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晗 彭李樂 王 燕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 湖南常德 415000)
體育教學研究是指探索體育領域中未知事物的活動,同時也是檢驗體育理論和體育原則的思維活動。體育教學是我國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成分,它與國民體質的增強以及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有著重要的聯系。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將教學目標確定下來,如何確保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都能得到提高,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有待于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1]。
長期以來,我國體育教育專業都只是片面地注重于體育專業教育,致力于培養專門的體育人才,結果導致忽視了學生體育全面的素質發展。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使用過于專業化的體育知識培養結構,但是一些高校學生的體育文化素質偏低和教師教學水平不足,對學生發展學習和思維能力產生的較大的影響。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在學習體育的同時,也可以掌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外語、計算機應用等學科的跨學科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創新型”和“綜合型”人才,從而提現教育價值的多樣化以及教育改革的多重目標[2]。
新課程教育改革標準要求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但是大部分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只是單純的將體育知識籠統的教授給學生,教材內容與實際體育運動訓練之間的差距過大,同時教學內容不能滿足當前學生自身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導致高校體育課程缺乏針對性。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沒有將體育課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不能突出實踐環節的教學,導致課程缺乏實用性,無法強化學生的運動能力。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教學方法仍然是傳統教學法,簡單的講解完教材上的內容后就讓學生進行自由練習,無法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長久下來,便會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抵觸的心理。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教師要改進和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在設計教學方法時,要根據教學內容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同時還要注意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1.體育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術,發展體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多層次、多動態的變化學習過程。體育教學既具有一般教學過程的普通特點,又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簡單來說,體育教學的特點就是開展以體育鍛煉為主的教學活動,教學組織相對復雜,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多樣化,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具有獨特性等特點。教育工作者應深入研究高校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和規律性,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設計相應的體育教學活動,可以更好的促進體育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同時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3]。
2.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不僅是一個覆蓋了多個層次的改革過程,同時它也是一個全方面改革。在改革過程中,首先就是要對體育的教學理念進行改革,特別是要對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改革與創新,要樹立“終身體育,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確保體育教育能夠在全面素質教育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其次是改革高校體育的教學內容。教材內容要真實的反映出當今社會的需求,適合社會的發展變化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選擇高校體育教材時教師應根據傳統的教學經驗進行挑選,不斷的進行發展與創新,摒棄那些過時的傳統教學理論和方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將新科研成果引進體育教學之中,體現體育教材內容具有科學性和先進性的優勢,從而更好的將體育與健康體育的雙重特點凸顯出來,并且構建一個系統的體育教育體系。最后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使教學方法既能更有效的提供教學資料,也能向學生傳達信息。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新的信息技術和工具的出現,人們開始更加重視體育教學的改革。最后是改革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準則,體育教育中的積極評價有著重要的價值,它不僅是新課改后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幫助體育教師能夠更好的改進與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4]。
綜上可述,體育教學研究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進行體育教學研究時,要將高校體育的教學理論作為研究重點,深入探討體育教學研究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性。