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歡
(河南平頂山市第四十一中學 河南平頂山 467000)
還記得我們的藝術節運動會比賽開始前,進行項目報名時,有些同學并不是很積極,有些項目甚至出現空檔,沒有一個人報名。在班里鼓勵了很多次,效果也不理想。又是一節體育課,我便來到了操場上。“運動會上報項目了嗎?”我問一個男生。“沒有……”他很不好意思。我便開玩笑“怎么啦?你平時體育不是很好嗎?有沒有我跑得快?不如我們倆比比看?”其他同學一聽我這么說,馬上湊了過來。“老師你也能跑嗎?”“老師你跑得快嗎?”“老師你倆試試看!”看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我換上運動鞋,跟一個男生賽了次跑。我們倆幾乎同時到達終點。“老師你真能跑啊!”“老師你跑得好快啊!”“老師你上學的時候也參加運動會嗎?”學生們感到很新奇,嘰嘰喳喳地問個不停。我說:“老師上學的時候只要有運動會,都會參加呢,我可是‘運動健將’呢!你們有沒有敢挑戰我的?我看咱們班“運動健將”也不少,要是能在運動會上大顯身手就更好了。”學生們聽了哈哈大笑,有好幾個同學當時就說“我也行!我也能報賽跑項目。”這使我認識到,有時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并不一定要非常緊張,走到學生們中間去,跟學生們保持一樣的心境,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學生們會更樂于接受。所以,我很多時候會跟學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有時一起回家。保有一顆跟學生一樣的童心,讓我體會到了當班主任的快樂[2]。
都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確實如此。在和學生相處的每一個細節,當出現問題時,我都在想我怎么處理,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學生面對班主任一般都是自帶害怕心理,尤其是當犯了錯誤的時候,怎樣能把孩子的錯誤地得到最好的糾正,一味的批評和指責只會讓問題更加惡化,孩子害怕你,畏懼你,甚至會導致厭學的情緒。有個詞叫春風化雨,只有讓孩子如沐春風,他們才能養成大氣的人格。讓學生理解所有的關注與失望都是來源于愛和期待,才會讓學生更加信任你,愿意用行動去回報你。
有一次我們班有個男生不小心把手摔骨折了,還剛好是寫字的右手,第二天看到他夾著固定板到班里時,我不禁一陣心疼,連忙問他:怎么樣?疼嗎?在得到他“不疼”的答復后,他坐到了自己位置上。結果下午,這個學生的家長就怒氣沖沖地來找我了,一見面就向我“告狀”:“趙老師,你快批評批評王xx吧,他現在手摔傷了,就拿這個當借口,作業一個字也不寫,我看他這學習是打算全放下了,我中午剛吵了他一頓,你再說說他。”一想到這個孩子稚嫩的面龐,固定著夾板的右手,我讓這個家長先坐下來了。家長的心情當然能理解,可是這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他本來手就已經受傷了,身體上正承受著我們體會不到的痛苦,我又怎么忍心在精神上再打擊他?他今天沒有寫作業,他更需要的是來自家長,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問候和幫助:手疼不疼?能不能寫字?有沒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需要幫忙的?只有讓他先得到了精神上的撫慰,讓他知道,家長和老師更關心的是他的健康,他才會站在我們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學習不能夠因為受傷而落下。跟家長溝通了之后,我把這位同學喊了出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王xx,你媽媽擔心你在學校因為手受傷有什么不方便,特意過來看看,看你媽媽多關心你啊!真讓人羨慕!”這個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接著我又說,“但是你知道嗎,以前我教的學生也有受傷的情況,但是人家的成績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提高了,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受傷有些老師布置的任務萬陳不了,人家就在其他方面,比如背書,做了更大的努力。你平時學習也不差,可不能因為這一次受傷再落后啊!”我沒有批評他不寫作業,這個孩子卻反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一課都背得特別流暢,作業中能寫的題用左手都認真完成了。教育,是用一個靈魂去感化另一個靈魂。只有我們以一顆包容的心對待孩子,讓孩子犯錯誤時擺脫恐懼,擺脫不安,孩子才能在相對寬松的環境里自由成長,才能相對較少的扼殺孩子的天性。教育,遠遠不止于知識和才能,是在每一個交流的細節中,盡可能合理地向他們不斷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學會思考,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學會體諒,學會寬容,學會包容。所以,為人師,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項事業。
班級管理工作繁瑣冗雜,班主任們也如同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我們學校的教育特色是小組管理,合作共贏。小組管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把握班級,也培養了學生自我管理,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可是具體到如何操作,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一點上我算是“近水樓臺”,從年級主任李主任和我的導師陳主任那里學到了不少東西。我們的小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劃分小組的具體實施方案,小組管理制度,還有小組考核制度。
首先,劃分小組的過程是一直是我非常頭疼的環節。以前考試成績出來之后,我都要對著名單上一個個的名字去幫他們編排,盡管已經考慮得非常細致,可還是會有些不夠全面,考慮不周的情況出現。李主任便教了我一個方法:先選出八個大組長,然后把剩下的學生按照成績分為幾個梯隊,每名組長按照梯隊順序一輪一輪地去選自己的組員。因為后續每周都要進行小組積分排名,所以組長都會選擇那些他覺得自己能夠掌控,并且能夠帶好的組員。而我只需要提醒這個組長在選人時注意男女生均衡分配,注意揚長避短就可以了。因為他們每天在一起學習,所以互相更了解各自的特點,優勢和不足,能夠真正達到優勢互補,實現座位和小組分配的最優化。小組管理方面,每個大組長是本組的第一負責人,負責本組的整體管理工作。大組長可以任命語數英物理小組長,以便于平時收發作業和負責課堂討論,給大家講講題,幫助后進生的學習。大組長有權利對組員進行獎勵和懲罰,也是每周個人積分分配的主要負責人。這樣,把一個班級80個人的管理分為10人小組的管理,無疑更細致,更高效。接下來是小組考核。每周五的班會由班委算出各小組本周作業,紀律,衛生,行為,體育等方面的總積分,按照積分排名由高到低給出80,70……10分的小組總分,再由組長和組員討論本周個組員的表現,將小組總積分轉化為個人積分。這樣的方式既培養了組員的集體責任意識,也體現了個人表現差異。只可惜,我們目前的超大班額想要實現更加完善的小組制度可能并不那么容易,也讓我一直在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小組管理的優勢。比如,目前我們的小組管理制度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個別小組總是由于一兩個“拖后腿”的組員導致小組成績低;有些組員由于對組長分配積分或者調整座位提出意見;大組長有時不能兼顧自己的學習和小組的管理等,這些問題逐漸顯現,這就要求我們多思考、多觀察,找出解決的最佳方法。
月考成績一出來,我就考慮重新調整學習小組。按照慣例,把全班分成梯隊,讓組長和組員進行相互選擇。有一個女生,很少能完成作業,脾氣倔強,不好管理,我擔心沒有組長愿意選她。我剛一問誰愿意讓XXX同學加入你的小組,沒有想到,楊雨彤同學高高舉起了手,說:“我愿意!”我說:“你考慮好了嗎?她經常不完成作業,你有信心管好她嗎?”她信誓旦旦地說:“老師,你放心吧,我會盡量管好她的!”那位女同學一臉靦腆的笑容。我當時感動極了,楊雨彤同學是一位剛上任的新組長,竟然如此有擔當,有責任心。我不覺為之觸動,看看我的學生,反思自己。這位女同學,每次考試成績都特別不好,我屢次和家長溝通,都沒有效果。每天的作業也不能完成,和家長溝通完也是沒有多大改進。鼓勵、批評,絞盡腦汁,作為一個老師,屢戰屢敗,最終得到的都是挫敗感,實在是無能為力。好幾次,我腦海里都閃過要放棄她的念頭,最終還是不能戰勝自己的完美主義思想,做不到放棄她。楊雨彤一舉手,讓我如夢驚醒[3]。
那周的班會上,我讓組長們帶領小組進行討論,談一下下一周的計劃。我聽到楊雨彤對這位女生說:“xxx,希望你能好好學習,希望你能進步。如果你下次考試能進步五名,我給你買一本書送給你!”聽到這一番話,我在想,這是怎樣有責任心的一位青少年?心中不由得對這個小小的雨彤同學產生了無限敬佩。我偷偷告訴她:“雨彤,你比老師強,老師都差點要放棄她,你竟然這么有責任,有擔當!教學相長,老師今天要向你學習!”雨彤淡然一笑。反思自己,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我想,連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都知道鼓勵別人,我還有什么理由放棄孩子,哪怕只是有過這樣的念頭也不應該,怎不叫我自慚形穢。三人行,必有我師。能有這樣有包容心、有愛心、有責任心、大氣的學生,我覺得無比驕傲。都說當老師是一份良心工作,我和學生相處的這一年多時間也在互相成就著對方。我發現當我熱情高漲地去對待他們的時候,他們的狀態就會出人意料。當我懷著一顆真心去對待他們的時候,他們就顯得特別聰明。我想,同樣的學生,同樣的教師,是他們變了,還是我變了。毋庸置疑,是我變了。試想,孩子每一節課,老師去之前,他們是多么滿懷期待,期待著老師會帶她們走向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一節課就像一段戲劇,老師就像導演,學生就像演員。演員們看著導演的情緒,跟著導演的引導去完成這一出戲。或死氣沉沉,或熱情飛揚,導演不同,一場戲風格迥異。一個老師,哪怕有多累,只要上了講臺就該像藝術家登上了舞臺,像戰士上了戰場。每一節課就像一個藝術作品,沒有重復的機會。
為人師就像農民種莊稼。只有用真心去付出,一滴滴汗水掉進黃土,用心血和汗水辛勤澆灌,勤耕不輟,才能換來累累碩果。問我為什么當老師這么累,還能有如此發自內心的愛,那是因為這一個一個鮮活、溫暖的生命在給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