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田
(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 江蘇南通 2260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讓我們更加深刻明白創設智慧課堂需要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改變教學思路,勇于創新,構建更加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化學科目的教學要更加貼合于當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最大程度的實現“教”與“學”。
智慧課堂是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智能、高效課堂。通過基于動態學習數據分析和“云、網、端”的運用,實現教學決策數據化、評價反饋及時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創設有利于協作交流和意義構建的學習環境。智慧化的“教”與“學”,可以有效地促進全體學生實現符合個性化成長規律的智慧發展。
智慧化課堂可以當堂實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方便老師調整授課速度與方向。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可以輕松實現實時的檢測評價、及時反饋,從而實現真正的高效智慧課堂。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授課,不僅可以創新教學模式,啟發學生思維,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問題分析能力,使其認識到化學的意義,從而減輕老師和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談及“化學”,很多學生會覺得實驗、公式等太過于復雜。在以往的化學實驗教學中,部分老師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枯燥無趣的教學內容,不僅讓學生對化學產生了抵觸心理,更是不利于其對化學知識的深入掌握和了解。智慧課堂在化學課堂中的滲透,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的實驗內容,還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其更深層次地感受化學本質[1]。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有效的師生交流互動,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使化學實驗更加簡單、直觀,促進化學實驗教學順利開展。
例如,學習“走進化學實驗室”時,教師可充分利用高科技教學工具,有效增強課堂的互動反饋,實現個性化教學。首先老師要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化學實驗,實驗的原理又是什么,培養其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操作方法。在了解一些化學實驗規則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常見儀器的名稱和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儀器等基本的實驗操作。充分利用智慧課堂,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方便老師調整授課的速度與方向,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并鍛煉其觀察和動手能力。
很多學生習慣了遇到不懂的問題直接問老師,這雖然是主動學習的方式,但沒有做到多思考、多探究、多動手[2]。而“做中學”更注重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提出質疑,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化學實驗。
例如,學習“制取氧氣”時,老師可以率先準備幾組不同的實驗,讓學生分組去完成,分別包括高錳酸鉀、木臺、細鐵絲、試管架、試管、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等。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有關氧氣用途的錄像,請同學先說一說氧氣有哪些用途,再深入探究如何獲得純凈的氧氣。面對重點、難點的化學實驗問題,老師可以通過云計算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智能、高效的化學課堂,及時獲得評價反饋,創新教學模式,掌握實驗室支取氧氣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操作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驗能力,還可以培養其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很多實驗方法和化學實驗裝置都是比較典型的,值得學生去深入探究和驗證[3]。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何優化實驗過程,改進實驗步驟,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師生共同探究完成,實現活學、活用,增強自身的應用能力。
例如,學習“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準備相關的實驗,互動報告。將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純碳酸鈣粉末與稀鹽酸反應,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石灰石與濃鹽酸反應,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分別進行實驗,利用智慧課堂,及時生成統計分析報告,將實驗作品進行展示、對比,促使學生快速學會有關的化學方程式。通過比較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藥品,石灰石與稀鹽酸。學生分析、討論、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說出每種裝置的優缺點,從而選出最佳方案,優化實驗過程。在化學實驗中,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培養學生綠色化學的理念。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智慧課堂與化學實驗教學相結合,充讓學生成分感受到了化學實驗的意義與魅力。常言道“生活即教育”,從生活出發,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復雜的化學實驗難題,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欲望,調動起其參與的熱情,使得智慧課堂更加富有生活化[4]。對于化學實驗的智慧課堂教學,單一的教學內容無法充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因此,老師要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方案,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深入探究化學問題,還可以利用化學的知識與技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智慧課堂引入生活化內容,在深入掌握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使學生得以全面綜合發展。
例如,學習“酸、堿的化學性質”時,除了原生態的word課件播放模式之外,還可以切換課件授課方式,將化學實驗課精彩時刻實時投屏,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化學課堂。比如讓學生想一想在夏天,最讓人頭疼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蚊蟲的叮咬,這時候家長就會用肥皂水進行涂抹,幫助幼兒消腫止痛,這是因為酸堿中和的反應原理。因此老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掌握鹽、堿的化學反應和性質,這些都是化學在日常生活原理的應用。通過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在探究實驗現象與化學變化關系的同時,增強對化學現象的認知,從而有效提高學習能力。
以往的化學實驗課堂,由于教學設備有限,實驗效果不佳,導致教學效果事倍功半。隨著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使得化學實驗更加全面、豐富地展現在課堂中,讓學生樹立了學好化學的自信心[5]。化學知識與實驗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實驗是化學課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貫穿整個化學知識體系,通過實踐動手,能讓學生學會如何有效驗證化學知識。教師應營造智能型的化學課堂,向學生展示多元化的實驗過程,將化學學科知識通過信息化實驗教學方式進行全新詮釋,使得學生全面感受化學的魅力。
例如,學習“燃燒的條件”時,老師可以向學生表演一個小魔術“燒不壞的手絹”,營造詼諧幽默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目光。將20ml的95%的酒精與10ml的水混合,把一塊棉布手絹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取出輕輕擰干,并在酒精燈上點燃,抖動手絹。手絹表面迅速燃燒,但是熄滅后并沒有燒壞,這是為什么?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有關燃燒時刻的相關視頻,說一說燃燒時刻觀察到的現象。也可以進行實驗對比探究燃燒條件,讓學生思考水下白磷的燃燒方法,呈現多元化化學實驗課堂。
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老師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深入了解掌握教材內容,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在化學實驗課后,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章節中的重點與難點,老師更要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動向,與學生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合理把握問題的尺度,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引導學生理解問題,解答問題,才是化學教學的目的。
例如,學習“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時,在制取粗鹽的實驗過程中,曬鹽和煮鹽的目的都是通過蒸發鹽溶液的水分,讓學生思考可否通過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來達到統一目的。課后的主要價值體現于作業測驗、個性化輔導以及復習鞏固,通過精準數據分析,對于作業測驗,可以站在教學的角度計算出整體作業質量、作業疑點、難點、客觀題質量分析等,并將結果推送給前端的教師與學生,實現動態教學數據的及時反饋,量化教與學,推動智慧課堂的進步。
結合以上情況,我們深刻意識到基于智慧課堂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的重要性。通過智慧課堂,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調動學習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還能有效鞏固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