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杰
(重慶能源工業技師學院 重慶 400037)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新的時代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
①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李希如解讀2019年1~2月就業形勢時指出:企業急需的技術人才短缺現象嚴重,無論是沿海還是中西部地區,部分企業都發生了技工、熟練工和新型人才短缺的現象。
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高技能人才的占比與世界上的制造業強國有著顯著的差距。數據顯示,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制造業高技能人才數量往往占到技能勞動者總數的40%~50%,而我國只有5%左右。
中職校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技能的、符合企業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在湖北大學教育學院馬興建、趙智敏老師撰寫的《中職學生道德素養與道德路徑現狀調查》一文中,有這樣一些數據:
①59.7%的學生責任心不夠,對責任心的理解比較差;
②15%的學生表示,在遇到職業道德、社會公德考驗時,能按照社會規范行事;
③只有17.7%的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能力;
數據說明,中職學生多數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好,政治思想覺悟低,缺乏理想信念;生活自主意識差[2]。
其中的“一”是技能型人才這一核心;前一個“六”是學校、部門、教師、學生、社會、家庭這六個教育資源和方法;后一個“六”是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這六個素質教育內容與目標,由此構成“一六六”能源技工培育體系。
“以生為本,立德樹人”作為育人基本原則,“以生為本,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從價值取向上明確了目標指引,貫穿于學校的人才培養、教學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后勤服務的全方位和全過程。
①生存樂儉
我校的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家庭,有一半以上學生來自于貧困地區或貧困家庭。家長供學生上學非常不易,學校經常利用班會、晨會、學生大會、課堂教學對大家進行教育,引導大家學會感恩,不搞攀比,安貧樂道,刻苦學習。
②生長樂勤
通過學校教學部門、學管部門制定《專業學生培養方案》《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學生行為規范》《優秀學生的獎勵辦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做人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生活習慣養成。
③生活樂勞
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好,生活態度不端正的問題,教學部門組織學生開展技能培訓、參加技能比賽;開展雙創活動;學管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生活自理水平,端正人生態度,養成愛生活、愛勞動的良好品行[3]。
①課程融入
由基礎教育部牽頭,專業科系、學保科、校團委協助,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德育課、主題班會課、晨會等主要載體,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②網絡教育
通過數字化校園、“壹教云”教育管理平臺、QQ、微信等自媒體,對學生進校前、在校期間和畢業后進行教育管理和提供服務,實現學生素質教育的信息
③活動開展
法治紀律教育,學保科牽頭,專業科系協助,邀請派出所民警、專家等專門人員,通過法制講座、學生大會、新生軍訓和軍訓活動日、德育提高班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法治、安全和紀律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由校團委牽頭,學保科、專業科系協助,利用每周一升旗儀式、參觀紅色紀念館、演講比賽、觀看視頻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德育教育交流活動,由校學保科和團委牽頭,專業科系參與,舉辦“觀摩主題班會”、社團活動周、班主任技能比賽、組織學生到其他學校進行德育交流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
①樂與學生相處,亦師亦友;
②樂為學生施教,誨人不倦;
③樂和學生相長,日新月異。
中國職業教育創始人、教育家黃炎培認為:職業教育的要旨有三:“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世界、國家增進生產力之準備”。
實踐探索
教育家黃炎培十分注重職業道德教育,他在實踐中總結出促進學生職業道德養成的幾個要點:環境熏陶;教師身教;學生的自律、自省。
可以預見,只要我們學校認真按照“一六六”能源技工培育體系所設計的路線圖,扎實開展好每一項學生素質培育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持續發力,就一定能培養出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