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勝萍
(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群星小學 廣東廣州 511340)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寫字習慣是一個人學習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思想認識,深刻地認識到寫字習慣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良好寫字習慣的養成能夠為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在小學語文寫字能力培養的中,新課程標準給出了面對于小學高年級階段識字寫字能力培養以下四個目標:
1.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2.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3.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的速度。
4.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以上四個目標,全面體現了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寫字習慣養成的綜合方向,能讓文教師清晰地認識到對學生寫字習慣標準養成的基本要求。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學生更好發展的基礎,尤其是在語文學習中,寫字更是伴隨學生一生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時刻重視小學生寫字姿勢這些基本的習慣養成。首先教師應當提高學生正確寫字姿勢的意識,通過意識的提高讓學生重視良好書寫姿勢的好處,也要讓學生了解到長期養成錯誤寫字習慣都會帶來的后果,如長期使用不正確的寫字姿勢會導致學生的視力下降、身體骨骼會變形、沒有良好寫字姿勢無法提高書寫的美觀和速度等等。教師帶領學生透徹分析寫字姿勢的時候,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意識要規范書寫姿勢的重要性,從而時刻提醒自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寫字習慣[1]。
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會學習到魯迅先生的文章。魯迅先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小故事,就是因為經常遲到被先生罰所以下定決心要早起,就在桌子上刻下了一個“早”字,以此來激勵自己每天早早來到學校。在這一單元中我們會通過魯迅先生的作品以及在第三方角度上的描寫來認識魯迅先生。相信這個小故事可以給學生很多啟發。比如在寫字習慣的養成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在寫字中最不好的習慣。比如有的人寫字會趴在桌子上,有的人寫字會側倚在座位上。通過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了解正確的書寫姿勢是什么樣子的,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寫字習慣中的不足。我們可以將寫字習慣的不足寫到紙上,貼到每一個人的桌角。上課寫字的時候抬頭都能看到自己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問題。包括在家庭環境之中也可以在平時學習的桌角上貼上自己需要改正的寫字習慣,老師、家長也都可以在看到這幾行字的時候及時提醒學生到底應當如何去做。在此階段,通過對學生寫字姿勢一點一點的糾正,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書寫相較于閱讀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記憶,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語文知識。隨著學生語文學習的不斷深入,每一個學生都應當掌握越來越多的漢字書寫。在書寫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提高學生對漢字書寫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學習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學生也會從被引導著參與學習,到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關鍵轉變過程。無論什么學科,最為基礎的是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認識。只有學生達到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更好地參與到全面學習中。因此,教師要在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在書寫中加強學生對于文字的記憶。文字作為文化傳播的基礎,也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必要的基礎內容。當學生通過寫字練習積累了屬于自己的漢字知識的時候,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寫字習慣養成給自己帶來的成長[2]。
例如,在六年級下冊會學習到《魯濱遜漂流記》一課,是小說中十分精彩的部分,會勾起學生閱讀的興趣。隨著學生的年齡以及語文基礎能力的不斷增長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習慣和能力。例如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或者不理解的字要及時查字典標注出來。遇見沒有學習過的字要在練習冊上主動寫上幾遍加深自己的記憶。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在這種對于文字書寫最原始簡單的積累方式中找到樂趣。比如在《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籍的閱讀過程中,我要求學生通過寫字積累自己平時不熟悉的字。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有時會在課堂中組織學生用這些字來考其他同學。比如找同學來黑板上寫下自己的積累,然后隨機點名看一看學生是否都能夠掌握了這些字的意思和書寫方式。有時候會通過拼音檢查漢字書寫,有時會通過漢字來檢查學生對其含義的解釋。此舉在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同時能有效加強學生的寫字積累。
很多教師在課堂上的聽寫或者看到學生記筆記的過程中,會非常重視學生的書寫規范。除了對寫字姿勢,還有學生對于書寫的字體規范。隨著語文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年齡不斷長大。我們不僅要規范學生工整的書寫,也要幫助學生提高寫字速度。讓書寫成為學生學習的基本技能。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的引導。寫字是一個長期練習的事情,想要養成學生的寫字習慣,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監督,也應當對學生家庭作業的書寫進行規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寫字能力的鍛煉及習慣的養成[3]。
對于語文家庭作業,我們檢查的是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以及書寫是否工整規范。片面的評價往往不能提高學生寫字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比如在作文練習中,教師還需要讓學生記錄下完成的時間。如拿到題目之后,從構思落筆到最后一個標點,其中一共用了多長時間。班中有這樣一位學生,在家庭作業完成的時候作文規范工整,寫的字清晰大方、橫平豎直。但是在考試的時候字不僅寫得有些亂,而且經常完不成作文部分。對于這種情況我私下和他進行了溝通了解。發現他在家寫作文的時候用的時間特別長,不僅要打很久的草稿,而且寫字一筆一劃非常慢。在班級中還有很多這種情況,為了追求字跡工整導致寫字速度越寫越慢。因此,教師需要對日常作文或大量寫字的內容進行規定,讓學生記錄本次作業完成的時間,寫在作業的旁邊。這樣一來學生在書寫工整的同時也能有意識地提高寫字速度。
漢字書寫不僅僅是作為學習基礎,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寫字的興趣,增強學生參與寫字練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硬筆書法比賽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魅力。在現代的語文學習中,我們通常最先學習的是硬筆書法。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相比,在寫字速度和上手的難易程度上有著一定的優勢。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書寫的細節掌握。尤其是在小學較高年級階段,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認字識字,掌握漢字的基礎學習,同時也應當滲透硬筆書法教學,讓學生感受文字在書寫過程中體現的美感。在語文課堂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開展專門的書法主題活動,從最為常見的偏旁部首和字體結構講起,讓學生在豐富語文知識的同時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書法的學習與練習之中。能夠在硬筆書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感受寫字的魅力,更好的激發學生對于寫字的興趣[4]。在書法主題活動中既幫助學生提高了對語文知識的熟悉程度,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硬筆書法規范書寫的習慣。
例如,在六年級會學習到一篇文言文《伯牙鼓琴》。文言文的學習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練習一下《伯牙鼓琴》這篇文章的書寫。書寫的同時有助于學生再次認真了解文章內容,在課堂中相互比較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對于寫字的意識,認真對待。教師可以將寫的比較好的作品在班級范圍內展示,讓學生感受到書法的魅力。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可以提前告知學生,課后教師會組織學生進行這篇課文的硬筆書法比賽。期間教師可以找到身邊書法比較好的人來為學生寫一篇相同的內容,給學生提供臨摹學習,讓學生看到良好的書法作品是什么樣子的。隨著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很多學生可能會因為追求速度,忽略了寫字的規范和工整。硬筆書法主題比賽的開展,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書寫技能,同時更加清晰的字能帶給學生更多的感悟。讓學生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認識中國漢字書寫的魅力,通過硬筆書法的練習來領略文字的美,提高學生對于文字書寫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樹立寫字信心、養成善于積累不斷提高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全面的教育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寫好字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