學的形式,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師要想對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進行培養,最重要的是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的、積極地進行學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習的參與度。小組合作是目前教學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教學形式,通過組織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學生建立和諧、快樂地學習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的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討論、競賽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能夠全神貫注地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情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養成能夠主動學習、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開展了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競賽題目,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自由發揮,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學習的機會,并讓學生相互啟發、勤于思考,實現了學以致用。學生通過參與活動,對所學內容進行了鞏固,掌握了學習技巧,豐富了課外知識,使學習形式更加豐富。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使學生樹立了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
以上是本文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的探究。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獲得了除教學內容以外更多的課外知識;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為之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